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人才培养计划.doc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37160876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卓越人才培养计划.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昌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深入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实施,2013年4月19日,教育部高教司在北京召开了卓越计划专家工作组2013年工作会议。理工处、部分专家工作组成员和特邀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专家工作组组长陈启元主持。会议围绕进一步推进卓越计划实施的工作思路进行了深入研讨,就卓越计划通用标准、省级卓越计划的实施、实践基地的建设、卓越计划质量评价等形成以下共识。 一、发布卓越计划通用标准 专家们讨论了卓越计划本科通用标准与专业认证通用标准的关系,对卓越计划通用标准进行了修改完善。认为有必要发布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建议尽快发布实施。二、推动省级卓越计划实施专家们认为,要

2、进一步完善卓越计划三级体系,特别是要推动省级卓越计划的实施,加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省属卓越计划高校的管理、指导和支持;加强对各省负责支持和建设的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中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调研,了解经费落实情况和建设情况;加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间的交流,研讨推动省级卓越计划的具体措施。三、加强实践基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专家们认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和运行事关卓越计划实施的成败。要加强对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的研究和指导;调研已立项建设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展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研究起草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的政策措施。四、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衔接专家们认为,卓越计划

3、质量评价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虽然在实施目标和标准上有所差异,但在内涵上存在着相同和相似之处。注重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与专业认证之间的衔接,一方面要利用现有的专业认证体系,引导和鼓励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申请具有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另一方面要促进这些专业集中精力实现卓越计划的主要目标并办出特色,发挥卓越计划在工程教育改革方面的示范和引导作用。1.标准的衔接:在通用标准层面,卓越计划和专业认证分别实施各自的通用标准,要进一步明确两者的区分度;在专业标准层面,卓越计划与专业认证保持一致。已有的专业认证的专业补充标准作为卓越计划的行业专业标准实施;还未完成的行业专业标准,要组织有关行业、教指委共同制订。2.评

4、价方式的衔接:在程序上,本科层次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与专业认证相同,要求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在试点期间申请并通过专业认证。在内容上,卓越计划质量评价既要考察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即卓越计划行业专业标准)的实现度,也要考察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和卓越计划基本要求的实现度。卓越计划基本要求是按照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确定的若干刚性指标。在材料准备上,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在提交专业认证自评报告的同时,要提交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标准和卓越计划实施情况报告,反映培养过程是否达到卓越计划基本要求、培养水平是否达到卓越计划通用标准、专业办学优势和特色的实现情况。五、开展研究和

5、交流1.专家们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卓越计划参与高校之间的交流。会议明确了以下任务:(1)由同济大学负责组织第一批卓越计划高校和参加卓越计划的中央部委高校进行交流研讨;(2)由北京市教委高教处负责组织2013年省级卓越计划交流研讨会。(3)理工处支持和鼓励相关高校联合工科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召开分专业的卓越计划交流研讨会。2.会议经讨论决定,下一阶段卓越计划专家工作组分成三个小组进行专题研究,研究应偏重操作层面,并要求各组于下半年完成研究任务。(1)第一小组负责研究卓越计划质量评价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衔接,小组成员为:陈启元(牵头人)、涂善东、姜广峰、周定文、林健、王孙禺、郭文莉、雷庆;(2

6、)第二小组负责研究推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卓越计划的机制和办法,小组成员为:陈小虎(牵头人)、张进明、姜嘉乐、刘霄、穆树发;(3)第三小组负责研究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的政策措施,小组成员为:陈平(牵头人)、张星臣、冯骉、康灿华、陈以一、王永生、汪泓、刘惠琴、芦苇、苏海佳。长安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以及长安大学发展战略规划(2010-2020年)的精神和要求,为了进一步深

7、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特制订长安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一、背景与意义提高质量是世界各国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必由之路。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开启了高等教育内涵

8、发展、质量提升的新征程。实施长安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就是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全面提高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把本科教学作为学校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为中心,着力解决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

9、难点问题。一切工作都要服务于学生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着力提高学生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战略主题,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质量标准建设,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力争在影响和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国家级项目在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引领、示范、辐射

10、作用;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三、总体目标通过全面实施长安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整体提高我校教学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改善,形成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并能引领改革的示范性专业群;建成一批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艰苦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点;面向国际,培育部分优势专业参与并获得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根据教育部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形成我校特色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加强课程建设,形成一批满足终身学习需求,具有影响力的网络视频课程和一批可供高校师生和社会人员使用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开放共享的大学生实验实践教学平台;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

11、创业训练,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建立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创新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新模式,形成有利于中青年教师学术发展与教学能力提升的新机制,实现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常态化、制度化。四、基本思路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及和谐发展,不断推进教育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解决学校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和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核心问题、热点问题。强化质量意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通过加大投入和加强奖励,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人人重视教学、制度保证教学、经费支持教学、科研促进教学、全员服务教学的良好氛围。巩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逐步完善教学工作政策

12、措施与激励惩罚机制,引导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有计划、分层次、分步骤的方式全面实施。五、主要内容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主要内容有: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发展计划;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建设计划;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计划;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提升计划;思想品德教育与教风、学风、考风提升计划;教学设施与教学条件保障计划;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计划;教育教学成果奖励计划。(一)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发展计划 1、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积极稳妥地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改造,丰富专业内涵,凸现专业特色。设立专业建设

13、专项基金,建立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建立专业评估制度和专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加强对各级各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建设和管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自主创新学习等模块组成的具有前瞻性的人才培养方案新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加强本科生培养方案的管理,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 2、教学内容更新与教学研究。以卓越人才培养为导向,建立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型人才等不同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系列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

14、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设立课程建设专项基金,逐步建立课程建设负责人制度,加强课程的常规性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健全和完善课程检查与评估制度,加强对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 3、专业综合改革。通过国家级、省级、校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的建设,探索以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通过自主设计建设方案,推进培养模式、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专业发展重要环节的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形成一批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更加鲜明的专业点,引领示范其他专业的改革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

15、程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有关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按照选拔试点、分批实施的原则,优先从优势特色专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着手,逐步在46个工科专业中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4、优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集中优质教学资源,在重点学科实行基地班(实验班)、国际班等计划,加强国内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学生自主选择机制和滚动竞争机制,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班导师制、小班教学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加强各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管理工作,进一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在文科专业,

16、以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拔尖人才培养为示范,带动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我校文科专业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 5、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遴选国际认可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构,引入完整的认证体系,结合所需认证专业的实际开展予评估和专业升级改造工作,邀请国际认证机构专家来校开展专业咨询和实际考察。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一步提升我校工程领域本科教学质量。(二)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建设计划6、实验室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合理设置和布局实验室,突出实验室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对外语学习中心和微机教室等基础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切实满足教学需要。加强对现有3个国家工程实践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吸纳社会优质资源,建设一批多元化的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卓越工程师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建设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