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艺理论课件08教学教材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7201636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文艺理论课件08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西方文艺理论课件08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西方文艺理论课件08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西方文艺理论课件08教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西方文艺理论课件08教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文艺理论课件08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艺理论课件08教学教材(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文艺理论,第八章 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整个西方文化来说都是个巨大的转折期。广义上的“革命”在所有可能的方面颠覆着现存的秩序,由此促生了在“问题性”视野下的“知识型”的转换。传统西方哲学的理性精神面对又一次巨大的质疑。 莱布尼茨、笛卡儿的微观世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认识世界的愿望,一种“宏观”的、“共时”的、“结构性”的构建对象的冲动,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表征,被越来越清晰地展示出来。,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福柯的“知识型”(form of knowledge)指特定时期知识产生、运动以及表达的深层框架。通过对文艺复

2、兴以来知识型转变流动的考察,福柯指出,在各个时期的知识型之间存在深层断裂。此外,由于语言学具有解构流淌于所有人文学科中语言的特殊功能,因此在人文科学研究中,语言学都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位置:透过对语言的研究,知识型从深藏之处显现出来。,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世纪之交具有方法论转换意义的三位思想家: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1844-1900) 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 Lou Andreas-Salom (1861-19

3、37): A Russian-born psychoanalyst and author. Her diverse intellectual interests led to friendships with a broad array of distinguished western luminaries, including Nietzsche, Wagner (1813-1883), Freud, and Rilke (1875-1926). 20世纪上半叶,文学理论的新发展与哲学、语言学、心理学以及政治社会学之间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后者中出现的理论,频频延伸到文学的讨论中

4、。,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尼采的“悲剧”与救赎论,尼采早年深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和瓦格纳音乐精神的熏陶,但作为一位转折期的思想家,他主要是以西方文化“叛徒”的身份出现的。他提出“重估一切价值”的重要命题(不是命题,是口号),对西方传统的价值体系提出了全面的质疑。 传统的西方文化有两大价值系统:对真理的追求下形成的理性精神(源于希腊);对上帝的信仰中产生的基督教神学(源于希伯莱)。尼采否定西方理性主义的价值传统,并对上帝存在的合法性及基督教的道德观念提出挑战。,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尼采的“悲剧”与救赎论,尼采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尼采受叔本华和瓦格纳的双重影响,有浓厚的非理性色彩。他

5、借叔本华的“生命意志”来说明艺术尤其是悲剧艺术的本质,其含义已与叔本华的概念大相径庭。又提出“酒神精神”,更加清楚地预示着“强力意志”学说的诞生。“酒神精神”作为生命意志的最高表现方式,其本质意义在于对生命价值的肯定,这一思想在尼采整个思想体系中是以一贯之的,只是“酒神精神”在尼采后期思想中被“强力意志”所统摄而已。 叔本华从世界的本质即生命意志的哲学观点出发,认为艺术和美的本质也是意志,是意志的直接而恰如其分的客体化。,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尼采的“悲剧”与救赎论,悲剧的诞生借用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和日神来象征两种基本心理经验,其中酒神精神更为原始。酒神精神是由麻醉剂或由春天的到来唤醒的,这是

6、一种类似酩酊大醉的精神状态。在酒神的影响下,人们尽情解放人类的原始本能,与同伴们一起纵情欢乐,痛饮狂歌狂舞,寻求性欲的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界限完全打破,人重新与自然合为一体,融入到那神秘的原始时代的统一之中去。在此状态中,人如醉如狂,“几乎要飞舞到空中”,像停不住的孩子一样:不断地建筑,又不断地破坏,永远不满足于任何固定而一成不变的东西。他必须充分发泄自己过于旺盛的精力。对他来说,人生就是一场狂舞欢歌的筵席,幸福就在于不停的活动和野性的放纵。,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尼采的“悲剧”与救赎论,日神精神象征“美的外观的无数幻觉”,是一种形式美、节制和对称、是分析和分辨。日神精神象征的是形式主义和

