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学第1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7131027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管理学第1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土地管理学第1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土地管理学第1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土地管理学第1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土地管理学第1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管理学第1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管理学第1章(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地管理学总论,主讲:王 成 地理科学学院,课程的性质、地位,土地管理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土地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介于土地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学科,在土地科学学科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理论和知识方面: 了解土地管理的一般原理及其一般过程; 掌握我国土地管理中的地籍管理、土地权属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和土地市场管理四大核心内容; 熟悉当前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 了解当前土地管理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能力和技能方面: 熟悉我国土地管理中的具体操作过程,并能应用在今后的毕业实习

2、和工作实践中; 对当前我国的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探讨,提出对完善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看法; 广泛参考土地管理工作的实例,查阅土地管理的最新学科动态,通过多学科交叉学习来补充学科知识。,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土地管理原理 第三章 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 第四章 地籍管理 第五章 土地权属管理 第六章 土地利用管理 第七章 城市土地市场管理 第八章 土地信息管理 第九章 我国港台地区及国外土地管理简介 第十章 土地管理案例分析、操作实务,土地管理学总论,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土地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土地管理基本概念 第四节 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第一节 土地的基本概念,一、土地的涵义 综观古今中外,对土地涵义的表述,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土地与土壤是同义词。即:土壤是指地面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它是由泥土和砂石所堆成的固定场所。 土地是指地球表面陆地和水面,它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还包含人类活动的成果。 3、土地就是自然,土地的范围包括地球表面的水、陆、空气等自然物,及光、热引力等自然力。 4、土地是立国的要素。一个国家的土地、人民和主权共同构成立国三要素。这里的土地是指一国领土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包括陆地水域和领海的海域。 5、土地是指设置管辖权和

4、所有权的地球陆地表层(含海岛和内陆水域)。,土 地,狭义:陆地及其水面(内陆水面),即上自大气的对流层的下部,下至地壳一定深度的风化壳这一立体空间;由气候、地貌、土壤、植被、水文(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岩石等构成的历史综合体;包括了过去和现在人类的活动成果。,广义:广义的土地是指除从狭义的角度定义的土地概念外还包括海洋。,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对于土地概念的理解,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总的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土地的涵义,土地管理所研究的土地是怎样的呢?,土地管理学中的土地概念,土地管理学所研究的土地是指地球表面陆地和水面的总称,同时,土地还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它

5、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并包含人类活动的成果。 土地作为不动产,是土地实体与权利的有机结合,它既包括有形的土地实体,又包括寓于土地实体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由此形成的产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出租权、抵押权等)。 因此,土地管理所研究的土地,是有形的土地实体与无形的土地权利的统一体。,1、土壤:,指地面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与土地相关的概念,一、土地的涵义,2、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为人类利用的土地。既包含了其资源的自然属性,又包含了人类利用、改造的经济属性;是为人类从现在或者将来能带来经济效益,创造价值的一

6、种资源。,3、国土: 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其含义:是指一国人民赖以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包括该国的领海、领空、领土(既开发利用资源的权力);二是指这个地域内的全部资源。,4、国土资源 国土资源有广义与狭义这分,广义的国土资源是指一国主权管辖范围内的全部资源及生态环境的总称,狭义的国土资源仅指自然资源。 一般来说:国土资源包含人口和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山区资源、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第一节 土地的基本概念,5、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财产对象实体最重要的属性有限性、有用性、可占用性和具有 价值。换句话说:土

7、地资产即为土地利用者获取土地相关权利土地本身所表现的价值总称。,土地资产指土地财产,作为财产的土地。 财产的重要属性:稀缺性、有用性、排他性、 具有价值 土地具有明确的权属关系(有其物主)和排他性,并具有经济价值;产权主体对土地的独占权 地产是产权主体对土地的独占权或是产权主体对土地资源作为其财产的占有和排他性权利,第一节 土地的基本概念,6、土地利用:,对概念的理解,土地利用是指人类为了一定目的对土地进行使用、改造、保护的行为;而“这一行为”取决于当时的自然、社会因素以及当时人类所处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是一种经营方式,人类利用土地资源的自然特征和当时的社会经济需要,受制于自然、社会经济条

8、件,对土地进行利用和改造;,以人为主体,以土地为劳动对象,通过人类有意识的行为,对土地进行经济利用、经济经营的一种措施。,6、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的内涵,土地利用是有意识的活动一种行为;,土地利用不仅土地使用者单方面的行为,同时受制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当时的土地使用政策;,土地利用是人的行为与土地功能的结合,一定能产生一定效果 :有利与不利,意识,土地功能,行为,6、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通过与土地相结合,利用土地所具有的属性,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自身需要的经济活动过程。,第一节 土地的基本概念,7、土地利用集约度:单位土地面积投入(技术、资金、劳力等)的多少

