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7201030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语文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春期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第一学月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6分)来源:Z|xx|k.Com(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来源:学科网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2、成13题。经筵于春秋两季气候温和之时举行,每月三次。经筵举行的时间一般在早朝之后,皇帝在大汉将军20人的保卫下首先驾到。在这文质彬彬的场合中,大汉将军也免除甲胄而穿上袍服,但仍携带金瓜等必不可少的武器。皇帝在文华殿面南坐定,传谕百官进入,行礼如仪。至此,鸿胪寺官员将书案一张摆在御座之前,专供圣鉴;另一张摆设在数步之外,为讲官所用。参加听讲的官员鱼贯而入,分列书案左右。经筵和其他所有的仪式一样,必有其目视耳听的对称均衡。先一日用楷书恭缮的讲义此时已经陈列于案几之上。在赞礼官呼唱之下,两员身穿红袍的讲官和两员身穿蓝袍的展书官出列。他们都是翰林院中的优秀人员。讲官面对皇帝,展书官在书案两侧东西对立。

3、接着是讲官叩头,叩头毕,左边的展书官膝行接近书案,打开御用书本讲义,用铜尺压平。此时左边的讲书官也已经趋前,站在中央的位置上,开始演讲。讲完后,书本盖覆如前,讲官及展书官退列原位,以便右边的同僚履行任务。左边讲官所讲授的是“四书”,右边讲官所讲授的则为历史。此种节目,历时大半天。只有讲官可以口讲指划,其他人员都要凝神静听,即使皇帝亦不能例外。如果当今天子偶然失去了庄重的仪态,把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之上,讲官就会停止讲授而朗诵:“为人君者,可不敬哉?”这样的责难不断重复,决无宽贷,一直到这个为人君者突然发现自己的不当而加以改正,恢复端坐的形态为止。这种繁文缛节乃是当时国家中一种重要制度。经筵的着眼

4、点在发挥经传的精义,指出历史的鉴戒,但仍然经常归结到现实,以期古为今用。称职的讲官务必完成这一任务,如果只据章句敷衍塞责或以佞辞逢迎恭维,无疑均属失职,过去好几个讲官就曾因此而被罢免。在正面阐述圣贤之道的时候,讲官可用极委婉的言辞,在不妨碍尊严的条件下对皇帝作必要的规劝。皇帝在经筵上可以提出问题,甚至说明他不同的观点,但是责问或指斥讲官,则属于失礼。即使讲官准备不充分,讲辞前言不对后语,皇帝感到不快,也不能当场流露,而只能在事后间接提出。执行任务时讲官所受的优礼乃是长期历史的产物;即使正德皇帝,那位大有离经叛道意味的人君,也没有废止这种优礼。这位不平常的皇帝,他对讲官接二连三地影射批评自己,另

5、有报复的妙法,即“一脚踢到楼上”这些尽忠的讲官经常被升迁;其所任新职,则十有八九又在边区远省。(摘编自三联书店万历十五年,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个讲官的讲授内容是不一样的,其他全部人员只能凝神静听,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能例外。B称职的讲官必须要从历史中发掘鉴戒,但仍需经常归结到现实,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C经筵讲官和展书官都出身翰林院,并且是其中佼佼者,开讲前身穿不同服饰分列书案两侧。D一般早朝后,皇帝要在二十个大汉将军保卫下首先到达举行经筵的文华殿,面向南方坐好。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讲官发现皇帝仪态不端,可加以责难,作

6、者以此论证这种繁文缛节已成当时一种制度。B文章最后,论述了经筵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皇权,因而不可避免地会与皇帝产生矛盾。C文章论述经筵在明代政治中的重要性,从摆放书案到讲官开口讲授,都说明了这一点。D经筵的严格程序,是明朝万历年间朝廷各种仪式讲求目视耳听对称均衡的一种例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讲官在正面阐述圣贤之道的时候,可用委婉的方式对皇帝进行不妨碍尊严的规劝。B正德皇帝把尽忠的讲官升迁至边远地方,实则对这些批评自己的讲官的一种报复。C讲官如果不能发挥经传精义,敷衍塞责,逢迎恭维,则被视为失职,就会被罢免。D讲官准备不充分,皇帝也不能当场指斥,讲官所受的这种优礼是长

7、期历史的产物。(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 伟大的思想开始于纸上,教育是在纸上完成的,商业是由纸质确立的,爱情是由纸质给予认定的,重要的新闻通过报纸得以传播 纸在人类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是,几十年来,文明的进步已经尝试超越纸而拥抱一个无纸化的世界,纸迅速地被像素和屏幕替代。它应该如何立足?将走向何处?为什么做出了如此多贡献的纸张必须不断 创新?(摘编自百家号鼓吹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无纸化世界还没到来?)材料二(摘自无纸化时代已经开启基于区块链的可信电子凭证应用,金卡生活杂志)材料三我国是纸张使用大国,纸浆进口量逐年攀升。国家统计局数据

8、显示,2016 年我国纸浆进口量高达 2107 万吨, 出版印刷企业用纸量 64299.06 万令。大量消耗纸张,不仅导致成本增加,还带来环境污染问题。1 万张 A4 纸, 就是一棵 100 公斤的大树。近年来,我国开始在办公、交易、物流等领域推行“无纸化”,居民也习惯了电子存 储、电子阅读等方式。有专家解释,“无纸化”是对“电子化”的一种通俗表达,是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经历了移 动浪潮、“互联网+”等技术洗礼之后的必然趋势,是信息时代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必然结果。 如今,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习惯使用纸张,无论是订立合同还是获取交易凭证,依旧认为“白纸黑字”更可靠。同时,由于政策层面整体设

