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大宝****b 文档编号:137202626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中的第1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二战后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二战后,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三大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构成了战后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这既是对本书前面第6单元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内容的呼应与深化,又启领本单元第23、24课即世界经济的

2、区域集团化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内容,因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上承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般规律,下启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的总趋势。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成立,理解美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目的。(2)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理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3)探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对美国为中心的新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巧妙地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历史和探究历史。深入浅出,循循诱导,层层剖析。(2)鼓励学生大胆地回

3、答问题,提示学生用一定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展示自我提供机会和平台。【情感态度价值观】(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美国霸权政策的体现,也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历史事物,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随着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中国也应当适应这一趋势的发展,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国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 教学重难点【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背景、过程、作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定【难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课前准备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

4、特点、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势等,都是其明确要求学习的内容。应当说,与本课题有关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美元的地位和金融危机是时下热门的话题,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的教学,容易激发学生对世界和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学习热情,可以运用相关的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美国适应其霸权的需要,也是其经济扩张的表现,但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些学习内容中,蕴含着发展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学习资源和目标要求。但是又由于本课涉及了较多抽象的经济学概念,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够密切,因此学生的理解存在

5、着障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法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二战后至今)第一阶段(194520世纪60年代末特征: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特征: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格局多极化的一个表现。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特征: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1929年发生经济危机时,各国面对恶化的经济形势,纷纷转嫁危机,设置关税壁垒,从而引发了倾销战、关税战,使危机程度更加严重。各国以邻为壑的利己主义政策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不断分化,使资源自给率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日逐渐勾结并结成了法西斯联盟,走上了战争道路

6、。正是自由放任状态下的无序竞争导致以上恶果的教训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社会逐渐认识到必须有一定的机制来(1)协调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2)稳定经济秩序(3)防止战争的悲剧重演世界市场的制度化、体系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历史必然性。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如何重建战后世界,特别是如何解决世界经济领域里的货币、贸易等问题,成为战后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关键。首先是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新课讲授】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1背景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对比发生巨大变化世界市场早已形成,但处在自由放任的状态下,各国由于无序竞争,使市场陷大危机中

7、,前期资本主义是有市场、无规则,导致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甚至带来了二战这样灾难性的后果,历史证明,市场的规范化、制度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历史必然性。(1)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急需恢复(作为过去世界经济的中心英国损失也极为惨重,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为继);它们不得不依赖美国的帮助。现实的必要性(2)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美国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企图建立以自己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可能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各主要国家就如何建立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机制,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2布

8、雷顿森林会议召开:(1)概况: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英、中、法国、苏联等44个国家(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2)内容: 布雷顿森林协定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这些文件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在这次会议上,老牌英国不肯轻易放弃自己200年世界经济中心地位,同美国展开领导权激烈争夺。阅读教材引言内容并结合下列材料,思考英美在金融领域提出不同计划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最终的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道理?凯恩斯计划是基于英国当时的困境,尽量贬低黄金的作用。这个计划实际上是主张

9、恢复多边清算,取消双边结算,当然也暴露出英国企图同美国分享国际金融领导权的意图。美国怀特计划主张世界经济应该建立在国家间合作基础上,而不是霸权或者闭关锁国,它的真实意图是凭借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结果:英美两国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由于经济、政治、军事方面实力的悬殊,当时作为英国领导人的丘吉尔很清楚英国经济实力的现状:“即使我们卖掉了我们的全部黄金和国外资产,也不能付清订货的一半贷款。”所以,, 最终的结果是英国被迫接受了美国的方案。说明:经济实力决定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即经济实力是外交活动的基础。(美国领导世界经济的时代到来,由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决定)。英美战

10、后在金融领域激烈争夺,美国以它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最终使得英国接受了美国的方案,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建立的两个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美国通过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在这两个组织的决定性控制权。由此逐渐建立了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逐步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3.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经过(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45年成立,现有180多个成员国;中国是成员国之一;基金来源:成员国应缴的份额(注意缩写和标志)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为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11、首要任务是保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2)世界银行(WB)1945年成立,现有180多个成员国;中国是成员国之一;基金来源:成员国应缴的股金,营业性收入等(注意缩写和标志)宗旨:“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个名字,特别能反映这个机构的主要职能。复兴主要是针对欧洲复兴,开发主要针对成员国发展进行贷款和援助,名字很是贴切。初期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侧重支持会员国的经济发展计划和经济开发。(3)核心制度内容“双挂钩一固定”的世界货币制度“两个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实际赋予了美元特殊地位,所以美元也号称“美金”。

1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金融机构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美国拥有27%的投票权,在世界银行拥有24%的投票权。说明美国取得了决定性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即一般所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问题情境4:这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能发挥何种作用呢?补充“双挂钩”: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作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美国承担各国按黄金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就是各会员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按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与美元确定固定比价。这一规定,是美元等同于黄金,美元从此有了“美金“的说法;与美元相

13、比,其他国家的货币处于从属地位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命脉)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解体,但作为这个体系的两大运作机构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作用(1)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暂时结束金融领域的混乱局面,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一方面,基金组织提供的短期贷款暂时缓和了战后许多国家的收支危机,另一方面,世界银行提供和组织的长期贷款和投资不同程度地解决了会员国战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总之,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战后二十

14、多年的时间给全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构架,西方各国在这个体系下都完成了战后经济的复苏并走向繁荣。(2)消极作用: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一方面,美国凭借强大的科技和资本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新一轮资本扩张,加大了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另一方面,凭借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垄断组织增发美元代替黄金,作为输出资本,购买外国货物、企业以及支付海外驻军的庞大费用。于是黄金大批流入美国,增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实力。“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一个工具。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世界金融和货币的新秩序,然而人类社会的经济活

15、动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国际间的贸易,贸易领域的混乱也是二战期间及战后面临的重要问题。那么,美国等西方国家是如何来协调贸易政策的呢?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1背景:(1)必要性:国际政局的变化和1929年经济危机,使人们认识到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放弃自由贸易政策,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了国际贸易的进一步萎缩。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2)可能性: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并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二战期间美国就呼吁建立一个专门处理和协调国际贸易的机构,战后按照美国的建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召开了世界贸易和就业会议,决定成立筹备委员会负责起草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但由于没有得到欧美一些主要贸易国家的赞同,国际贸易组织最后流产。也就是在这时,各国进行了降低关税和减少其他贸易限制的谈判,制定了一项多边条约,称为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年10月,美国、中国等23国在日内瓦签订,该协定是一项“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同时还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