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人物素材 木心.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163889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人物素材 木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作文人物素材 木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作文人物素材 木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作文人物素材 木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作文人物素材 木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文人物素材 木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人物素材 木心.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木心【人物事迹】 木心,本名孙璞,字仰中,诗人、著名作家、画家。1927年2月14日,木心出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财神湾一家孙姓的富庶大家庭。 1946年,就读于刘海粟创立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但20岁出头的木心因为领导学生运动,被当时的上海市长吴国桢亲自下令开除学籍,又被国民党通缉,走避台湾。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才回到大陆。1949年后,木心任职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1971年,获罪,被关进废弃防空洞半年之久,然后又是劳动改造。在狱中,木心用地下的脏水在“坦白书”的纸上写出了65万字的“The Prison Notes”。对于文革,木心在文章里从未控诉或回忆,只留下一句淡淡的俳句“我白天

2、是奴隶,晚上是王子”。出狱后,前往北京,负责修缮人民大会堂,(因为他曾经是195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的室内设计师之一)。之后,木心任上海工艺美术家协会秘书长。1982年,木心55岁,自费留学来到纽约,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1984年开始,木心的画作开始被收藏家买走,但一对法籍台湾夫妇力劝木心写作。也是在这一年,木心在哈佛大学举行个展,哈佛的东方学术史教授罗森菲奥评价他的画作说:“这是我理想中的中国画。”到了上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收藏家罗森奎斯收藏了他的水墨山水画30余幅,木心在绘画上的声望就此奠基。木心的画成为20世纪中国画中第一位被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作品。木心的文学作品最早在1980年代末陆续在

3、台湾出版,此前,他的散文已经在美国东岸的华人知识分子圈流传开来。2005年,闻乌镇实施保护,在乌镇景区邀请下,回乌镇老家定居。2011年12月20日因肺部感染在乌镇辞世,享年84岁。【佐证观点】如:1.君子慎独:寂寞中不坠青云之志2.处逆平静,危难中不失风度,真正的精神贵族3.真正有价值的人和物至末不会被堙没4.苦难有时是所好学校5.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守住本民族的精神之根 【运用实例】仰望一个孤独的背影蔡宏伟 这是一个孤独的背影。无论在稠人广众的纽约,还是在士女喧阗的乌镇,木心,这位出生于1927年的画家、作家,始终独守一隅,把孤独的背影留给每一个关注他的人。 这个孤独的背影,不应该

4、单是被注视,我以为,他应该被仰望。 他的孤独,不单是形式上的形单影只,也不单是对寂寞的甘于承受,而是对一种精神、一种境界的执着守望。 千年的古刹拆了,旁边新建造的庙宇金碧辉煌、气势恢宏,可僧侣们念经诵佛的声音不再玉润、虔诚;百年的店铺拆了,林立的高楼遮日蔽月,艳妆的店员早不用记住多年的主顾姓甚名谁;古旧的石拱桥换成挺拔的水泥桥,上面涂了层石粉,雨水在做了“染旧”的工作的同时,也不慎剥落几块粉刷层,露出灰黑的水泥底子; 这个孤独的背影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节点从异域返回故里。 他依旧能说一口纯正的“哼个佬倌”的绍兴话,虽然他生在嘉兴的乌镇,住过上海、杭州,到过北京,在纽约也生活了二十多年,他牢牢记

5、得自己的祖籍是绍兴;他依旧不跟当道交往,深居简出,独守书斋,虽然他在乌镇的旧家紧邻着茅盾夫人孔德沚的娘家,年轻时不因此而与文化部长(茅盾曾拜此职)叙旧订交,如今老了,更没有理由干谒了。 他依旧记得自己当初走出乌镇时的情景。他的那个迁徙自绍兴的孙氏家族,殷殷期盼的是他能学习法政或工商,将来不是做官,就是经商。和几乎所有的人一样,他的父母坚信,仕途和实业才是官宦绅商子弟人生发达的好门道。但是,他让家族的长辈们失了这样的热望。他只爱文学和绘画,并且愿意为此而守望孤独、清贫。在物质生产者和精神创造者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并且,他立意要做的是一个纯粹的精神创造者,不会为物质而牺牲精神。 对于他的这个抉择,