9、计不够,尤其是一些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衔接。有的部门还坚守纸质 办公方式,不承认其他部门提供的电子材料,要求重新提供相关的盖章纸质材料才能通过。这给办事者带来麻烦, 还造成纸张浪费。纸张替代型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也影响了“无纸化”进程。比如,市场上有些电子书制作粗糙、 定价不合理,导致公众电子阅读的习惯没有完全培养起来,不少人依然选择纸质书。有关人士表示,“无纸化” 不意味着一定要取消纸张,但应从政策方面进行引导,培育健康的市场秩序。“我喜欢看书,阅读纸质书感觉还 是很不一样,但培养无纸化的意识和习惯也很重要。希望能加大宣传,规范市场,推动降低电子书的成本。” 相关技术不够完善也是一大影响因

10、素。信息的保密、电子签名的认定、电子发票的开具使用等,尚有拓展与改善 空间。另有人认为,电子发票技术从开始应用到逐步普及需要一个过程,眼下还属于新生事物,系统正在逐步完 善。现在通过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加密和认证,可进行比对,防止发票造假;如有需要,电子发票也可以打印出 纸质发票,与传统管理方式有效对接。(摘编自“无纸化”生活,你准备好了吗?,人民日报2018 年 08 月 10 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纸张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贡献卓著,是人类文化信息流传的载体,也是人类情感交流的媒介。来源:学科网B电子凭证有托管存储、依赖公信力、闭环运行等弊端,这制约了它

11、的业务发展,无法发挥其优越性。C“无纸化”是存储方式数字化等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改善环境的现实需求。D无纸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纸张与人们生活习惯联系紧密,目前完全被替代的时机还不成熟。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纸张在现代社会被像素和屏幕迅速替代,是因为其带来的环境污染、对树木消耗过度等问题日益严重。B电子凭证依赖第三方托管储存,信息容易被篡改,发现问题后难以追溯,因而对第三方的公信力要求很高。C随着电子技术进一步发展,无纸化办公涉及的信息保密、习惯认同、管理方式对接等问题将得到解决。D无纸化并不是要让纸张消失,而是要促使纸张与屏幕更好结合,

12、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方式。6要推进无纸化进程,需要哪些相关方的努力?他们各自的努力方向是什么?(6分)来源:学.科.网Z.X.X.K(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斯人独憔悴迟子建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每个人都有独具个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比较充分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当然也未能免俗。细细算来,从我开始小说创作至今所发表的三十万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写下层人的生活的。这一回顾连我自己也略为吃惊。我出生在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度过了我孤独寂寞的童年时光。那里有我的外婆和外祖父,他们曾经给我讲过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我现在

13、还常常回忆起当年讲故事的情景来。晚饭过后,农人家里忙过了该忙的事情,就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生活太单调,他们疲惫的呵欠声常常同日头一起落山。而且,那里一年难得看上一场电影,那么,晚饭之后的茶水和故事就是生活中最好的消遣了。每逢这个时刻,我就带着我心爱的狗(它叫傻子,后来我把它写入第一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和这条狗一起挤入听故事的人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那便是我最早的启蒙文学。它不是唐诗宋词,而是来源于民间的那种质朴而又奇诡、光怪陆离的故事。于是,我在十九岁那年坐在夕阳西下的窗前,看着天边飞涌的那一团团金色的晚霞的时候,我仿佛在绚丽的晚霞中又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

14、的心难以平静,我开始断断续续地记载我的童年生活,二十岁那年把它整理成中篇小说,发表在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学上。从此,我真正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这实在不是一条坦途,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差。我需要读大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和日常琐事又常常打乱我的计划。因而我的创作有它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还没有达到从一个宏观领域的高度去把握和观照生活的那种让人叹服的洞察力。必须承认,我将来如果不超越自己,只是在我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那么我的艺术生命也就终止了。而超越自己是多么艰难。它要养精蓄锐几时、苦苦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间的辉煌。但我仍要孜孜以求那辉煌。不管它最终实

15、现与否。今年五月,在泉州附近的静峰寺山上,我看见了弘一法师的手书遗言:“悲欣交集”四个字。据说,他的出家一直是个谜,他出家后他的妻子曾跪在寺门外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他也不动一丝恻隐之情。我以为他伟大。而他临终的遗言却使我对他的伟大产生了怀疑。因为真正的出家人,无所谓悲,无所谓喜,而他生命之终极之时,仍能感受到“悲欣交集”,可见凡心难泯,他未能来一个彻底的超脱留与后人传说。但我左思右想,仍然认为他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便在于他把自己难以超拔的心态毫不保留地馈予人间,还给人间一个真实。他便是不朽的了。我又想起了一个故事,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写作的故事。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留给人间的十部不朽的作品,早已闻名世界。他一生中唯独喜欢咖啡。每逢写作之时,他总要把咖啡壶放在写字桌旁,一杯一杯地饮下去。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选自姹紫嫣红开遍,有删改)7下列对散文有关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质朴的民间故事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