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上课讲义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37190344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一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上课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十一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上课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十一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上课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十一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上课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十一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上课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一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上课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一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上课讲义(9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学习本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发展轨迹和对国际贸易的双重影响。 我国与世界几大重要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经贸关系,及我国对亚太经合的原则和立场。,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 的原因及其组织形式 第二节 欧洲联盟 第三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 第四节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第五节 关税同盟理论,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 的原因及其组织形式,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 的原因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地缘性”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首要特点; “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既是各国走向一体化的动因,也是一体化的重要目标;,“超国家的经济调节

2、”是指在共同的价值或共同的利益基础上,通过共同机构的机能来对各成员国的主权形成某种程度的约束: (1)该集团成员国作为一个整体承认共同的价值或共同的利益,同时各成员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对其主权的限制;,(2)共同机构对上述共同价值或观念的实现,拥有可以受到实际效果的权能; (3)此种实效权能不同于成员国的权能,它是一种立足于整个集团的全体利益基础上,能实现自动调节的权能。,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雏形可追溯到1921年,比利时与卢森堡结成经济同盟; 1932年,英国与英国联邦成员国组成英帝国特惠区,成员国彼此之间相互减让关税,但对非英联邦成员的国家仍维持着原来较高的关

3、税,形成了一种特惠关税区.,二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并形成两次较大的发展高潮: 第一次高潮发生在50-60年代 如,经互会、欧共体、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以及中美洲共同市场、安第斯公约,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等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都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第二次高潮发生在80年代后半期 欧共体取得的成就和显示出的活力,尤其是1985年关于建立欧洲共同体大市场“白皮书”通过,产生了巨大的示范和轰动效应,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其他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它促进了西欧、北美、东亚地区集团化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组建亚太经济的构想变为现实。,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二战后蓬勃发展的原因,(一)

4、联合一致抗衡外部强大势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动因。 (二)战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三)政府职能的加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前提。 (四)贸易创造等各种积极的经济效应,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并持续发展的经济源泉。,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组织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各个阶段的目标不同,一体化组织形式也不同。,一体化组织形式:,宏观经济学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归纳为三种: 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国际经济学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归纳为四种: 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完全的经济同盟,欧洲共同体经济学把区域经

5、济一体化组织形式归纳为六种: 单一商品的经济一体化、 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完全的经济同 盟 、完全的政治一体化。,加拿大经济学家R.利普西特则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归纳为以下六种: 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共同市场、 经济同盟 、完全经济一体化。,一般来说,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归纳更具普遍性,而欧洲共同体经济学的归纳更具特殊性,至于加拿大经济学者将区域经济一体化雏形的特惠关税区,也归入其中,对于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亦不无裨益。,(一)特惠关税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在成员国间对全部或部分商品规定特别优惠的关税,而形成的区域经济一

6、体化的原始形态; 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低级和 最松散的一种组织形式。,(二)单一商品的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把某一特定工业部门置于一个超国家的高级管理机构控制之下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三)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取消相互间的关税壁垒和贸易限额,而形成的允许商品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自由贸易区的最大特点:,是各国成员仍保留各自对外部世界的贸易政策,各国按照各自的关税制度和非关税的贸易限制措施,对非成员国的货物征收关税,并限制其进口。,故在自由贸易区内成员国之间边界上仍需设立海关检查,并实施

7、原产地原则,以防止非成员国货物绕开关税壁垒较高的成员过,而通过贸易壁垒较低的成员国进入自由贸易区内。,(四)关税同盟,其特点是: 各成员国取消相互贸易的一切壁垒和限制,允许同盟内部的自由贸易,同盟以外的国家则建立一套由各成员国同意的共同的关税和贸易限额制度,形成同意对外的关境,因而,同盟成员国内部边界上无需设置海关检查。,(五)共同市场,它不仅完全具备关税同盟的一切特征,而且还允许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在商品自由流动方面,它既有一致对外的统一关税,又有协调间接税制度、产品标准化制度; 在资本的自由流动方面,有协调筹资制度; 在劳动力自由流动方面,有学历和技术等级的相互承认制度等等

8、。 共同市场下经济调节的超国家性质也比关税同盟更进一步。,(六)经济同盟,经济同盟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级阶段; 其特点是:在实现关税、贸易和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政策,包括货币、财政、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政策,以及有关贸易和生产要素流动政策,并拥有一个制定这些政策的超国家的共同机构。,(七)完全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 在此阶段,区域内各国在经济上完全统一化,最终状况如同一个国家一样。并且,伴随着经济同盟的不断发展,成员国将会加强政治上的联合,建立政治一体化,第二节 欧洲联盟,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 简称欧盟EU,是由欧洲共同体