7、古典主义、视觉艺术。 酒神精神源自古希腊的酒神祭。在酒神祭中,人们打破禁忌,放纵欲望,解除一切束缚,复归自然。这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非理性状态。“酒神状态的迷狂,它对人生日常界线和规则的破坏,期间,包含着一种恍惚的成分,个人过去所经历的一切都淹没在其中了。”这是一种狂热、疯狂的快感,人与人之间的界限消弭了。酒神精神象征的是浪漫主义、音乐和表演艺术。,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尼采的“悲剧”与救赎论,尼采: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同时蕴含日神(演员的对话部份)和酒神(歌队的歌唱部份)的精神。欧里庇得斯舍弃了酒神精神,将戏剧引至心理剧的层面,亦因此造成希腊悲剧的衰微。晚期的尼采将酒神及日神精神

8、都视为醉境,且赋予酒神不仅是美学上的意义,且是面对人生苦难的重要力量:“甚至对生命最奇怪与最艰难的问题都要表示肯定(都要正视和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甚至在其最高类型时生命意志都会对其自身的不可穷尽性感到喜悦那就是我所谓的酒神精神,我推测那就是能通达悲剧诗人心理学的桥梁。”,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尼采的“悲剧”与救赎论,阿波罗是太阳神、射神、音乐神(善弹竖琴)、医神等,据说也是普罗米修斯所说的惊天秘密中将取代宙斯者。他所代表的是“官方”的、“正统”的、崇高静穆的、理性克制的,像太阳一样稳定、威严、温暖的艺术形象。在艺术所司上,虽然他善弹竖琴,但他在雕塑、绘画等方面的重大影响,尼采将日神作为造型艺

9、术(雕塑、绘画等)的代表。,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阿波罗和达佛涅,尼采的“悲剧”与救赎论,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尼采的“悲剧”与救赎论,第二阶段:尼采逐渐摆脱叔本华和瓦格纳的束缚,开始创建自己独特的学说体系。尼采开始重视对艺术现象进行经验性描述,其早期非理性笼罩下的“艺术形而上学”渐渐被“艺术生理学”所取代。艺术家的地位也受到重新的审视,科学家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尼采甚至认为科学家乃是艺术家的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思想在尼采整个思想体系中仿佛是一个倒退,但却为尼采思想的最终成熟打下了基础,其意义也许只有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才能得以证明。,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尼采的“

10、悲剧”与救赎论,尼采的“悲剧”与救赎论,第三阶段:尼采又重新回到早年的“艺术形而上学”的立场之上,以“强力意志”概念对前两个阶段进行整合与重建。 强力意志:强烈地趋向自身,即“自我肯定”的意志;坚定地向着他者,即“自我超越”的意志;通过完善自身而获得超越,即“自我创造”的意志。 强力意志就是生命意志,然而它所追求的不是生命自身的意志,而是使生命得以超越自身的潜在力量,正是这种对于意志的渴望,表现出了生命那种永不停息的本性。尼采把它称为:永不枯竭的生命意志。,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尼采的“悲剧”与救赎论,尼采的悲剧理论 古希腊艺术并非产生于希腊人精神上的和谐与静穆,而是植根于他们所意识到的人生

11、苦难和冲突。但古希腊人并没有因为生命的悲剧性而厌世,而是以艺术为媒介来对抗存在的荒诞,为苦难的、悲剧性的生命寻找意义和存在的理由(基本上已是存在主义)。这是因为“希腊人知道并且感觉到生存的恐怖和可怕(cf. 斯达尔夫人:南方文化缺乏对深沉痛苦的体验,亦无对人生问题的深思) ,为了能够活下去,他们必须在它面前安排奥林匹斯众神的光辉梦境之诞生”。 悲剧的诞生的基本思想就是肯定生命,肯定生命追求强力的本能。,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尼采的“悲剧”与救赎论,“日神精神”就是要创造一个光明灿烂的梦幻世界的冲动,它的目的是要给人们带来安宁、平衡、和谐的精神状态,并达到对个体生命的肯定。 “日神本身理应被看

