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171372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武汉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武汉二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化学试卷试卷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i:28 S:32 Cl:35.5 Fe:56 Cu:64 Ba:137 第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至8题每题2分,9至16题每题3分,共40分)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春节期间燃放的焰火的颜色是某些金属元素焰色反应所呈现出来的色彩 B、雾霾天气对人的健康造成危

2、害,“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不相同 C、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因被氧化而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或硅胶 D、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是钢铁2、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小苏打是制作馒头和面包等糕点的膨松剂,还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B、氧化铝可以作优良的耐火材料C、Fe2O3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D、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3、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Ba2+、Cl、AlO2B、Fe3+、SO42、Na+、OHC、Na+、OH、SiO32、ClD、Na+、HCO3、SO42、OH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

3、是()A、0.1 molNa2O2与足量的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B、常温常压下,18g H2O 所含的中子数为8NAC、0.1 mol铁在0.1 mol Cl2中充分燃烧,有0.3NA个电子转移D、将含0.l mol FeCl3的饱和溶液制成胶体后,生成的Fe(OH)3胶粒数目为0.1NA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中加过量的氨水:Al3+ + 3NH3H2O = Al(OH)3 + 3NH4+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O22+ 2H2O= 4OH+O2C、铁溶于稀硫酸: 2Fe6H= 2Fe3 + 3H2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

4、O2CO23H2O2Al(OH)3CO32 6、金属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全部是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A、NaNaOHNa2CO3NaClB、AlAl2O3Al(OH)3AlCl3C、MgMgCl2Mg(OH)2MgSO4 D、FeFeCl2Fe(OH)2Fe(OH)37、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在敞口容器中将金属钠投入到FeC12溶液中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B、只有C、只有 D

5、、.只有8、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选项化合物ABCDYCO2Fe2O3SiO2FeCl3WMgOAl2O3COCuCl29、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Na2CO3NaHCO3 A、图1:制备并观察氢氧化亚铁 B、图2: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 C、图3:萃取分液时放出碘的苯溶液 D、图4:比较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10、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产生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A、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B、铁露

6、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铝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C、化合物NaCl的焰色为黄色;Na2CO3的焰色也为黄色D、密度为1.1 gcm3与密度为1.2 gcm3的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NaCl溶液的密度介于1.1 gcm3与1.2 gcm3之间; NaK合金的熔点应介于Na和K熔点之间11、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 )操作现象结论A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2B先滴加2滴KSCN溶液,再滴几滴新制的氯水先不显红色,再滴新制的氯水后溶液变为红色原溶液中有Fe2C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有Na+,无

7、K+D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原溶液中有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2O2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是1:1 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等量氧气时,消耗水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 可用石英坩埚加热氢氧化钠固体 Na2O2投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区别NaHCO3与Na2CO3溶液,Ca(OH)2溶液和CaCl2溶液均可用 NaHCO3固体可以做干粉灭火剂,金属钠起火可以用它来灭火 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可配置成溶液通入过量的CO2,再低温结晶得到提纯A、B、 C、D、13、某含Cr2O72 的含铬废水用硫酸亚铁铵(NH4)2 SO

8、4Fe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3价)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FeOFeyCrxO3 。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消耗硫酸亚铁铵的物质量为n(2x)mol B、处理废水中Cr2O72 的物质的量为 molC、反应中发生转移的电子数为3nx molD、在FeOFeyCrxO3中3x=y14、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Na、Mg、Al分别与100 mL 2 molL1的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V(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时,Na、Mg、Al均过量B、x2.24C、钠的物质的量为0.2 mo

9、lD、曲线b为Mg与盐酸反应的图像15、某混合物的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Na、Al3、Fe3、Mg2、Ba2、NH4、Cl、SO42,现分别取100 mL的两份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加过量NaOH溶液后加热,收集到0.01 mol气体,无沉淀生成,同时得到溶液甲。向甲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后,得到1.02 g固体。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过滤后的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得到11.65g固体,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又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可知原溶液存在离子为NH4,其浓度为0.01mol/

10、L B、原溶液一定存在ClC、原溶液肯定没有Fe3、Mg2,一定含有Na D、n(NH4):n(Al3):n(SO42)1:1:516、某混合物X由Al2O3、Fe2O3、Cu、SiO2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校课外兴趣小组以两条途径分别对X进行如下实验探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上可知X中一定存在Fe2O3、CuB、无法判断混合物中是否含有Al2O3C、1.92 g固体成分为CuD、原混合物中m(Fe2O3):m(Cu) =1:1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共60分)17、(7分)现有下列十种物质:液态氯化氢;小苏打;固体纯碱;二氧化碳;葡萄糖;氢氧化钾;氢氧化铁胶体;

11、氨水;空气;硫酸铁溶液。(1)上述十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2)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除去中少量的操作是 ,化学方程式为 。(4)现有100 mL溶液中含Fe3+ 5.6g,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5)若在中缓慢加入的水溶液,产生的现象是 。18、(8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写序号)。A、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将0.2molL1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然后继续加热并不断搅拌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D

12、、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沿器壁缓缓加入浓硫酸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E、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无影响。 F、使用容量瓶、分液漏斗时,首先应检验是否漏水。G、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溶解、过滤、蒸发都用到了玻璃棒。. 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与普通铁粉具有不同的性质。已知:在不同温度下,纳米级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固体产物不同,温度低于570时,生成FeO;高于570时,生成Fe3O4。(1)写出温度低于570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中学教材中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完成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演示实验。实验中使用肥皂液的作用是 。(3)乙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后的固体产物是否存在Fe3O

13、4(假定铁全部反应完全)设计下列实验方案:取固体样品m1 g,溶于足量的稀盐酸;向反应后的溶液X中加入足量H2O2的和氨水,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将中所得固体进行灼烧,得到红棕色固体m2 g。溶液X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1与m2符合 (保留两位小数)关系时,才能确定固体样品中一定只存在Fe3O4。19、(10分)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为了调查当地某一湖泊的水质污染情况,在注入湖泊的3个主要水源的入口处采集水样,并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如下实验信息:其中一处水源含有A、B两种物质,一处含有C、D两种物质,一处含有E物质,A、B、C、D、E为五种常见化合物,均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阳离子K+ Na+ Cu2+ Al3+阴离子SO HCO NO OH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 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 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 进行焰色反应,只有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