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幼儿园课程的整合.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170489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谈幼儿园课程的整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再谈幼儿园课程的整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再谈幼儿园课程的整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再谈幼儿园课程的整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再谈幼儿园课程的整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再谈幼儿园课程的整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谈幼儿园课程的整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谈幼儿园课程的整合聊城大学 周晴摘要:从课程的发展历史来看,课程整合已经不是新生事物了。课程从诞生之日起就处在不断的整合过程中。由于分科课程的长期存在,人们对分科课程的弊端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课程整合的呼声越来越高。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整合;一、概念界定整合,也称综合,是把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整合是整体形成的环节和过程。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是将整合的观念渗透在幼儿园课程中,指课程目标的整合、课程内容的整合、课程实施途径的整合。课程目标的整合是将幼儿的发展目标加以整合,使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认知、社会性等方面得到完整和谐的发展。课程内容的整合是指各领域

2、之间纵横双向的联系,其中纵向联系是某领域内容之间的前后联系,横向联系是不同领域内容之间的联系。课程实施途径的整合是将教育活动的各种手段、方式有机结合,互相联系,通过生活、游戏实现课程的整合。 赵红霞.论幼儿园课程的整合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10).三、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必要性1.整合化是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幼儿园课程的发展历史来看,我国幼儿园长期采用学科课程。学科课程过分强调系统的单科知识和技能,忽视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忽视儿童的实际生活和直接经验。后来国内幼儿园兴起了综合课程,综合课程的本意是要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并与儿童的生活相联系。但在实践中,很多幼儿园对综合课程的认识存在

3、偏差,并未真正理解综合教育的实质,结果在课程实施中只是变换了形式,并没有改变分科的本质,使综合教育变成了分科教育的简单相加,教育活动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和必要的补充,所以并没有实现课程的综合。而课程的整合是当前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幼儿园课程必须顺应课程整合化的发展趋势。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启蒙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可见纲要也强调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理念,课程的整合化是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向。2.课程的整合化是儿童身心完整和谐发展的需要。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的概

4、念也在不断改变。幼儿教育不再仅仅是为小学做准备,更是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幼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就是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将各领域的目标、内容、途径加以整合。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儿童是个完整的人,完整的人源于完整的教育,完整的教育基于完整的课程。所以幼儿园课程应给幼儿完整的教育,要从各个方面考虑来设计教育活动,

5、通过完整的课程来培养完整和谐的儿童。二、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内容1.在活动目标上实现整合。教育目标是教育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目标的整合是教育整合的基础,目标的整合直接影响教育内容的整合,进而也影响教育方式和形式的整合。活动目标必须与规程、纲要的培养目标一致:以幼儿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幼儿品德和人格的完善,以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全面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因此,活动目标在整合的过程中,应是多领域的、有机的结合。应该体现出从整合到分解再到整合的过程。2.在活动内容上实现整合。内容的整合是幼儿教育整合的主要表现,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整合。在活动中,注重各领域教育内容的互相渗透。课程改革中的幼儿园课

6、程具有两大特色:一是突出经验性,强调幼儿更适宜于运用多种感官,以直接体验和自主操作为主的活动性的学习方式;二是强调各种活动的总和,即幼儿园课程应指向幼儿园的一日活动。3.在活动形式与方法及手段上实现整合。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需要教育实践的经验、需要对幼儿生活水平的洞察能力、需要教育活动组织的应变能力,以提高教育的成效为目的,同时该整合是确保教育整合取得应有效果的关键。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可以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教育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进行,但后者比较重要。幼儿园教育活动包括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大致分为专门的学习活动、游戏活动及生活活动。他们在幼儿的发展中都具有独特的价值,

7、也是幼儿园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应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类活动,并注意各类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发挥这些活动的互补作用,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学习联系生活、利用生活,使一日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整体。4.在资源上实现整合。幼儿园、家庭、社区都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地加以利用,并进行有机的整合,使他们真正协调、一致地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如,密切家园联系,实时家园共育;开发社区资源,拓展活动空间,可以围绕社区开展主题活动。四、幼儿园课程整合研究的展望1.拓宽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研究视角。目前对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研究视角集中于描述性和目的性的视角,比较单一。

8、除了这两种研究视角外,我们还可尝试从社会性视角展开研究。社会性视角在方法上的主要特征是“允许研究者说明学校的社会特征。资料收集的重点在于学校与社会在对待种族、性别和阶层差别上的对应关系”, 转引自付洪岭.近十年我国幼儿园课程整合研究综述J.学前课程研究,2009,(2):11-14.由此,可加强幼儿园课程整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2.坚持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外乡化与多元化并存的价值取向。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理念自身受到西方“儿童中心论”等思想的影响。近年来,多元智能理论、方案教学、瑞吉欧幼儿教育理念等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内容。不少幼儿园在学习先进的国外理念的同时,也发生了一些问题,突出表示

9、在重形式、轻实质,对于一些课程模式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模仿其表面的东西,忽视了本园、本地的实际情况,从而使课程缺乏适宜性。近几年来,随着课程的园本化进程加快,幼儿园的课程整合也明显体现出园本化的倾向。如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联合上海市多所幼儿园进行了课程园本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其中尤其注意根据不同幼儿园的具体情况进行课程整合,这种做法对其他地区进行课程整合具有借鉴意义。3.从理念到实践,探索形式多样的整合课程。近几年来,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理念渐深入人心,以这种理念为指导,不少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合作,一起开发整合课程。如南京市实验幼儿园经过与南京师范大学长达20多年的探索、研究、开发、总结和发展,形成了

10、以培养和谐发展的幼儿为目标,以主题活动整合教育为内容的,家、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体系。许多幼儿园从自身实际情况动身,尝试进行课程的整合。如有的幼儿园进行了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整合的实践研究,提出了整合式区域活动课程模式的具体思路,包括整合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物质环境三个方面。 陈少熙.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整合的实践研究J.文教资料,2007,(9):147-149.昆明某幼儿园探索了“叙事性双语整合课程”,这一课程是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由故事引发各种有趣的问题而建构起活动内容的一种课程体系。 王学玲.“叙事性双语整合”课程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6,(1):39-4

11、0.此外,还有的幼儿园进行了中国保守节日文化与课程的整合, 姚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整合性研究”过程概述J.学前教育研究,2004,(Z1):83-87.“多元智能做中学整合课程”, 霍力岩,王微丽.对幼儿园“多元智能做中学”整合课程开发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6,(Z1):29-32.等等,使得幼儿园的整合课程日益多样化。今后,相信会有更多的幼儿园加强本园整合课程的探索。综上所述,在当今的幼儿园课程中,课程整合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渗入幼儿园的课程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就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而言,对其进行大规模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时间不过是在近二十年,幼儿园整合课程真正进入幼儿园中也是近几年的事情,因而其理论与实践研究都还需要不时地探索与完善。参考文献:1 唐淑,孔起英.幼儿园课程基本理论和整体改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 王春燕.对当前幼儿园整合课程的思考J.早期教育,2003,(8):4-5.3 巩贤花.浅谈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策略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5,(9):6-7.4 李旭.多元智能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5 王怡.幼儿园课程整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