12、作个体化原理的壮丽的神圣形象,他的表情和目光向我们表明了外观的全部喜悦、智慧及其美丽。” 正是靠了这种“个体化原理”,艺术家才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绚丽无比的艺术世界。,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尼采的“悲剧”与救赎论,与充满痛苦与冲突的现实相反,“日神精神”创造出了更美丽、更和谐、更完善的世界。但“日神”的梦境也有其局限,主要体现于“日神精神”对于无节制的激情的遏制,故此亦需有“酒神精神”。 “日神精神”将世界和人生审美化,并由此赋予生命以存在的理由,但梦境毕竟是幻象,它并不能回答生命终极意义的问题。因此,人们不会满足于仅仅沉湎于这种虚假的梦境之中,而是渴望摆脱这种幻象,把握世界的本质。于是,人们

13、便从虚幻的梦境中苏醒过来,进入到迷狂状态,此即“酒神精神”。,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尼采的“悲剧”与救赎论,酒神代表的是一个醉狂的世界,他使人们沉迷于酩酊大醉后的狂歌漫舞,并在这种狂欢与放纵中与世界融为一体,感受生命的欢悦,忘却人生的痛苦,其实质是使个体完全消失在自我忘却的迷狂状态中。尼采认为,这正是艺术力量之所在,这些力量无须人间艺术家的中介,从自然界本身迸发出来。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任何伟大的戏剧无不建立在这种沉醉的基础上,以致许多哲学家都指出过,希腊戏剧诞生于狄奥尼索斯崇拜。” 在醉狂状态中,人与人之间的界限瓦解了,个体化原则下的自我主体消失了,主观与神秘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从而感受到自

14、然永恒的生命力,得到一种不可言状的快感。,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尼采的“悲剧”与救赎论,张载的西铭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 于时保之,子之翼也;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惟肖者也。 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颖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厎豫,舜其功也;无所逃

15、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於从而顺令者,伯奇也。 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尼采的“悲剧”与救赎论,尼采:在酒神的魔力之下,不但人与人重新团结了,而且疏远、敌对、被奴役的大自然也重新庆祝她同她的浪子人类和解的节日人轻歌曼舞,俨然是一更高共同体的成员,他陶然忘步忘言,飘飘然乘风飞此刻他觉得自己就是神。 在这狂醉的状态中,生命的意志得到了最完整的体现。“酒神精神”破除外观的幻觉,使个体生命与世界生命本体相融合,在悲剧性的陶醉中直视人生的痛苦,并把这种痛苦转化为审美的快乐,因此,尼采称之为“永恒的本原的艺术力量

16、”。,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尼采的“悲剧”与救赎论,“酒神精神”是一种情绪系统高度亢奋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人超越个体化原则和现象领域,达到个体与世界总体生命的交融,从而使本能的生命力焕发出勃勃生机,人从这原始生命力的充盈状态中获得无限的幸福与快乐。 “酒神精神”是与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精神相对立的。苏格拉底崇尚知识、科学,主张用科学指导人生,认为人凭借理性可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现自己的幸福,而“酒神精神”则凭借对世界总体生命的信仰来肯定个体生命的意义与价值。,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尼采的“悲剧”与救赎论,悲剧从悲剧歌队中产生,一开始仅仅是歌队。尼采称萨提儿是人的本真形象,人的最高最强冲动的表达。他把萨提儿歌队看成是酒神精神的充分体现,他所唤起的是人最深层、最本真的生命冲动。人们在这种酒神式的迷狂状态中涌出一种创造性想象,从而在对现实世界的超越中创造出一种可感的形象,这便构成了悲剧产生的基础。 尼采:“艺术不只是自然现实的摹仿,而且是对自然现实的一种形而上补充,是作为对自然现实的征服而置于其旁的。”,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20世纪初的方法论转换,尼采的“悲剧”与救赎论,S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