6、孙氏家族的长辈显然无法接受。这个孩子倘若早出生一两个世纪,长辈们或许还能容忍。在商业化尚未泛滥的十七、十八世纪,与乌镇同处长江三角洲的江苏太仓州,不也有过一个名叫王鸣韶的年轻人,就是不愿走哥哥王鸣盛作了示范的仕宦发达之途,而是高尚其志,绝意仕进,将心血付于丹青。王鸣韶赶上的是自然经济年代,赖父兄照应,一生名利双收,活得逍遥自在。但木心生活在二十世纪,这个世纪的王鸣韶,若想要在艺术上要取得同样的成就,注定是要忍受百倍于往昔的孤独。爱上艺术,忠诚于缪斯女神,就得看重人看轻的,看轻人看重的,否则,只能沦为艺术的市侩和纤手。 木心那日走出乌镇,和他80年后走回乌镇一样,孑然一身。那个孤独的背影在青石板

7、的街道上被夕阳拉得老长老长。想起法国人卢梭的那本书孤独漫步者的遐思,书名起得真好!一个民族总要有人经营精神方面的事务,他们的执着决定了这个民族精神追求的高度。木心毕生用写作和绘画进行他的“遐思”,他的孤独的背影值得也无愧于我们的仰望。木心,鲸为天人王章材土沉下来,会变成土壤,成为鲜花飘香的苗圃;同样还是土,浮上去,则变成了漂泊无根的尘埃。木心,本名孙璞,出生于乌镇东栅财神湾,孙家是望族。1947年,20岁的热血青年木心参加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他走上街头,演讲,发传单,晚上点上一根蜡烛弹肖邦,写些琐碎的文字他为此创作了一首俳句:我白天是奴隶,晚上是王子。他在本单位监督劳动、扫地、洗厕所。他的

8、家被抄查了三次,数箱画作、藏书、手抄精装本全部被抄走,自己从14岁起创作的20本小册子悉数被抄没。手段之蛮横泼辣,方法之刁钻精到,史无前例。他在心里无数次对上帝说,够了!木心被囚禁的18个月里,折断了3根手指,他还是在写交代材料的白纸上写散文、诗歌,他写满了66张白纸的狱中札记,藏在棉袄夹层里。夜里,他趁看守不备,从木栅栏里钻出,逃出后茫然四顾,发现竟没有可以去的地方,只得又从刚钻出的木栅栏里钻回,找出大拇指长的铅笔头,在破纸上涂抹下生活的苦难鳞爪。木心的后半生,是真正写作上的孤徒。1982年,上海,55岁的木心将去纽约,重续文学生涯。临行前,他将所有的手稿付之一炬,他欲推倒重建,身边的亲友表

9、示不解,他说,荒废的时光太多,想给生命一个交代,而这必须从头闭关修炼。木心,鲸为天人那时,对于国内的读者来说,木心绝对是个陌生的名字。还是那时,大洋彼岸现实里的木心,一个人像清教徒一样住在纽约的僻静深巷里。为方便写作,他自己买了一处房子,每顿吃饭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目不窥世,足不下楼,写作,就是木心生活的常态,而他写作起来几乎是疯狂的,每天几乎要写1万字。事实上,木心甚至是抱着殉道者的心态来创作的。他出去买物品的时候也写作,随身带个小本子,走到哪里写到哪里。他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第一遍是耻辱,第七遍就是光荣了。”2006年,他的第一部巨作哥伦比亚的倒影在大陆故土首次公开出版,甫一见面,便

10、给读者“惊为天人”之感。这一年,这位79岁的大师,才走进了中国大众的视野,大家开始匆忙阅读这位被遗忘了半个多世纪的“文学鲁滨逊”柏拉图式的作品,享誉中外的画家陈丹青尊称其为“吾师”,陈村阅其文“如遭雷击”,曹立伟感慨这是干净汉语的一个“标高”到此时,木心在自己身上克服了这个时代,他一字一句地救活了自己,也证明了汉语的尊严、富丽和高贵。木心1927年生人,衔笔而诞,一生写作,79岁高龄的他才出版了人生第一部作品。有人说,铁树六十年一开,一甲子时间的累积,只为瞬间绽放的绚丽。当你在命运汹涌的洪荒里没有任由自己随波逐流,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依然把耕耘当作信仰,依然会把任何光亮都当作生机勃勃的希望时,

