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备考精编金卷 历史(B卷)解析专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37153671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52.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备考精编金卷 历史(B卷)解析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备考精编金卷 历史(B卷)解析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备考精编金卷 历史(B卷)解析专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9-2020 学年下学期新教材高一期末备考精编金卷 历历史史(B)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卷卷 本卷共本卷共 24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2、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中发现,人们居住的房屋出现了明显区别,有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 丰厚;有的房屋则矮小破旧,墓葬中随葬品很少或几乎没有。这主要反映了() A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B国家开始形成 C人类已进入定居状态D私有制的产生 【答案】D 【解析】原始社会后期,人们居住的房屋、墓葬中随葬品出现了明显区别,反映了私有制的产生, 故选 D;AC 与材料现象无关,排除;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出现,标志国家开始形成,排除 B。 2摩奴法典规定:刹帝利辱骂了婆罗门,要罚款 100 帕那(银钱单位)。

3、如果是吠舍骂了,就 要罚款 200 帕。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此规定说明了() A四个种姓的职业世袭不改变B四个种姓的宗教生活界线分明 C四个种姓的宗教权利不平等D四个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 【答案】D 【解析】 雅利安人进入古印度以后, 逐渐产生不同等级, 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史称“种姓制度”。 材料没有涉及职业世袭的问题,排除 A;材料没有涉及四个种姓的宗教生活问题,排除 B;材料没有 涉及四个种姓的宗教权利问题,排除 C;材料“要是首陀罗骂了,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 耳中”,说明四个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平等,故选 D。 3波斯国王大流士宣称:“凡忠信之士,我

4、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 命令, 他们都遵行不误。 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 我统治了这个王国。 ”材料主要说明了 () A国王是波斯帝国的核心和最高主宰B大流士以严酷法律治国 C波斯帝国建立起较完善的官僚体系D波斯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 令,他们都遵行不误”“我统治了这个王国”可以看出,波斯国家具有明显的君主专制色彩,故选 A 项;BCD 选项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答案为 A。 4一位中世纪西欧诗人写道:“他们为大家提供所有的一切,没有一位自由的人能够离开他们而生 活。领主是靠他

5、们养活的,但他们自己却要等待领主发口粮吃,来养活自己,真是可悲啊!”文 中的“他们”指的是() A贵族B奴隶C市民D农奴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即封建社会的欧洲,农奴没有自由,却是主要的劳动者和被 剥削阶级,D 选项正确;拥有政治经济特权的贵族、非主要社会成员奴隶和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市民 等,均不符合“领主是靠他们养活的”和“等待领主发口粮吃”,ABC 三选项错误。 5如图反映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是() A东汉豪强田庄 B明清江南市镇 C古代希腊城邦 D中世纪西欧庄园 【答案】D 【解析】材料图片中有庄园、农田、教堂,显然属于欧洲中世纪的西欧庄园,选项 D 正确;图片 反映的是

6、西欧建筑风格,排除 A、B;古希腊城邦没有教堂,只有神庙,排除 C。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2 6全球通史中提到:“6 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 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更为重大”指的是()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B促使日本初步实现了统一 C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D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6 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游历天朝的日本人归国后 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日本人给日本带回了中国的先进文明,促进了日本大 化改新的出现,促使日本由

7、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故选 D 项;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和由封建社 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是在明治维新以后,故排除 AC 项;这些日本人促进了日本社会的改革,而非初 步统一,排除 B 项。故选 D。 7全球通史中说:“明朝的这些远航为何是为某些未知的但肯定是非商业方面的原因而进行 的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 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导致中西远航反差的根源是() A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B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 C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D经济结构方面存在差异 【答案】D 【解析】明朝时期中国远航不是出于经济目的,而是出于政治目的,其经济根

8、源是中国实行小农 经济模式,封闭性较强;西方航海家远航是出于经济目的,是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 果。中西方经济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中西航海反差的根源,D 项正确自然地理条件不是导致材料中现 象的根源,A 项错误;“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和“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不是根本原因,故 B、 C 两项错误。 8为了找到通向东方的新航路,1492 年,相信地圆学说的意大利水手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下展开了海外探险,结果,碰到了美洲大陆,对这一事件,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 提法,以下四种说法分别强调的角度是() “当时如果没有哥伦布,也一定会有别人碰到美洲大陆”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9、 198 年,美洲学者建议称之为“两个文明会合” 199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两个大陆相遇 500 年” A文明平等全球文明欧洲中心必然性原因 B全球文明欧洲中心必然性原因文明平等 C欧洲中心必然性原因文明平等全球文明 D必然性原因欧洲中心全球文明文明平等 【答案】D 【解析】“当时如果没有哥伦布,也一定会有别人碰到美洲大陆”运用的是唯物辩证法,指出了 文明发展和联系产生的必然性;美洲一直在那里,却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一种以欧洲为中 心的观点;把哥伦布到达美洲称为“两个文明会合”用整体视角、 全球一盘棋的眼光分析文明的发展 和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两个大陆相遇 500 年

