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2010届备考复习建议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202792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2010届备考复习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山东省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2010届备考复习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山东省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2010届备考复习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山东省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2010届备考复习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山东省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2010届备考复习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2010届备考复习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2010届备考复习建议(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山东省高考理科综合之,化学试题分析,总体评价,2009年命题的依据: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课程标准实验版)山东卷考试说明 不依据任何版本的教材,整体看,命题既保持了相对稳定,又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继承中有发展,在发展中有创新。,试题以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主干知识为载体,但并不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科书,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考查考生双基的同时,增加试题的开放性,注重对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总体评价,整个化学试卷

2、做到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化学学科能力的综合考查。没有偏题、怪题,无过多冗长的文字表述,答案比较准确。 试题编排顺序和难度控制合理,总体难度较去年有所下降。这对于引导中学化学教学跳出“题海”,重视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具有积极的作用。符合我省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具有很好的选拔功能和积极的导向作用。,总体评价,09化学试题的特点 考生答卷的基本情况 2010届备考复习建议,09年高考理综山东卷化学部分,卷型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仍是7个客观题(28分);4个主观题(50分),其中选做部分3选1(8分),共计78分,占理综全卷总分的32.5%。 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

3、、规范。从总体看,题量合理,难度适中,第II卷平均得分28.556分(未排除缺考考生),没有偏题、怪题和超纲题的出现。试题难度较去年进一步下降,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09化学试题的特点,山东省20072009年高考理综化学统计(抽样分析),表中难度:p0.4难,p0.7易,中等难度介于0.40.7之间。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化学试题难度较前两年下降。,09化学试题的特点,1.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进一步加强,2.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3.重视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强化课本实验,4.突出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和社会的联系,题 目贴近考生实际,1.

4、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进一步加强,2009年山东理综化学试题重视对中学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强调知识的覆盖率,试题所涉及的都是中学化学中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卷选择题侧重于考查化学基础和核心概念,不回避对热点、重点知识的考查。 每个选择题的四个选项都力求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考查,关注考查考生的科学素养的同时增加了题目的知识容量,对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系统全面,基本能力考查有深度。 同时,对知识的考查更多的停留在了解的层次上。,1.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进一步加强,如: 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与应用 阿伏加德罗常数 氧化还原反应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关系 元素周期律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

5、及影响因素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与pH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有机化合物的知识及应用等等。,如: 第9题,只要知道“光导纤维”为SiO2即可迅速作答; 第10题,只要知道氯气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即可; 第12题,只要了解甲烷、苯、乙醇、乙酸和乙酸乙 酯等常见有机物的基本性质,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等即可; 第13题,只要了解明矾净水的原理是因为形成了Al(OH)3胶体即可。,卷尽管侧重考查考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情况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以考生具有的基础知识为载体展开的。 选做题同样注重考查基础,不同模块题目难度基本相当。当然三个模块的题目虽源于基础,但也不乏有分析问

6、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三道选做题从做答时间和难度控制等方面综合考虑实现了等值。,1.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进一步加强,如:利用盖斯定律计算焓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盐类的水解,平衡常数,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分离除杂,溶液配制等都是一再考查的热点,化学与技术考查了工业上生产铝的过程,体现了化学在技术中的应用; 物质结构与性质突出了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等知识体系的考查,体现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有机化学基础则侧重于对有机化合物从官能团、性质、反应类型到有机物间的转化等知识体系的考查。,2.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看09年试题难度不大,突

7、出主干知识、强调双基是考查的主旋律,但某些题目的设计仍有较好的区分度,注重了选拔功能,体现了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的指导思想。同时试题注重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创新能力和三维教学目标的全面考查。,卷14、15题,卷28、29、30题以及选做题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很好地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试题进一步重视对考生获取和加工信息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能鉴别和筛选试题所提供的相关信息,正确建立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的联系,用于解答问题;能正确运用文字、符号、图像(图表)、公式、模型等多种化学语言准确表达相关的科学信息;能从现实生活、生产实际或科学实验

