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141836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郑州市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郑州市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郑州市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郑州市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12月月考试题郑州市第47中学高一年级化学12月考试题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Ba:137一、单选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1、下列不属于自然界中碳的循环过程的是()A植物光合作用B动物的遗体被微生物分解破坏,最终变成二氧化碳等物质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海水吸收,通过水生生物的贝壳和骨骼转移到陆地D石墨矿的开采利用2、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这是由于石墨()A有放射性 B易燃、易爆 C能导电

2、 D有剧毒3、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金属钠投入到FeCl2溶液中 向Ca 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 将少量的Na2O2投入饱和石灰水中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 B只有 C只有 D只有4、请据下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过程中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A处上升,B处下降 BA、B两处都下降CA处下降,B处上升 DA、B两处都不变5、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3、( )A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6、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下列各选顶中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7、用1L 1.0molL1 NaOH溶液吸收0.8mol CO2,所得溶液中的CO32和

4、HCO3的浓度之比约是A1:3 B1:2 C2:3 D3:28、有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下列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50ml盐酸50ml盐酸50ml盐酸m(混合物)9.2g15.7g27.6gV(CO2)(标况)2.24L3.36L3.36LA15.7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B根据表中数据能计算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C加入混合物9.2g时盐酸过量D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9、黑火药爆炸时可发生如下反应4S+16KNO3+16C=3K2SO4+4K2CO3+K2S+12CO2+8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5、( )AKNO3只发生氧化反应 B消耗12gC时,反应转移5mol电子CS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还原产物只有K2S10、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Na2CO3、NaHCO3、Ca(OH)2 NaHCO3、HClNaHCO3Ba(OH)2、NaHSO4 NaHCO3、Na2CO3、HCl Na2CO3 HNO3 A B C D11、向Na2CO3、NaHCO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人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人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a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SO42-、NO3- B b点对应的溶液中: Na+

6、、Ca2+、NO3-、Ag+Cc点对应的溶液中:Al3+、Fe3+、MnO4-、Cl- Dd点对应的溶液中:Cl-、NO3-、Fe2+ 、Na+12、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 )13、将2 mol NaHCO3和一定量的Na2O2固体混合,在加热的条件下使其反应,经测定无Na2O2剩余,则最后所得固体的物质的量(n)为A1 moln2 mol B2 moln4 mol C1 mol4 mol14、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 NaHCO3混合物中Na2CO3量分数的是( )A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

7、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B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C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D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固体15、某干燥粉末可能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有气体X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有剩余气体。若将原来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粉末中一定有Na2O、Na2O2、NaHCO3 无法肯定粉末中是否含有

8、Na2CO3和NaCl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O和NaCl 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和NaClA B C D16、将8 mL N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中装满水的量筒,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为1 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比可能为 ( )A75 B37 C71 D17二、填空题(共4题,共52分)17、(12分)从某悬浊液开始,可以发生如下框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图1回答下面问题:(1)操作的名称是_。在操作中所使用的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2)写出反应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_。反应:_。(3)在实验室中,如果获得干燥纯净的气体A,可以将它通过如图2中的装置,其中瓶中盛放

9、的试剂是_。瓶中盛放的试剂是_。收集干燥的气体A的方法是_。图218、(14分)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39年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其核心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NH3CO2NaClH2ONH4ClNaHCO3(晶体)依据此原理,欲制得碳酸氢钠晶体,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其中B装置中的试管内是溶有氨和氯化钠的溶液,且二者均已达到饱和。(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C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为_。(2)该校学生在检查完此套装置气密性后进行实验,结果没有得到碳酸氢钠晶体,指导教师指出应在装置之间(填写字母)连接一个盛有_ 的洗气装置,其作用是_ 。(3)过滤NaHC

10、O3 时除烧杯、漏斗外,还用到另一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_ 。(4)若该校学生进行实验时,所用饱和食盐水中含NaCl的质量为5.85g,实验后得到干燥的晶体的质量为5.04g,则NaHCO3的产率为_ 。19、(14分)一次实验中一同学将砂纸打磨光亮的镁条放入饱和NaHCO3溶液中,惊奇的发现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了酚酞发现颜色比饱和NaHCO3溶液中滴加酚酞红色要深。一、溶液红色加深,则说明反应后溶液的碱性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二、为确定气体和固体的成分,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1)请猜测该气体为_。(写化学式)(2)对白色固体做出如下

11、猜测并进行实验:查阅资料1:Mg(HCO3)2能溶于水,MgCO3微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011g)2: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猜测】: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白色固体可能是_;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和Mg(OH)2。【实验】: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_溶液,观察到_,则白色固体一定含有 MgCO3。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该同学进行了定量实验:称取干燥的白色固体22.6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8g,则白色固体中含有_,再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8.8g,则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比为(最简

12、整数比)_。20、(12分)某金属M的氢氧化物的水合晶体M(OH)2xH2O与Na2CO3混合物共36.800g,加入足量的水后,生成MCO3的白色沉淀,将沉淀滤出,洗净烘干,其质量为9.850g。1、将 9.850g MCO3高温灼热至恒重,得到7.650g MO固体,则产生CO2气体_mol。2、滤液与酸作用不产生气体;若用足量的铵盐与滤液共热,则产生4.48L气体(标准状况),滤液中OH的物质的量为_mol。3、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试通过计算确定M(OH)2xH2O中x=_:答案及解析:1、解析:石墨的成分就是碳,被开采利用是人类活动参与的碳的循环,不是自然界中的碳的循环。答案:D2解

13、析:石墨的放射性极弱,虽易燃,但不易爆,无毒,这些性质都不能使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唯一能使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的因素是石墨具有导电性,能引起输电线、电厂短路,造成设备损坏,因此答案为C。答案:C3、D【解析】金属钠投入到烧杯中的FeCl2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2Na+2H2O=2NaOH+H2 ,2NaOH+FeCl2=Fe(OH)2 +2NaCl,4Fe(OH)2+O2+2H2O=4Fe(OH)3,所以最终生成的沉淀是红褐色的,所以不符合,故错误;不反应,故错误;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a(OH)2+NaHCO3=CaCO3 +H2O+NaOH,碳酸钙是白色沉淀,所以有白色沉淀生成,故正确;过氧化钠消耗水,减少溶剂的量;反应又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析出氢氧化钙白色沉淀,故正确;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发生的反应为:Na2CO3+H2O+CO2=2NaHCO3,碳酸氢钠的溶解性小于碳酸钠的溶解性,所以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会析出碳酸氢钠晶体,所以产生白色沉淀,故正确;故选:D4、C解析:这是一道以化学为中心,涵盖了生物、化学、物理三科相关知识的一道综合实验试题。试题创设了一个小白鼠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呼吸作用的学生课外小实验的情境。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生活在玻璃密闭容器中的小白鼠,通过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