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学科试题(原卷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7201021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学科试题(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学科试题(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学科试题(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学科试题(原卷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学科试题(原卷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学科试题(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2019-2020学年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检测语文学科试题(原卷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南师大附属扬子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在下列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从屈辱到崛起、从 到独立富强,经过 70 年的风雨前行,如今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是一个生机盎然的中国。从温饱不足、 欺凌到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全球治 理的主要参与者,经过 70 年的 ,如今铺陈在世界面前的,是一幅瑰丽无比的中国 画卷。A. 积重难返 倍受 栉风沐雨B. 积贫积弱 倍受 风雨飘摇C. 积重难返 备受 风雨飘摇D. 积贫积弱 备受 栉风沐雨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世纪初,晏阳初曾经将“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视为“第五大自由”。几十年

2、后,素尔仁尼琴还注意到另一种自由,“ , 。 。 , 。”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A. B. C. D. 3.体育运动在我国由来已久。下列诗句与我国古代体育,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掷球戏水争远近,流星一点耀波光。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侧身转臂著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A. 围棋 蹴鞠 赛马 武术B. 象棋 水球 龙舟 马球C. 围棋 水球 龙舟 马球D. 象棋 蹴鞠 赛马 武术4.下表是“吾”、“尔”、“子”作人称称谓时,在论

3、语和孟子中使用情形的统计。根据下表,选出推断正确的选项是 使用情境 人称称谓吾尔子论语孟子论语孟子论语孟子上对下77.9%45.1%81.0%6.3%0.0%479%平辈之间1.8%6.6%00%0.0%8.0%45.1%下对上3.5%7.4%0.0%0.0%76.0%7.0%对象不明或其他情境16.8%4.9%19.0%93.7%16.0%0.0%A. 从论语到孟子,“吾”的使用情境变化较“尔”和“子”显著。B. 在论语和孟子中,“尔”的使用情境都是上对下。C. 根据“吾”的使用情境,下对上以“吾”来称呼自己较有礼貌。D. 论语里通常依据彼此尊卑关系,使用“尔”或者“子”称呼对方。二、文言文

4、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梅庄谢济世梅庄主人在翰林。佣仆三:一贴、一朴、一戆。一日,同馆诸官小集,酒酣,主人曰:“吾辈兴阑矣,安得歌者侑一觞乎?”黠者应声曰:“有。”既又虑戆者有言,乃白主人,以他故遣之出,令朴者司阍,而自往召之。召未至,戆者已归,见二人抱琵琶到门,诧曰:“胡为来哉?”黠者曰:“奉主命。”戆者厉声曰:“吾自在门下十余年,未尝见此辈出入,必醉命也!”挥拳逐去。客哄而散,主人愧之。一夕,然烛酌酒校书。天寒,瓶已罄,颜未酡,黠者眴朴者再沽。遭戆者于道,夺瓶还谏曰:“今日二瓶,明日三瓶,有益无损也。多酷伤费,多饮伤生,有损无益也!”主人强颔之。主既而改御史。早朝,书童掌灯,倾

5、油污朝衣,黠者顿足曰:“不吉!”主人怒,命朴者行杖。戆者止之,谏曰:“仆尝闻主言,古人有羹污衣、烛然须不动声色者。主能言不能行乎?”主人迁怒曰:“尔欲沽直邪?市恩邪?”应曰:“恩自主出,仆何有焉!仆效愚忠,而主曰沽直!主今居言路,异日跪御榻,与天子争是非,坐朝班,与大臣争献替。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之乎?人亦谓主沽直而为之乎?”主人语塞,谢之,而心颇衔之。由是黠者日夜伺其短,诱朴者共媒蘖,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未几,奉命戍边,出狱治装。黠者逃矣,朴者亦力求他去。戆者攘臂而前曰:“此吾主报国之时,即吾侪报主之时也。仆愿往!”市马,造车,制穹庐,备粱糗以从。于是主人喟

