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怎样学古文演示教学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7199676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5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今天怎样学古文演示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我们今天怎样学古文演示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我们今天怎样学古文演示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我们今天怎样学古文演示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我们今天怎样学古文演示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们今天怎样学古文演示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今天怎样学古文演示教学(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们今天怎样学古文,永安一中 谢斌 2012年8月,背景一:传统还是现代,课改之初我们认为新课程改革就是现代教学理念对传统教学理念的代替,课改产生失误后又彻底否定新理念,好像两者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于是没有研究传统理论就否定传统,没有研究现代理论就否定现代。 轰轰烈烈的课改“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思考:,传统阅读理论对我们今天的古文教学有没有帮助? 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味的无过于朱熹对于怎样进入中国旧学问的世界一定有很大的帮助。(余英时我们今天怎样读中国书),思考:,传统阅读理论落伍了吗? 我曾经比较过朱子读书法和今天西方所谓“诠释学”的异同,发现彼此相通之处甚多。“诠释学

2、”所分析的各种层次,大致都可以在朱子的语类和文集中找得到(余英时),背景二:应试还是素质,素质,应试,古文教学主要要培养学生哪些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完善人格,而现实中,教育已经全盘竞技化,成为每个人生存竞争的工具,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无暇顾及自己的身心成长,鲜有时间培育自己的感情和想象力,从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纪实片教育能改变吗 德育失败是教育的最大失败,我们今天怎样学古文,熟读精思 探究本意 切己体察 完善人格 销铜铸器提高写作能力,一、熟读精思 探究“本意”,“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有得尔。” (朱熹读书之要) 读书的第一义

3、是尽量求得客观的认识,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创造力”,能“发前人所未发”。(余英时),熟读:,清代戴震,不但十三经本文全能背诵,而且“注”也能背诵,只有“疏”不尽记得 百遍纵或未能,三复必不可少。 (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 文言字词要落实、精彩段落要背诵。,精思:,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规类编),课例:归去来兮辞,“归去后的心情是欢欣还是伤感” (无疑有疑) 显性的感情应该是快乐的 但文章中还有一些地方藏着作者另一种感情: “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垣” “木欣欣以向荣,泉消消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

4、之行休”。 “乐琴书以消忧!” “乐夫天命复奚疑”,为何有这样的挣扎,受到过的儒家正统思想的影响,济世思想还很强烈,至少前半生如此,少年时曾“夸父诞宏志”“猛志逸四海”。 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 陶渊明又崇尚自然率性而行的本性,他无法忍受官场对人的本性的扭曲,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选择归隐,实在是迫于无奈!,这种感情的矛盾如何得以解脱,“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作者找到一个精神法宝,就是老庄的“乐天知命”的思想,即弃绝世情,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地生活下去,直至生命的终结。现实

5、的挣扎太痛苦,只好到到老庄思想中,安贫乐道、寻求精神的超然。 (有疑无疑),二、切己体察,完善人格,“读书须要切已经验,不可只作文字看。” “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 (朱子语类 “大凡读书,须是要自家日用躬行处着力方可。” (朱子读书法),师:我们学的这段主要表现了蔺相如的勇敢,如何来认识“勇 ”,结合实际,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勇是敢于见义勇为,比如感动中国的最美妈妈. 师:非常好,孔子也说过见义不为非勇也,勇是见到正义要敢为。,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实录,生:“勇”是要以智谋为基础,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在对司马懿个性的了解的基础上,否则也不敢城门大开。 生:“勇”需要

6、智谋,我举一个反例,水浒里的李逵,人们评价他说他莽撞,不会说他勇敢。砍头不过碗口大的疤,只有冲劲,没有智谋,不能称之为勇敢。,生:“勇”的前提是对别人有益处,一些犯罪,什么对敢为,只会危害社会。 师:很好,孔子就说过“勇”要符合义,否则只会犯上作乱,危害社会。 生:“勇”不一定要抛头颅,洒热血,有时就是勇于面对困难,我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女孩12岁身患绝症,但她能面对困难,努力过好每一天。 师:很好,你将勇敢的内涵扩大了。,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 无谋之勇,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大家对勇有那么多认识,有思辨

7、,其实这种思考我们先贤也思考过:,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论语阳货 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无义之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孟子梁惠王下 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匹夫之勇与大智大勇,销铜铸器提高写作能力,读书如销铜,聚铜入炉,大鞴扇之,不销不止,极其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为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此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 (程端礼程

8、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三、销铜铸器提高写作能力,引用化用积累语言模型 归类整理丰富写作素材 借鉴章法提高写作技巧 结合实际锤炼写作思维,引用方法,议论引用又分诠释式、启迪式、类比式、因果式、引申式、嵌入式、对比式。 1、诠释式:引出名句之后,解释其大意。 常用方式:名句+意思是+具体说明 例:“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喜欢做有益于他人的好事,不做有害于他人的坏事。,2、启迪式:引出名句之后,揭示其内涵。 常用方式:名句+这启示我们+内涵 例:“滴水穿石”这启示我们:做事一要专心,二要有恒心,才能成功。 3、类比式:引出名句后对同类事情进行比较来说理。 常用方式:名句+类比