8、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储存或应用,2.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8题 第(1)问中,对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需要学生变换思维角度分析; 第(4)问中,氨水电离常数的求算,要求学生既要理解影响电离常数的因素,还要具备一定的推理和计算能力。,如:29题 第(3)问中,要求书写的电极反应式很简单,但不少考生写错,反映出不少学生缺乏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试题对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的考查力度越来越大,从卷来看: 第28题分别考查了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与能量中的“盖斯定律求算焓变”、沉淀溶解与平衡(沉淀析出的先后顺序)、弱电

9、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求算及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第29题分别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工作原理; 第30题中,涉及了利用加入某种特定的物质,调节溶液的pH,利用Fe3+、Cu2+的水解程度不同进行离子的除杂问题、酸碱中和滴定实验; 其中一些内容,都是近几年高考的新增热点内容,如盖斯定律求算反应热、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的求算、沉淀溶解平衡中沉淀转化本质等问题。,2.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重视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强化课本实验,实验考查既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又往往是高考试题的难点,尤其是新课程的实施,使实验考查得到进一步加强。 09年试题对实验的考查更为基础,

10、主要以考查化学实验装置、基本操作以及物质的性质、制备、净化、分离和检验等为主。,卷的第10题,涉及了氯气的收集方法,卷第12题涉及了物质或离子的鉴别; 卷中第29题的第(2)问考查了除杂过程中试剂的选择; 第30题本身就是一个以物质的分离与除杂为载体的综合实验题,涉及到物质提纯的方法(结晶法)、尾气吸收(气体防倒吸的装置选择)、物质的制备、物质或离子的鉴别方法、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操作)、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滴定管的使用) 等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3.重视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强化课本实验,尤其是许多问题的设计是以课本基本实验为基础,通过挖掘和创新,强调实验

11、过程、注重实验细节,要求考生能独立完成化学学科的相关实验,理解实验的原理与方法,掌握实验的操作技能,实验条件的控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综合得出结论,并对相关结论进行解释与评价,4.突出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和社会的联系, 题目贴近考生实际,试题力求以与生产、生活和社会有关的内容为情境,而且这些情境真实、具体,为考生创设了一个学以致用的氛围,每一个小题的设计也都充分考虑了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的联系,做到了题目贴近生产、贴近生活、贴近考生实际。 如第9、13、29、30、31、33等题涉及生活实际、工业生产、科学事实、社会热点等方面,这些情境的创设极大地丰富了试题的内涵。试题还关注了

12、考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体现了高考试题命制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在理念上的统一。,14题B选项的说法, 28题(3)中把已知条件置后的表述方法, 30题(3)要通入或加入的物质在框图中实际上已标出(NH3H2O), (4)中溶液配制过程中定容的考查答案与现行几套教材的说法不太吻合, 32题(3)对MgO和SiC电子总数相等的说法不妥等。,另外试题中多处出现指明让学生填“正极”或“负极”、“上层”或“下层”、“酸式”或“碱式”以及“向左”“向右”或“不”、“酸”“碱”或“中”等情况,似有不妥。尽管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题目的难度,当然给阅卷也带来方便,但也可能助长一些学生的

13、侥幸心理,也不利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当然个别试题在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等方面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09化学试题的特点 考生答卷的基本情况 2010届备考复习建议,考生答卷的基本情况,卷选择题(7个,共28分)简析,卷考生答题分析,化学学科考试内容双向细目表,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金材料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D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是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考查材料、环保、疾病防疫等有STS价值取向的有关内容,卷选择题(7个,共28分)简析,10下列关于氯的说

14、法正确的是 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B.17Cl、17Cl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 C.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 D.1.12LCl2含有1.7NA个质子(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35,37,从基本概念和理论等多角度考查氯的结构与性质、实验室制法等,卷选择题(7个,共28分)简析,11元素在周围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同一主族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

15、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综合考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卷选择题(7个,共28分)简析,1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CC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B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考查常见有机物的组成、性质、反应类型、鉴别等,卷选择题(7个,共28分)简析,13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明矾KAl(SO4)212H2O在水中能形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不可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C浓H2SO4有强氧化性,常

16、温下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 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考查盐类的水解、氧化还原以及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卷选择题(7个,共28分)简析,14 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考查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的知识,卷选择题(7个,共28分)简析,15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平衡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ll为盐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考查强弱电解质稀释过程中水的离子积、pH、微粒浓度等的变化,卷选择题(7个,共28分)简析,卷考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