9、(European communities)发展而来的,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欧盟总部大楼,欧洲联盟,一、成立的动因 二、一体化进程及走向 三、外贸特点,一、成立的动因,(一)从现实的角度看,西欧经济一体化是其外御对手、内求发展的需要; (二)从历史的角度看,西欧经济一体化缘于欧洲统一运动。,二、一体化进程及走向,(一)规模上的不断扩大 (二)内容上不断扩展 (三)欧盟的东扩和欧洲一体化,规模上的不断扩大,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又称巴黎

10、条约)。,1957年3月25日,法、德、意、荷、比、卢6国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该条约正式成立。,图为意大利首都罗马市政大楼,1965年4月8日,6国签订的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但三个组织仍各自存在,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1967年7月1日布鲁塞尔条约生效,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1973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成员国扩大到12个 ; 成员国之间建立起了关税同盟,统一了外贸政策和农业政策,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建立了统一预算和政治合作制度,逐步发展成为欧洲国

11、家经济、政治利益的代言人。,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使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 ; 2003年4月16日,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 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正式签署入盟协议; 2004年5月1日,这10个国家正式成为欧盟的成员国 。,这是欧盟历

12、史上的第五次扩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 此次扩大后的欧盟成员国从目前的15个增加到25个,总体面积4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从约3.8亿增至约4.5亿,整体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约5%,从现在的9万多亿美元增加到10万多亿美元,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欧盟的整体实力有所增强.,(二)内容上不断扩展,1.关税同盟; 2.共同农业政策; 3.欧洲货币体系; 4.科技共同体和尤里卡计划; 5.统一大市场; 6.欧洲联盟。,(三)欧盟的东扩和欧洲一体化,(1)先期准备阶段 (2)制定入盟谈判时间表阶段 (3)正式入盟谈判阶段,欧盟的东扩,三、外贸特点,(一)对外贸易额增长较快,贸易地位显著上升 (二)成

13、员国之间的贸易增长迅速,内部贸易比重扩大 (三)商品结构发生变化 (四)主要贸易伙伴超级化 (五)对外贸易政策 内向化,对外贸易政策 内向化,根据地缘政治、社会制度和历史关系,欧盟把世界各国分成6部分,分别实行不同的贸易政策:,1.对欧洲经济区国 如挪威、冰岛等实行最优惠的政策,除了不实行共同农业政策以外,在商品、人员、服务及资本流通方面与成员国相似. 2.对协议联系国 经过5年过度,逐步实行自由贸易。,3.对洛美协定国家,实行 特惠关税待遇 4.对WTO中的发达国家,实行“对等原则”,通过在WTO框架内和双边磋商,确定关税水平。 如,美、日、澳、加等。,5.对WTO中的其他亚洲和拉美国家,实

14、行最惠国待遇,享受最惠国关税,其中有些国家的某些商品享受普惠制待遇; 6.对“国营贸易国家”采取限制性贸易政策。,第三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3国组成,三国于1992年8月12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达成一致意见,并于同年12月17日由三国领导人分别在各自国家正式签署; 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协定的宗旨是: 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机制, 促进三边和多边合作 。,北美自由贸易区,一、成立的动因 二、一体化进程及走向 三、外贸特点,一、成立的动因,(一)从内部动因看

15、,NAFTA是三国经贸关系向纵深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结果; (二)从外部动因看,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是促成NAFTA的决定性因素。,二、一体化进程及走向,(一)美加自由贸易区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三)几种走向 1.组建美洲自由贸易区 2.推出亚太新战略 3.构建美欧自由贸易区,三、外贸特点,(一)对外贸易规模巨大,但地位相对下降 (二)成员国间的贸易和投资增长迅速,但比欧共体对外更开放 (三)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在对外贸易结构中举足轻重,(四)跨国公司在对外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五)从国际自由贸易体制退到双边和地区性自由贸易主义,第四节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产生的背景: 20世纪80年

16、代,国际形势因冷战结束而趋向缓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成潮流。,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和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等背景下,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于1989年1月提出召开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相互间经济合作的倡议。 这一倡议得到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东盟的积极响应。,1989年11月6日至7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这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1991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韩国首都汉城通过了汉城宣言,正式确立。,1993年6月改名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该组织的宗旨与目标是: 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贸易壁垒。,成立之初,仅有12个成员 到目前为止,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 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美国、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