《厦门大学微观经济学第九章修改版》-精选课件(公开PPT)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7211302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大学微观经济学第九章修改版》-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厦门大学微观经济学第九章修改版》-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厦门大学微观经济学第九章修改版》-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厦门大学微观经济学第九章修改版》-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厦门大学微观经济学第九章修改版》-精选课件(公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厦门大学微观经济学第九章修改版》-精选课件(公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大学微观经济学第九章修改版》-精选课件(公开PPT)(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观经济学第九章,效用论,生产论、成本论,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供求分析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第八章从要素的使用者(需求者)角度讨论了要素的需求。,第九章从要素的所有者(供给者)方面来研究要素的供给,并把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得出要素价格和最优使用量的决定理论,从而完成对生产要素市场均衡的分析。,本章的框架,第一节对于生产要素供给方面的概述,第三节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第二节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第四节资本的供给曲线和利息的决定,第五节欧拉定律,第六节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第一节对于生产要素供给方面的概

2、述,一、要素供给者与要素供给的确定,一、要素供给者与要素供给的确定,1,2,3,4,要素所有者有两种:作为生产者的中间要素所有者;作为消费者的原始要素所有者。所有者不同,其市场供给的行为目标也不同。,根据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行为来讨论作为生产者的中间要素的供给,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行为来讨论作为消费者的原始要素的供给,作为生产者的中间要素的供给就是一般产品供给,这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的分析中已经详细讨论过了,本章只讨论要素所有者为消费者、其行为目的为效用最大化的原始要素的供给问题。,原始要素在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原始要素供给实际上是原始要素供给者在一定的要素价格水平下,将其全部既定资源在“要素供

3、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获得最大效用。,引例:为什么雨天难打车?,原因需求方面:雨天不愿意走路,需求增加;供给方面:出租车司机不缺乘客,赚够钱回家休息(收入多了,更加珍惜闲暇),二、要素供给原则,1、基本原则作为“要素供给”的资源的边际效用要与作为“保留自用”的资源的边际效用相等。当两者不相等时,要从边际效用小的部分转移一部分要素到边际效用大的要素用途中去,这样才能使生产要素供给的总效用最大。,例如,你感觉工作带来的总体收获如果要比自己自由闲暇的总体收获大时,则会尽力挤出时间去打工;反之你就不会去打工,而会充分地享受自由闲暇的美好时光。,2、“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解释,供给要素的

4、边际效用,什么是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如劳动者将自己的劳动力供给市场其主要目的是想获得收入。因此,要素供给的效用是所谓的间接效用:要素供给通过收入而与效用相联系。,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要素供给的边际收入与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又由于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要素的边际收入等于要素的价格则有,所以有:,这便是完全竞争条件下消费者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公式。,“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解释,自用资源既可以带来间接效用(干家务),也可以带来直接效用(休息、闲暇)。为了分析的简单方便起见,我们这里只假定自用资源的效用都是直接的,即不考虑干家务这类现象。,3、“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解释,若用l表示自用资源数量,在此

5、假定下,则有: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就是效用增量与自用资源增量之比的极限值:,4、基数效用条件下的要素供给原则,1,2,如考虑有所谓“收入的价格”WY,显然有WY=1,则有:,借助于上面指出的要素供给的间接效用和自用资源的直接效用概念,可以将效用最大化条件表示为:,上式左边为自用资源与收入的边际效用之比;右边为资源与收入的价格之比。这个公式与产品市场分析中的效用最大化公式是完全一致的。,5、序数效用条件下的要素供给原则,右图横轴l表示自用资源的数量;纵轴Y表示要素供给带来的收入,U0、U1、U2是三条无差异曲线;KE为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从第三章的证明中我们就可以知道,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预算约束