9、 例:“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腐败分子不清除,党受损害,国无宁日,人民遭殃。,4、因果式:将名句作为理由,导出结论。 常用方式:名句+因此+结论 例:“谦受益,满招损。”因此,我们要谦虚谨慎,防止骄傲自满。 5、引申式:将名句作为依据,联系实际引申开去。 常用方式:名句+引申 例:“诗言志,歌咏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写诗应当抒发创业的豪情,反映人民的心声,表达远大的理想。,6、嵌入式:把名句关键词分解嵌入议论中。 常用方式:名句+关键词加引号+嵌入议论 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就是要借发达国家之“石”来“攻”我国现代化之“玉”。 7、对比式:引出名句后,从正反两方面加以阐述。 常

10、用方式:名句+正反对比 例:“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们应当做胸怀坦荡、乐观开朗的君子,而不要做心胸狭窄,患得患失的小人。,1、摘取法:摘取名句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丰富表达,使语言更典雅更有力度更有文化文学底蕴。 例:把握不了现时的人,是一个不成其为人的人,是一个丧失自我的人,就象初冬从树上飘落下来的最后一片枯叶,在西风残照中孤零零漫无目的地乱舞。,2、更换法:保留名句基本句式,更换内容,推陈出新。 例:柳永的名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中的“伊”可为表现爱情至上、追名逐利、奉献精神等不同内容更换为“情、爱、名、利、钱、财、国、民、公、事业”等。 例:杜甫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

11、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人采用更换法改为“无边试卷萧萧下,不尽题海滚滚来”,借以批评应试教育。,3、增删法:对名句进行增删,提出与原作者不同的见解。 例:李商隐有诗“夕阳无限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后人却说“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表达只要曾经拥有,何必天长地久之意。 4、谐音法:利用谐音改造名句,制造特殊表达效果。 例:李煜的“往事知多少”被人改为“网事知多少”,用来反映中学生上不良网吧引发的事故。“可怜天下父母心”被改为“可怜天下父母辛”表现父母为子女付出的劳动。,5、换位法:通过词语换位,反常出新。 例:有人将崔护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改为“桃花不知何处去,人面依旧

12、笑春风”,用来批评攀折花木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归类整理丰富写作素材,每上完一篇课文就让学生思考这篇课文有那些内容可做素材,让学生划出有关句子,并在边上注出适用话题,同一话题归为一类,有的素材有多种角度,在边上另注出其它适用方向,记在专门的素材本上,每月在班上做一交流,信息共享。,2012高考作文,“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的作文。,立德,“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立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

13、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立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 曹操短歌行),尽享自然、人伦,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赤壁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事例的运用:廉颇蔺相如列传,单个素材的使用: 首先确立一个观点,然后扣住论点

14、要素对相关素材进行概括。 先确立一个观点:“有胆识是获得成功的关键”。 扣住论点要素“胆识”和“成功”概括。 范例: 蔺相如只身入强秦,不畏秦王之威,叱秦王,辱秦臣,既保住了和氏璧又为为赵国赢得了尊重。,正例正面扣住论点要素,反例反面扣住论点要素,然后正反并举。 范例:蔺相如地位在廉颇之右,不一定斗不过廉颇,但是,他深知“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的道理,于己于国都不利,因而处处忍让,最后两人化干戈为玉帛,为刎颈之交,“将相和”也成为千古佳话。而战国时期的六国虽然强大,但并不团结,甚至彼此隔岸观火,勾心斗角,六个国家居然被地处西北的秦国各个击破。(话题团结) “团结成功”,反例扣住了“不团结不成功

15、”,正反对比使用:,话题的转化,先挖掘素材的内涵,(如“将相和”的例子可以用于“团结”、“宽容”、“顾全大局”等多个话题。)再从不同的角度扣住论点要素进行概括。 许多素材都有丰富的内涵,只要扣住论点要素,转换概括的侧重,突出不同的论点要素,就能变出多种用法,如论证“顾全大局”: 蔺相如地位在廉颇之右,不一定斗不过廉颇,但是,他深知“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的道理,于己于国都不利,虽然遭受廉颇的羞辱,但考虑到国家利益,不计个人得失,最后保全了国家的利益 如论证“团结”: 蔺相如地位在廉颇之右,不一定斗不过廉颇,但是,他深知“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的道理,于己于国都不利,因而处处忍让,最后两人化干戈

16、为玉帛,为刎颈之交,“将相和”也成为千古佳话。,三、借鉴章法提高写作技巧,六国论首段直接提出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接着是正反的两个分论点: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围绕这两个方面,概括交代三国“赂秦”而“力亏”终至“破灭”;另外三国因“失强援”而“不能独完”。最后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用譬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归纳其写法:从自然界中找出能揭示话题内涵的物象,找出物象与话题的类比点,(积土、积水与积善相类比,风雨兴、蛟龙生与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相类比),示例:纯洁,(一)选择恰当的物象 可选择:清泉、荷花、兰草、雪莲、露珠、明月、雪花、白云、美玉。 先引导学生明白“纯洁的内涵”,再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物象。所选物象中应蕴涵着论题内容。,(二)选择恰当的句式,形成排比句 方法点拨:选择恰当的句式,以一句为基础,其余向它靠拢,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