6、然叹曰:“吾向以为黠者有用,朴者可用也。乃今而知黠者有用而不可用,而戆者可用也;朴者可用而实无用,而戆者有用也。”养以为子,名曰戆子云。【注】梅庄:清代谢济世,字石霖,号梅庄。戆:迁愚而刚直,憨直。侑:劝人饮酒进食。眴:用目光示意。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辈兴阑矣 阑:残尽B. 烛然须不动声色者 然:却C. 而心颇衔之 衔:怀恨D. 即吾侪报主之时也 侪:辈6.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梅庄主人同官友饮酒要找歌者助酒兴,黠者顺从其意找来歌者,而戆者认为这是主人醉酒而发的命令,赶走了歌者。B. 梅庄主人酌酒校书,天寒未饮酣。戆者路上遇见了

7、去给主人买酒的仆人,夺过瓶子并回来直言劝告主人多饮无益。C. 这是一篇寓言式散文,主要记叙三个佣仆的特点,其中描写戆者指桑骂槐斥责主人言行不一的场面生动逼真。D. 作者为“慧子”作记,其实是借戆子抒发心中的郁愤,剖示耿直忠诚之心,也是对朝廷吏治、君主视听等弊端的一种讽刺与揭露。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弃印绶其若屣,甘迁谪以如归。主亦沽直而为之乎?(2)由是黠者日夜何其短,诱朴者共媒蘖,劝主人逐之。会主人有罪下狱,不果。8. 文章善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请结合文章进行概括。三、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

8、,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注】泥:阻滞,缠绕。鸣玉:古人在腰间佩带玉饰,行走时相击发声,指出仕在朝。紫宸:宫殿。9. 本诗中间两联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刻画诗人形象的?请简要分析。10. 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四、名句名篇默写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既见复关,_。(诗经卫风氓)(2)故不积跬步,_。(荀子劝学)(3)今年欢笑复明年,_。(白居易琵琶行)(4)_,不知东西。(杜牧阿房宫赋)(5)沙鸥翔集,_。(范仲淹岳阳楼记)(6)马作的卢飞快,_。(辛弃疾破阵子)(7)仁者不忧,智者不惑,_。(论语宪问)(8)黄钟毁弃

9、,_。(楚辞卜居)五、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下面小题。斗寒图冯骥才老沈和我,还有国画系另一名教师潘大年,是二十多年前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老同学。在那个风云多变的时代,老沈的处境并不稳,随时都会因波涛骤起而覆舟落水。我一直暗暗为他揪心,同时预感到祸事迟早要飞到他头上。想到这儿,我饭也没吃,戴上一顶厚厚的棉帽子,去他家看他。我推开门。只见老沈坐在一张破旧的、掉了漆皮儿的小圆桌前。手里捏着一个六边形的白瓷小酒盅闷闷独酌。他见我来了,没有起身,只略略抬一抬他胡茬浓密的稍尖的下巴,叫我坐在他对面。他穿着一件对襟的黑绸面的中式小棉袄,紧紧包着瘦瘦的身子。他头发白了不少,梳成老年式的背头,

10、但头发硬,总有一些不服贴地翘起来,散开,并像野草那样横竖穿插着。我俩像在小酒店偶然同桌的陌客,都在喝自己的闷酒。这时,他站起身,走到墙角的画案前,在毡子上铺开一张雪白的画纸,磨好墨,又从墙上的筷子篓里取出一支长锋、尖头磨秃的狼毫画笔。老沈手握笔管,对平展展的白纸凝视片刻。忽然,他的双眉就象受惊的燕子的一双翅膀抖动一下,仿佛胸中有股激情奔涌上来。跟着,这激情跑到他的笔管上,这笔管就在他手中狂乱地抖颤,随即他的臂肘一抬,那饱蘸浓墨汁的画笔如同鹞鹰击兔一般倏然落到纸上。笔管闪电似地挥动,笔锋在纸面上来回翻转、戳擦,宛如狂风吹舞的柳条拂扫水面。在洁白的纸面上出现一条变幻着的捉摸不定的墨色的形体但这只是

