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天汾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曹刿论战》(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094137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启东市天汾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曹刿论战》(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启东市天汾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曹刿论战》(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启东市天汾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曹刿论战》(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启东市天汾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曹刿论战》(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启东市天汾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曹刿论战》(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启东市天汾初级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曹刿论战》(第2课时)教案苏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曹刿论战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3、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4、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人物形象,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温故习新导引自学解释古今异义词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狱:案件;监禁罪犯的地方。 情:实情;感情。 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忠诚。交流质疑精讲点拨一、朗读导入二、分析课文(一)第一段1、曹刿的身分怎样?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

2、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忧国”。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4、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交流质疑精讲点拨(二)第2段1、作战地点选在哪

3、里?明确:长勺(“战于长勺”是个状语后置句),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2、第2段叙述的是曹刿指挥作战的情况,作战的过程写得非常简略,突出写了曹刿“谋”的作用,为下文“论战”打下伏笔。曹刿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时机,所以才获得战争胜利。(三)第3段1、曹刿是如何论战的?一层说明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彼竭”)的时机进行攻击。“ “彼竭我盈”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进攻时的最佳战机。一层解释他看到敌人“辙乱”“旗靡”才追击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而夺取了战争胜利。三、人物形象:曹刿热爱自己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政治上

4、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四、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略写或不写。这样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当堂反馈拓展迁移课堂小结运用对话,文字简洁。通篇以对话为主,展开情节。通过对话,展示了齐鲁长勺之战的过程,把战前准备、作战情况,以及胜负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刻画出曹刿及鲁庄公的性格。而全文却只有二百多字,可谓辞约意丰,言简义明,文笔非常精练。课后作业下节课预习作业教后反思说明:预习作业、训练作业、当堂检测及巩固作业附后。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