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高考分析与二轮备考建议教案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199345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综高考分析与二轮备考建议教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文综高考分析与二轮备考建议教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文综高考分析与二轮备考建议教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文综高考分析与二轮备考建议教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文综高考分析与二轮备考建议教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综高考分析与二轮备考建议教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综高考分析与二轮备考建议教案资料(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综高考分析与二轮备考建议,2016年2月25日于福州,一、近今年高考试题难度 二、高考试题特点分析 三、学生答卷呈现的主要问题 四、 2016年高考二轮备考建议,20122015年河南省高考难度值,教育部关于高考的观点(2015 . 11 . 20),1. 因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高考试题肯定有难度,它要区分出不同水平的考生。对于试题难度师生要客观对待,难度仅仅是影响考生的位次。,2. 要体会考试中心的命题: 研究全国卷试题所体现的价值、要求和导向。全国卷是能力立意,主要考查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3. 全国卷试题具有很强的稳定性,要研究全国卷,要适应全国卷,而不要想去

2、改变全国卷。不会因为2016年新增省区的加入而随意改变,哪怕是形式都不会改变。,中国古代史部分,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在近五年考查了三次,未来仍会是考查的重点。此外,应注意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客观认识及对其多角度的分析与理解。,2. 中国史部分试题分布特点,中国古代史部分,不难看出,“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不仅是高频考点,而且也是长效热点,新课改以来,这一考点在历史高考题中先后出现过8次,而在备考中,对宋代和明朝商业发展的情况还应引出足够重视。 没有命题考点有两个:手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中国古代史部分,此考点每年都有一至两道题,2015年

3、更是以一道比较类的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考查中西方文明早期智者对于法律的思考,充分发挥了以史为鉴的积极作用。,中国古代史部分,除了2012和2013年外,这一考点并没有试题出现。,中国近代史部分,近代民主革命共五个考点,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考点近五年并未涉及。 “中国人民抗争史”部分试题命制较多,甚至在2014年以材料分析题的方式呈现;抗日战争部分连出了三年,2016年仍要加以重视。,中国近代史部分,从近五年的命题情况看,这部分试题出现不多,甚至在“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点没有试题出现。,中国近代史部分,“维新思想”这一考点无疑是热门考点,五年间连续出现。,中国现代史部分,“文化大革

4、命”在2014年41题隐晦地出现过,41,中国现代史部分,除了“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之外,这一单元并不是高频考点。,中国现代史部分,本考点在20112015年一直被高考命题人打入冷宫。,中国现代史部分,从史观的角度来看,这一考点属于“社会史观”的范畴,而从这两年的命题来看,未来命题的可能性依然很大。,中国现代史部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单独命题的可能性应该不大,会和中国民主革命和改革开放进行结合; “教育事业的发展”两年有题,要注意与“教育改革”热点的结合。,(二)考查内容,2012年 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

5、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2013年 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2014年 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20

6、12年 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2014年 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2015年 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的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

7、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2012年 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2013年 28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

8、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2014年 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2015年 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

9、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考查点: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2012年 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2013年 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201

10、4年 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2015年 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结论:高考考查内容皆为高中所学历史主干知识,多为考查 历史阶段特征和时

11、代特点。 为什么学生得分低?失误在哪里?,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三、学生答卷呈现的主要问题 (以2015年全国卷为例),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

12、侯王势力强大,【解析】“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因此外戚也可能掌握相权,与“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家天下”观念强调的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B项错误;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C项正确;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D项错误。,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27.表

13、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14、()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逆向思维考查)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

15、传统工业产业衰落,32图6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

16、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35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1995),学生回答选择题出现的主要问题,1.基本史实不牢固 2.受教材观点束缚,脱离材料 3.史学素养薄弱,缺乏辨识力 4.忽视材料中的关键信息,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材料一及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