9、。 8、土地可利用面积:在当前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条件下可以利用的土地面积。 9、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10、土地利用率:已利用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11、土地利用方式:是指土地利用的形式与方法,或者是指土地使用者实现其行为的形式与方法。 12、土地利用结构 :一定地域范围内,一定土地利用类型的组成以及各用地类型占总面积的比重关系。 13、土地利用的外部经济与不经济:土地利用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因素,如对周围的土地利用产生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14、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根据社会发展要求,针对当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在一定区域内,对所有的土地资源数量上、

10、空间上的数额优化进行预测与组合,并做出实施安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各级人民政府为了发展当地的社会经济,贯彻与执行国家的土地政策,根据当地土地资源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决定的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从宏观战略角度出发,合理调节土地利用结构、协调各部门间的土地资源分配,完善土地利用结构布局的构想以及实施该构想的土地利用管理措施这一过程。,1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重庆市沙坪坝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16、土地整治:对低效和不合理利用的土地进行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是各类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活动的统称。,16、土地整治:,二、土地的功能,土地具有资源与资产双重

11、属性,为人类生产、生存提供必要条件: 1、负载的功能 2、养育的功能 3、仓储的功能 4、提供景观的功能 5、储蓄和增殖的功能 土地功能、劳动、资本被称为生产三要素,土地与劳动力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土地的功能,气候中的光、热及二氧化碳,土壤中的矿质营养元素及水等是地球上植物(生物)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土地的良好承载功能是交通道路的修筑、高楼的建造及人的活动等的必要条件。,土地具有较高的美学功能而可能成为人们观赏、旅游度假的场所。,为人们跨地区、跨国界通过购买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把大量的货币资产转化为土地资产提供了可能。,土地蕴藏矿产、能源、建材等资源,为从事生产提供了物质条件。,三、土地的

12、基本特性,1、土地是自然的产物 2、土地面积的有限性 3、土地位置的固定性 4、土地质量差异的普遍性 5、土地利用的永续性 土地所拥有其他生产资料不具备的特性决定对土地管理必须宜地制宜,合理有序地对土地利用、改造、保护。,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第二节 补充内容,第三节 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一、土地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为有效地实现既定目标,运用一定的方式,所进行的一项综合性活动。 土地管理是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综

13、合性活动。,第三节 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二、土地管理的内容 1、土地管理的主体是国家。国家委派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全国土地。 2、土地管理的客体是土地,以及土地利用中产生人与人、人与地、地与地之间的关系。 3、土地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和监督土地利用。 4、土地管理的目标是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5、土地管理运用的方法: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方法管理土地。 6、土地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与控制。计划是一种预测未来,设定目标,决定政策,选择方案的连续过程。组织是指建立组织机构,确定职位、

14、职责和职权,建立各级人员的相互关系,对部属行动领导与监督,建立纵向、横向间良好关系,协同彼此间步调,统合共同的力量,使之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控制是指通过修正执行状况与原定计划之间的偏差,以保证达到预期目标的管理活动。 7、土地管理的目的和特点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主要受社会制度、土地制度的制约。例如,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土地制度上实行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土地管理除了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外,还要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从而为有计划地、合理地利用土地提供保证。,二、土地管理的内容,第三节 土地管理的基本概念,三、土地管理学的产生(P14) 1、土地管理学的产生是社会经济

15、发展的需要 2、土地管理工作发展需要理论和方法对它的指导 3、科学工作者的探索和研究,为土地管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四、系统的管理理论形成及阶段(P17) 1、第一阶段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形成的“古典管理理论” 2、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的“行为科学”理论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当代西方管理理论,第四节 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土地管理学是将整个土地管理过程以及管理过程中的一切职能,经济、法律、技术、行政等各种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它是研究这一整体运动规律性的学科。 农村土地管理、城市土地管理是研究农村和城市土地管理特殊规律的学科,而土地管理学研究的是

16、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结合。 土地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土地科学的子学科,它是介于土地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学科。 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自然经济综合体的土地利用和土地关系的管理这一完整的、综合的、具体的社会现象的规律性,即研究调整土地关系和监督、调控土地利用,使之达到预定目标的管理活动的规律性。,第四节 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二、土地管理学的任务 土地管理学的基本任务是应用土地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阐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调整土地关系,监督、调控土地利用的规律性,以达到平衡土地供需矛盾,取得尽可能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资本主义社会,土地管理学的任务是研究如何管理土地才能达到维护资本主义土地关系,并获取最大利润的目的。 社会主义社会,土地管理学是为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关系和满足整个社会对土地的需求服务的。,第四节 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三、土地管理学的内容 1、土地管理的原理 包括土地的概念和特性;土地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