11、须臾间的感觉。随后,一株苍拙劲拔的老梅树跃然而生。这时他的笔头落入盛满清水的水盆里一扰,笔上的墨在水中象乌云一样化开,混成灰色。那笔又在粉罐里猛点两下,重新落回到纸上。冲动而颤抖不止的笔头横皴竖抹,一边豪放而不经意地把水点、墨点、粉点弄得淋漓满纸。于是,狂风暴雪,立时成形。他的肘腕肩臂、乃至全身都在用力。左手撑着桌边,仿佛不这样,身子就要扑在画上。由于振动之故,两绺头发滑落到额前,他也不去管,任它们在光滑的鼓脑门上像穗子一般摆动。静静的屋中,只响着他带着腕力的笔锋在纸上的磨擦声,还有笔管磕碰水盆和色碟的叮当声。此时,他额上的青筋全都鼓凸出来,暗暗发红,是激动的热血在那里奔流这时屋门开了,从外边

12、走进两个人来。我一看,原来一个是潘大年,另一个是老沈的女学生范瑛。老沈落好墨,换一支洁净的大羊毫笔,从洋红碗儿里蘸了浓浓的颜色,在梅树枝头点上几朵花儿,补上蕊。花满蕊饱,艳丽如洗,光颜夺目。于是一株傲霜斗雪、不畏强暴的梅树便十分神气地跳了出来。它毫无淡雅幽娴之态,而全然是一派处在逆境中豪杰志士的风姿。然后他又拿起那支狼毫画笔,用枯笔墨在画幅上端写了“斗寒图”三个醒目的大字。字迹端庄沉着,刚断跌宕,颇含金石气息,好象是熔了铁水铸上去似的,挖也挖不掉,并与画风十分相合。我受了强烈的感染。范瑛和潘大年也挺激动。我画了多年的画,从来没被一幅画这样感动过。当然它打动我的一半理由在于画外。潘大年冲动地说:

13、“老沈,你这幅画扫除了我们心里的担忧。看了它,什么话也不用再说了。人就该这样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嘛!”老沈听了,顿时感动得眼圈都发红了。他咬着下唇,似乎在克制自己要奔涌出来的一种快感。潘大年对他说“我有个要求!”潘大年的表情郑重又诚恳。“什么?”“把你这幅画送给我吧!这幅画可以说是你的代表作。老沈把我们送到院门外,范瑛忽疑虑重重地说:“沈老师,您参加市美展那幅画是不是先撤回来?”“为什么?”“赵雄肯定要去市美展审画。我看他已经盯上您了。别叫他再来找您的麻烦。”“不!”老沈坚决地说,“我那幅画找不出什么毛病。甭理他!”我和潘大年、范瑛三人同行一段路,所谈内容主要是怎样劝动老沈撤回他参加市美展的作品

14、。在我们三人该分手各自回家的当口,我觉得心里还有件什么悬而未决、隐隐不安的事似的,跟着我明白为了什么,便对潘大年说:“大年,老沈这幅画你可得收好了。别给人乱看!”潘大年听了,摇了摇他胖胖而扁平的脸,含着笑反问我:“你当我是三岁的孩子吗?”听他这话,我便放心回家去。脚步比来时略觉轻快些。(节选自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选斗寒图有删改)注:老沈参加市友谊宾馆大厅布置,画了几幅画,遭到了不懂绘画艺术的市委文教书记赵雄公开批评,并断言老沈的画里包藏着“反党”的毒箭。1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一开始交代我、老沈和潘大年同学,为下文写我担心老沈,潘大年看望老沈、请老沈赠画等内容作铺垫,暗示了我们三人关系非同寻常。B. 老沈铺纸磨墨挥毫作画是小说描写的重点,意在突出老沈绘画技艺的高超,也有意与我和潘大年形成对比,从而暗示老沈在艺专学习的优秀。C. 小说对老沈肖像描写中突出了他的头发特征,作者借此暗示老沈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