6、线的切点G*上,能实现效用最大化。,在切点G*上,有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预算线的斜率为:,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所以G*的必要条件,如果效用可以用基数来度量,则:,三、要素市场供给量的变化规律,4、于是,给定一个要素价格W,就有一条预算线,就有一个要素供给量L-l*,也就证明了要素供给量L-l*是随着要素价格W的变化而变化的。,2、L为固定不变,l*的大小取决于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G*的位置,也就是说取决于切点无差异曲线或者预算线的斜率相等的点。,3、均衡条件:无差异曲线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要素价格W)。,1、消费者的要素供给量等于要素资源总量与最优自用资源总量之差L-l*

7、,短期要素市场供给量的变化,(引入比较静态分析,要素市场均衡点的变化规律),价格扩展线,要素供给曲线,步骤,第一步:给定一个要素市场价格W0,则将全部要素作为市场供给的全部收入为K0,随即也就确定了预算线为EK0;,第二步:要素价格由W0变化为W1,则将全部资源作为要素供给的全部收入为K1,随即也就确定了预算线由EK0变为EK1,第三步:随着要素价格上升,发现预算线绕着E点顺时针旋转,无差异曲线切点移动;,第五步:从价格扩展线可以得到要素供给曲线。,第四步:引出价格扩展线PEP概念与图形;,5、要素供给量随着要素价格变化而变化的图形表示:,第二节劳动供给曲线和工资率的决定,在消费者既定的时间资

8、源中,我们假定:1、消费者每天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为24小时-8小时睡眠=16小时;2、消费者每天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用于劳动与闲暇,而闲暇时间只是用来享受,而不用来干家务;,一、劳动和闲暇的假定,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实质就是消费者如何决定其全部时间资源在闲暇和劳动供给两种用途之间进行分配。,二、消费者的劳动供给的实质,三、劳动的供给曲线,1、劳动供给量随着劳动价格变化而变化的规律:,(3)随着劳动价格上升,发现预算线绕着E点顺时针旋转,(2)劳动价格由W0变化为W1,则将全部资源作为要素供给的全部收入为,随即也就确定了预算线由EK0变为EK1,(4)引出价格扩展线PEP概念与图形,(1)给定一个劳动

9、市场价格W0,则全部劳动资源作为要素供给的最大可能的收入为k0,随即也就确定了预算线为EK0,劳动的供给曲线,价格扩展线PEP是无差异曲线簇与相应的预算线的切点的集合。它在坐标上的图形反映了最优闲暇量H*如何随着劳动价格变化而变化,从而反映了劳动市场供给量H-H*如何随着劳动价格变化而变化,于是得到劳动供给曲线。,2、劳动供给曲线,3、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分析,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会向后弯曲?,闲暇商品的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前倾斜?,正常物品,对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总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需求量随着要素价格的上升而下降。,闲暇商品,一方面,工资上涨使得闲暇商品的价格上升了。从替代效应来分析,消

10、费者会减少对它的购买,而转向其它替代品,这一点与其它正常商品一样。,因而就一般商品而言,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使其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替代效应,另一个是收入效应。正常商品价格上涨后,由于替代效应,消费者便转向相对便宜的其它替代品;由于收入效应,消费者会更加穷一些,以至减少对正常物品的购买。,另一方面,闲暇价格的上升却意味着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上升。从收入效应来看,消费者将增加对闲暇商品的消费。,3、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分析,结果,由于收入效应,闲暇需求量与闲暇价格的变化相同。,低工资阶段: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在乎收入的提高),工资与劳动供给正相关高工资阶段:收入

11、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不在乎收入),工资与劳动供给负相关(这就意味着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用一般语言来说就是:当工资的提高使人们富足到一定的程度后,人们会更加珍视闲暇。因此,当工资达到一定高度而又继续提高时,人们的劳动供给量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在一般正常商品场合在同一方向起作用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在闲暇商品场合却起相反的作用。,3、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分析,例:为什么优秀的理发师需要预约?,原因需求方面:对优秀的理发师需求比较多;供给方面:优秀理发师收费高,不缺顾客,因而收入较高,就更加珍视闲暇,四、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将所有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即