10、”是客观中立地分析这一事件, 体现了对多种 文明的平等态度,综上所述。故选 D 项。 9马克思在对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某一历史现象分析时指出:“一方面是工资和地租跌价,另一方 面是工业利润增多。”这一历史现象对西欧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增强了各地区间的联系B使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 C加速了欧洲社会的转型D使商路及商业中心转移 【答案】C 【解析】材料强调新航路开辟对西欧封建势力的打击和对资本主义的促进作用,其主要的影响是 加速欧洲社会的转型,故 C 项正确。A、B、D 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而且不是对西欧的主要影响, 应排除。 10下图出自 1543 年出版的人体构造一书,该书搭配着精美的版画插

11、图,并系统描述了人体的 骨骼、肌肉等器官,插图中的人物或倚桌沉思,或驻足田野,衬着明快的大自然背景,显得颇为 生动。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人们追求乐观的生活情趣 B自然科学已摆脱教会束缚 C现实主义成为时代的主流 D医学进步丰富了人文主义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该书搭配着精美的版画插图,并系统描述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等器官,插图 中的人物或倚桌沉思,或驻足田野”可知,这体现的是人们追求乐观的生活情趣,因此 A 选项正确。 B 选项错误,16 世纪自然科学尚未摆脱教会束缚;C 选项错误,现实主义成为时代主流是在 19 世纪; 3 D 选项错误,人体构造的出版标志着医学步入科学化,材料并未

12、强调医学进步对人文主义的丰 富。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 11这场运动开创了人类历史上翻天覆地的新时代,道德、科学和政治领域在这一时代里发生了巨 大的变革。来自欧洲和新世界的知识分子交往密切,形成了友谊合作和争鸣的网络。他们挣脱教 会和权威的束缚,努力发现其改造世界的使命。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场运动内容的是() A“公共意志”的具体形式就是法律,遵守法律的行为就是自由的行为 B宇宙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太阳只是太阳系而非宇宙的中心 C现代对大自然的考察和现代文学都可以从这个时代找到自己的思源 D具有智力的强者生而治人 【答案】A 【解析】“道德、科学和政治领域在这一时代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说

13、明是涉及政治领域斗争的 启蒙运动,“公共意志”是启蒙运动卢梭提出“社会契约”思想体现,故 A 正确;B 是哥白尼的近 代科学说;C 和 D 都是对于文艺复兴的评述。 121875 年初,法国以一票多数(353:352)通过了共和政体。1877 年进行了一次事关共和宪政制 度生死存亡的投票,最后共和派获得 420 万张票,占到 329 席,保守派仅占 208 席,投票结果表 明() A民主共和政体日益发展巩固B共和制与君主制势均力敌 C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君主政体D共和政体获得全体国民认同 【答案】A 【解析】由一票共和到共和派占多数席位,表明共和派占优势,共和政体日益巩固,故 A 正确, 排除

14、B;1875 年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排除 C;保守派仅占 208 席,说明仍有反对派存在, 而不是所有国民认同,排除 D。故选 A。 13英国的谷物法规定,只有在本国粮价达到或超出每夸特(重最单位)80 先令时,才许可从 国外输入粮食。而事实上,当时英国多年来粮价从来没有到过许可从国外输入粮食的水平。该法 案 1815 年出台,1846 年被废除。下列关于谷物法说法正确的是() A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 B其出台反映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C其废除反映自由贸易的要求 D主要体现对农民阶级利益的保护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规定在英国粮价每夸特低于 80 先令时,绝对禁止粮食进口只有

15、在达到这 种价格或超出这一价格的情况下,才许可从国外自由输入粮食”可以看出谷物法是贸易保护主 义的表现,19 世纪中期,废除这一法律,而且外国粮食可以自由进入英国。在时间和发展过程来年, 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自由贸易,自由经营,自由竞争的要求,得到国家的承认,故 C 选项 正确;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由国家掌握和控制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产 生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故 A 选项与史实不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谷物法是贸易保护主义 的表现,废除谷物法才是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故 B 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农民阶级利 益的问题,故 D 选项错误。 14从 18 世

16、纪起,欧洲主要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 以“19 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 之间,至少要增加以下哪一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更完整() A垄断组织的产生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兴起 C新型工厂制度产生D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答案】C 【解析】工业革命使得机器大工厂制盛行,大量人口集中到城市,推动了国家城市化进程,故选 C。A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的生产关系的调整,排除 A;B 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 项吸引的只是投 资者,与大量人口不符,排除。 15下表为欧美 1819 世纪大事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时间重大历史事件 1765 年工业革命开始 1785 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840 年前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48 年马克思主义诞生 1850 年前后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 年前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A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阶段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条件已成熟 C工业革命没有增加财富反而加剧矛盾 D此时期历史发展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