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7094056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9.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X年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X年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X年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X年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近日,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欧阳颂东率领区委区政府考 察团赴 * 市考察学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 期间,考察;团先后参观考察了 * 市郫县农科村、龙泉区的 书房村、锦江区的红砂村,每到一地,都能明显感受到 * 市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活力和显著成效。现在将考察收获汇 报如下:一、* 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情况* 去年底提出城乡一体,加快新农村建设,基本内容主 要包括村庄规划、 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素质提高、组织建设等六个方面。(一)郫县农村科。农科村以生态为重点。以民俗为特 色,不断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在友 爱镇党委

2、、政府的引导下,农科村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充分 利用传统花卉、苗木栽培技术,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步走出 了一条从一般粮食生产向种植花卉、苗木、桩头盆景等高效 农业转变的路子。并突出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民俗观光 旅游业。创造出了公司加农户、一三产业有效嫁接,良性互 动的发展模式。(二)龙泉区书房村。书房村以万亩观光果园为基础,借助桃花节,推动农家乐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三)锦江区红砂村。锦江区政府把当地特色物产和文化结合起来,进一步打造农民新居。打造“花乡农居” 、“江 家菜地”、“幸福梅林、 “荷塘月色”、“东篱菊园” 这“五朵 金花”,覆盖锦江区 80%的农村地区, 20 多万农村人口将直 接融

3、入 * 市的现代文明。二、* 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成效 (一)农村面貌变化较大。所参观的村庄,都进行了村 庄建设规划。拆除废弃牛栏、猪圈、茅厕,完成了村庄改水 改厕,完成通村公路,绿化村庄,修建垃圾箱,配备卫生保 洁员。(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青山、碧水、整齐而有特色 的村居、通村达户的水泥路、 柏油路让人耳目一新。 真可谓; 旧貌换新颜墙白院宽空气清新、环境大变样整洁卫生身体健 康。(三)农村资源集约利用。 * 市把那些破旧不堪、杂乱 无章的村庄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人口向小城镇和中 心村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通过人口积聚,一方面促使部 分农民从第一产业脱离出来,进入农村二三产业,

4、农业的规 模化经营和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初显端倪,推动农村人力资源 人集约利用,降低农业生产人力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把原有 的农村宅基地复垦成良田,增加单位人口的耕地面积,推进 农村土地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启示启示一,要突出规划先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 要先行。村镇规划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按照“特 色鲜明、内涵全面、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要求,实行城 乡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适度超前。高度重视城市化进程、 发展布局、农村自然和文化发展脉络需要,做到人与自然和 谐。同时,按高中低为农民免费设计各种符合本地风俗习惯、 地方特色的户型,使新住宅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避免

5、一代 人建几次房子的现象,从根本上解决村庄建设杂乱无章问题, 彻底改变“有新房、没有新村”的状况。启示二,要发展产业支撑。发展产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强力支撑。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富裕了,新农村建 设才能得以持续地进行下去,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结 构,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按照各地资源禀赋,根据产业基 础、区位特点和市场需求,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农 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推广,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坚持“一村一 品、一乡一业”,大力发展农村块状经济,走规模化、产业 化经营的路子,壮大区域主导产业。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 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 入。启示三,要多渠道投入。作为欠发达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资金是最在难题。政府加大投入固然必不可少,地方也 要紧密结合当地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快建立公共财 政,加快机制创新。积极探索综合运用村镇土资本、地域空 间和其它经济要素,建立多类型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本章链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