12、得到整个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劳动供给曲线变化的影响因素非劳动收入的大小;社会习俗状况人口总量及其构成,尽管许多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可能会向后弯曲,但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却不一定如此。因为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上,现有工人也许不肯提供较多的劳动,但高工资会吸引新的工人进来,因而总的市场劳动供给曲线仍然是向右上方倾斜的。,1、市场劳动供给曲线,2、曲线方向,3、影响因素,4、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第三节土地的供给曲线和地租的决定,1,源泉的价格与服务的价格,2,生产服务源泉和生产服务本身,3,源泉的供给与服务的供给,一、一组容易混淆的概念,2、例如土地。源泉的供给是指土地的自然供给。服务的供给是指土

13、地的市场供给(即市场出租)。我们这里研究的土地供给不是指“自然供给”,而是指“市场供给”(即市场出租)。,我们这里讨论的是指土地的服务、土地服务的供给以及土地服务的价格,主要考察土地的使用权。其中:土地服务的价格称为地租。,3、服务的价格是指租用1公倾土地一年的价格,有一点类似于所有权价格与使用权价格的关系。,二、只有一种用途条件下单个土地所有者的土地的供给曲线,2、但一般来说,土地自用只占用土地总量的很微小的部分,可以忽略不计。从而效用函数可以简化为U=U(Y),1、单个土地所有者供给土地的行为目的也是效用最大化。他的土地供给其实是两种选择:土地出租与自用土地。其效用函数可以写为U=U(Y,

14、q)注:Y,q分别为土地出租收入和自用土地数量。,3、在土地效用只取决于土地收入这种情况下,为了获得最大效用,就必须使土地收入达到最大化,也就是要全部出租。由于土地所有者拥有的土地数量有限,例如为Qn,故无论土地价格R为多少,他将供给的土地最多只为Qn,因此,单个土地所有者的土地的供给曲线将在Qn的位置垂直。这段话的直观理解就是:无论土地的出租价格为多少,能出租的土地最多就只为Qn。,4、“单个土地所有者的土地供给曲线将在Q的位置垂直”这一结论还可以通过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得到。右图中,横轴q表示自用土地数量,纵轴Y为土地收入。土地所有者的初始状态E点表明:它的非土地收入为Yn,拥有的全部土地数

15、量为Qn,两条预算线EK0和EK1分别对应土地价格为R0和R1的两种情况。图中的无差异曲线簇为水平直线簇,均衡点均为(K*,0)。水平的无差异曲线簇表明:无论土地价格如何变化,最优的自用土地数量总为0,从而土地供给总量为Qn,于是土地的供给曲线垂直。,5、推而论之,我们可以作出一般性的陈述:任意一种资源,如果只能(或假定只能)用于某种用途,而无其它用处,则该资源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一定是垂直的。借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则可以这样说:任意一种资源,如果它在某种用途上的机会成本等于零,则它对该种用途的供给曲线就垂直。,1,进一步可以看出:地租是随着对土地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2,将单个土地所有者的土

16、地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即得到整个市场的土地供给曲线。再将向右下方倾斜的土地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土地供给曲线相结合起来,即可决定土地的均衡价格。这一均衡价格常常被称作为“地租”。,3,当土地供给曲线垂直时,地租完全由土地的需求曲线决定,而与土地的供给曲线无关。,三、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的决定,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高涨,供给与需求的刚性,Q,P,PE,QE,E,S,D,如何降低高房价呢?,让供给更具有弹性增加土地供给打击开发商囤地行为土地制度改革增加保障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供给。让需求更具有弹性解决住房需求中的刚性需求改变消费习惯(租vs购买)抑制投资或投机需求。,四、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地租概念的扩展),准租金=TRTVC=FC利润,准租金,租金,对固定供给数量的资源支付的价格叫做租金。,有些要素在长期中供给可变,在短期内不可变,这种对短期内不可变的生产要素的支付就是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