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房角镜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上传人:万**** 文档编号:137207879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房角镜检查技术操作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前房角镜检查技术操作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前房角镜检查技术操作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前房角镜检查技术操作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前房角镜检查技术操作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前房角镜检查技术操作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房角镜检查技术操作规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房角镜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1.判断前房角是否关闭或可能发生关闭。 2.判断前房角宽窄,确定青光眼类型。 3.怀疑前房角有外伤、炎症、异物或肿瘤时。 【禁忌证】 1.全身状况不允许坐于裂隙灯显微镜之前接受检查者。 2.结膜或角膜急性传染性或活动性炎症者。 3.严重角膜上皮水肿或损伤者。 4.低眼压合并视网膜或脉络膜活动性出血者。 5.眼球开放性损伤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检查器械的准备 (1)前房角镜:一般选用间接型前房角镜,如Goldmann前房角镜,但也可以选用Zeiss四面镜或直接型前房角镜。下述的操作方法及程序以Goldmann前房角镜为例。 (2)照明放大设备:如裂隙

2、灯生物显微镜。 (3)接触液:如1%甲基纤维素滴眼液。 2.接触镜的清洗和消毒首先用手指沾少许软肥皂溶液擦洗,然后以自来水流水冲洗干净,最后以70%乙醉棉球或3%过氧化氢棉球擦拭。 3.受检者的准备进行前房角镜检查前,应用Goldmann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并应用裂隙灯活体显微镜对受检者眼前节进行检查,特别注意周边前房深度。 4.受检眼的麻醉滴人表面麻醉药,如0.5%丁卡因滴眼液2次。 5.受检者的体位嘱受检者坐在裂隙灯前,调整座椅、检查台、颌架及裂隙灯活体显微镜的高低。使受检者下领舒适地置于下颌托上,前额紧贴头架的额带上。 6.安放前房角镜将接触液滴人前房角镜凹面内。检查者左手拇指提起受检眼

3、上睑,右手拇指和示指稍倾斜持前房角镜,使其凹面向上。然后嘱受检眼稍往上注视,检查者右手的中指或环指轻拉受检眼下睑向下,将前房角镜靠近眼睑的边缘置人下穹隆部。再嘱受检眼向前注视,并以下穹隆部的前房角镜边缘为支点,迅速将前房角镜向上转动900,使其凹面与角膜面接触。 7.检查顺序将前房角镜的反射镜置于上方,以后沿颞侧旋转前房角镜和移动裂隙灯,依次连续检查下方、鼻侧、上方和颞侧前房角。 8.静态下检查先进行静态下检查。静态是指受检者向正前方注视,前房角镜保持在角膜中央位置,不向角膜施加任何压力。检查范围包括瞳孔缘、周边部虹膜、睫状体带、巩膜突、小梁网和前界线。注意前房角宽度和人射角、小梁网色素,有无

4、虹膜周边前粘连、前房角血管等。 9.动态下检查如果静态下检查不满意,应在动态下继续检查,以便能看到被检查侧前房角的全部情况。动态是指:转动前房角镜,改变反射镜面的角度;转动被检眼球,改变注视眼位。 10.压陷式前房角镜检查为了确定前房角关闭是粘连性或附着性关闭、粘连的位置和范围、有无虹膜根部离断或睫状体分离裂隙,应进行压陷式前房角镜检查。如以Goldmann前房角镜进行检查,则可利用其边缘在一侧向眼球施加压力,使对侧前房角增宽或开放,以便更好地窥见前房角深处。如以Zeiss前房角镜检查,可将其底部压陷中央部角膜,压迫房水进人前房角,使周边部虹膜后移,加宽前房角。 11.结果判断根据检查结果,应对前房角宽窄、有无关闭,以及关闭的可能性做出判断。 【注意事项】 1.即使单眼检查时,也应双眼表面麻醉。 2.前房角镜使用之前,应认真清洗和消毒。使用后应认真清洗后放回。 3.安放前房角镜时动作应轻柔,防止擦伤角膜。 4.安放前房角镜后发现前房角镜与角膜间有空气泡时,应重新安放前房角镜。 5.静态检查时防止加压眼球,以免改变前房角形态,造成假象。 6.对具有容易破裂的巨大薄壁滤过泡者进行前房角镜检查时要慎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