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195973 上传时间:2020-07-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省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泰一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二地理(文科)(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表”。读表回答12题年份1955196519751985199520002005荒漠化面积(万公顷)67697189197.26257.8262.21.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过度放牧,草场破坏 过度开垦,土地退化A.B.C.D.2.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 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

2、牧 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 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A.B.C.D.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以下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读图回答35题。3. 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A.蓝波段 B.绿波段 C.红波段 D.近红外波段4. 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月份和9月份相比,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期在6月份 B.北疆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C.盛絮期棉花反射率明显降低 D.北疆地区发展棉花种植业的优势是耕地面积广布,

3、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操作5. 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据此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监测的有()近海赤潮灾害人口分布海上石油污染工业生产总值A. B. C. D.据报道,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约45万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或堆积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回答67题。 6.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 风力侵蚀 流水冲刷 流水化学溶蚀 气候干旱 毁林开荒 A. B. C. D.7.贵州省所在地形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合理措施是( ) 发展立体农业 建设全国性商品粮基地 系列

4、开发优势资源 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A. B. C. D.下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完成89题。8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A河流分布 B地形特征C商店布局 D客货流量9为了较合理地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A甲与乙 B甲与丁C乙与丁 D甲、乙、丁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山西省是我国的煤炭生产大省,但尚未成为经济强省。据此完成1012题。10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A水源丰富 B科技发达 C劳动力廉价 D交通便利11目前山西省和鲁尔区在能源开采或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酸雨蔓延 B市场萎缩 C运输量大 D

5、资源枯竭12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的发展策略应该有()大力增加煤炭工业的比重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A B C D2008年1月底因受灾害影响,我国不少地方的煤炭和电力供应紧张。面对能源状况的严峻形势,山西的煤炭生产受到高度关注。据此完成1314题13山西的煤炭生产受到高度关注的原因是 ()山西省是我国煤炭产量最多的省份我国的发电厂都是用煤作为燃料来发电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居第一位我国煤炭分布不均,北多南少、东多西少 A B C D14对山西省煤炭市场形成挑战的自身因素是 () A西气东输 B西电东送 C能源结构调

6、整 D开采成本上升在第五届亚洲葡萄酒质量评比大赛中,宁夏有两种葡萄酒喜获金奖。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1516题。15图中M地区为宁夏平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是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C西侧的高山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D冲积平原,黑土肥沃16图中N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却是沙漠广布,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 D人类过度农垦、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

7、。据此回答1718题。17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 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 )将森林开垦为农田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 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A. B. C. D.18.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 ) 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以下1920题19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

8、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20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AABC BBCA CCAB DBAC右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2122题。21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资源,修建大坝的最理想的位置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22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保

9、持水土 D.美化环境位于美国东南部的田纳西河流域曾经是美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后来经过该流域管理局(TVA)的治理,从根本上改变了流域落后的面貌,并在田纳西河流域形成了工业走廊。据此回答2324题23田纳西河流域以梯级开发为核心,主要是因为流域内A降水量大 B地形平坦,河水稳定C自然差异大 D多山,河流落差大且水量丰富 24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A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 B大规模的水电开发C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 D防治污染,提高田纳西河的水质下图为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526题25.湿地被破坏后,表示东北

10、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26.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读下表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回答2728题。地貌类型比例地貌类型占土地面积比例海拔粮食作物平原20%200 m水稻丘陵60%200500 m水稻、冬小麦中、低山15%5003 000 m春小麦、马铃薯高山5%3 000m27综合图表,该地区最有可能是()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

11、区28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开垦历史悠久地形平坦,便于开垦人多地少,过度垦殖土壤肥沃,便于农耕A B C D湿地作为与森林、海洋并称的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据此回答2930题。29湖泊是重要的湿地形式,除了补给河流、调蓄洪水之外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下列选项中与表中所示现象发生无关的是()总面积/km2面积大于1 km2的湖泊数/个20世纪50年代83 4002 84820世纪80年代70 9882 305减少数量12 412543A.大规模围湖造田,使水面日

12、益退缩B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补给不足C水体富营养化,水华大量出现 D人口增长,用地规模扩大30乌鲁木齐市北郊的青格达湖周边有30平方千米的湿地,被称为“乌鲁木齐的肺”,这里也是数万只候鸟的迁徙栖息地。2005年11月,这块湿地周边村庄发生了禽流感。这说明()A新疆气候干旱,湿地不能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B湿地周围被大量开垦增加了人、畜与候鸟的接触C为了防控禽流感的发生人类应该填平湿地,阻止候鸟D湿地面积与禽流感发生的范围呈正相关读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回答3133题。31下列地区中,其发展模式与相符的是()A美国“硅谷” B德国鲁尔区 C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D长江三角洲3220世纪80年代,影响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A侨乡 B政策 C交通 D劳动力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