11、那么,当你足够美好足够优秀,足以承受命运赋予你的修炼时,岁月会把你想要的一切给你,在俯下身子的泥土里长出让人惊羡的花!晚晴小筑黛瓦白墙浸润在微醺的霞光中,眼角眉梢都是沉静安宁的韵味。 一座泛着古韵的馆舍,便是木心先生的纪念馆了。 文学馆内整齐铺开的稿纸上字迹清俊,翩雅优美,像一只只灵蝶,载着先生永不停息的脚步,追寻先生灵魂深处永恒的归宿艺术之归宿,生命之归宿。 细细数完,先生从文革狱中带出的稿纸只有六十六张。 现在想来,狱中的十八个月中,最残忍的不是潮湿冰冷的牢房,不是如牲畜般的吃食,而是对先生精神的折磨。这是让人易在精神上彷徨迷失、觉得无家可归的摧残,比身体的折磨更加恐怖,文革狱中崩溃的知识

12、分子不在少数。 所幸的是,先生因着灵魂深处对艺术的追求清醒了过来。在本该写交代材料的白纸上用诗意的语言勾勒一幅幅美好的图景,用白纸画就的黑白琴键弹奏着心中流淌已久的萧邦与莫扎特。原本彷徨迷失,无家可归的心灵,在艺术的美感中找到了归宿,寻到了生命价值之所在。 先生在苦难中明白灵魂深处隐藏的归宿,即在艺术中获得生命的美感与满足感,即在追求艺术中实现生命的价值。 乔伊斯说:“流亡,是我的美学。”而先生只说:“美学,是我的流亡。”于是出狱后的八十年代,先生与陈丹青等人同赴纽约深造。先生在彼开设美学讲堂,五年讲学,并写下文学回忆,后成为散文被美国知名大学收录教材的中国第一人。 “我本该放手,可我从未停止

13、痴缠。”先生笔耕不辍、从未停止艺术追求的执念,是一种艺术家们对追求永恒归宿的执念,其本质是渴望在艺术中实现短暂生命的永恒价值,寻找灵魂深处的艺术之归宿,生命之归宿。相比之下,现下许多灵魂彷徨,那些因现实冰冷而觉得无家可归的人,更应该多思考灵魂的归宿在何处,而非漫无目的只知汲汲营世。 凉意顺着领口探入,晚风穿过木制的窗吹开凌乱的思绪,再低头,清俊的字迹也带上了些永恒的意义,肉体不再,其文字却永传后世。 我仰望馆中先生黑白的肖像,心生敬意之时,亦在思考我灵魂的归宿木心语录l 我走过的路,不是信仰的路程,沿途所见的是一代代宗教家都背离起始祖意旨,虚伪敷衍,曲解夸大,甚而作恶多端。 木心 鱼丽之宴l

14、快乐来自智慧,又滋养了智慧。 木心l 无审美力者必无趣。 木心l 给他们面子是我自己要面子 木心 云雀叫了一整天l 人们的错,都错在想以一种学说去解释去控制所有的东西。 木心l 无论蓬户荆扉,都将因你的倚闾而成为我的凯旋门。 木心l 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 木心l 中国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欲辩已忘言。 欧陆文化精神的整体表现是忘言犹欲辩。 木心 即兴判断l 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 木心l 文学还是好的,好在可以借之说明一些事物,说明一些事情。文学又好在可以讲究修辞,能够臻于精美精致精良精确。 木心 琼美卡随想录l

15、不能与伪善者周旋时,便伪恶,淋淋漓漓地伪恶,使伪善者却步敛笑调头而去。 别的东西如果不是这,可以是那,艺术品如果不是艺术,就什么也不是。 木心 素履之往l 理想主义,是表示耐性较好的意思。 木心l 做生活的导演,不成。次之,做演员。再次之,做观众。 木心 文学回忆录l 一种景色,联想不起另一种景色,才是值得眷眄的景色。 木心 晚祷文l 科学知识足够埋葬神学,接下来还要结束哲学。 木心l 哲学生涯原是梦,醒后若有所思者,此身已非哲学家,尚剩一份幽微的体香,如兰似檀,理念之余馨,一种良性的活该。 木心 素履之往l 思想家一醉而成诗人 一怒而成舞蹈家 木心 云雀叫了一整天l 宗教是想在无目的的宇宙中,虚构一目的。 木心l 悲观主义是一种态度,一个勇敢的人的态度。 木心l 康德的判断:“对自然美抱有直接兴趣,永远是心地善良的标志。”此话可以反说,凡已不复善良者,乃对自然美丧失了直接的兴趣。 木心l 能做的事就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 木心l 回廊止步自问 而今所剩何愿 曰无 都不必了 木心l 傲慢是天然的,谦逊只在人工。 木心 素履之往l 没有比粥更温柔的了。念予毕生流离红尘,就找不到一个似粥温柔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