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茅山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古文复习《晏子使楚》(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093228 上传时间:2020-07-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句容市茅山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古文复习《晏子使楚》(无答案)(新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句容市茅山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古文复习《晏子使楚》(无答案)(新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句容市茅山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古文复习《晏子使楚》(无答案)(新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句容市茅山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古文复习《晏子使楚》(无答案)(新版)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句容市茅山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古文复习《晏子使楚》(无答案)(新版)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句容市茅山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古文复习《晏子使楚》(无答案)(新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句容市茅山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古文复习《晏子使楚》(无答案)(新版)苏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文阅读之晏子使楚古文阅读之晏子使楚日期姓名得分2003年浙江省金华市、衢州市文言文阅读(共22分。第20、21题各3分,其他每题4分)甲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乙高缭仕(1)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2)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

2、婴仄陋(3)之人也,四维(4)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弼(5)吾过,是以逐之也。”注释:(1)仕:旧称做官为仕。(2)事夫子:侍奉晏子。(3)仄陋:狭窄浅薄。(4)维:维系。引申为扶助。(5)弼:纠正。20.下面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引进)B.其义可乎(义务)C.故直使楚矣(只得,只好)D.晏子逐之(他,指高缭)21.下面句中加点的“使”与“齐命使各有所主”中有“使”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晏子使楚B使狗国者从狗门入C使子为使D不肖者使使不肖主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文言句子。(1)然则何为使子译文: (2)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弼吾过,是以逐之也。译

3、文:23.甲文中楚王为什么说“齐无人耶,使子为使”?答: 乙文中“左右”为什么认为逐高缭是不义的?答:24.甲文中晏子为什么要说自己是一个“不肖者”?乙文中晏子为什么要说自己是一个“仄陋之人”?答:25.从甲乙两中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答:2003年湖北省荆门市中考语文试题(二)理解(8分)晏子至,寡人反取病焉。”5选出与“齐人也,坐盗”中“坐”字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停车坐爱枫林晚B、族诛连坐C其一犬坐于前D、坐视不理6选出对下列加线的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吾欲辱之,何以也?(疑问语气,相当于“呢”)B齐人因善盗乎?(疑问语气,相当于“吗”)C圣人非所与

4、熙也。(陈述语气,相当于“吧”)D寡人反取病焉。(感叹语气,相当于“啦”)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译文:8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针对楚王的发难,晏子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进行反驳,使楚王陷于尴尬的境地。B晏子在席间的对话表现出其超人的智慧与胆识。C从文末楚王的话语可以看出,楚王尚能知错认错。D晏子用“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强调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005年浙江省台州市四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2125题。【甲】晏子至寡人反取病焉。”【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妻子入见,立有间。

5、公日:“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注】景公:齐国国君。霁(j):天放晴。被:同“披”。陛:皇宫的台阶。2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其实味不同2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6分)吏二缚一人诣王( )晏子避席对曰( )齐人固善盗乎( )叶徒相似( )晏子入见,立有间( )逸而知人之劳(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译文: 乃令出裘

6、发粟以与饥寒者。译文:24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答:25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两人,略作评析。(4分)2005年湖北省武汉市(课改实验区)(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第8-13题。甲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

7、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注释:晏子名婴,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傧者接引宾客的人。临淄齐国国都。袂衣袖。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晏子使楚()(2)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3)傧者更道()(4)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9翻译下列句子。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译文:10晏子的语言让你感觉他是一个怎样的使者?答: 乙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

8、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11甲文中晏子绵里藏针的回敬是因为楚王的轻慢无礼,那么乙文中唐睢的“挺剑而起”是因为秦王的什么言行呢?答:12晏子和唐睢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他们各靠什么维护了国家的利益?答:13读了甲、乙文两文中这些“士”的故事以后,你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具有哪些共同的品格?答:2006年浙江省宁波市高中段招生考试语文试题(非课改)一、文言文阅读(16分)(一)晏子至寡人反取病焉。”4. 解释下列句中

9、加的词。(4分)吏二缚一人诣王 齐人也,坐盗 叶徒相似 其实味不同 5.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原文: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译文:6.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晏子具有怎样的才能?(不超过10个字)(2分)答:2007年成都市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7题。(共12分)【甲】晏子至,“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10、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节选自晏子春秋)【注释】 景公:齐国国君。 霁:天放晴。陛:皇宫的台阶。3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 其 实 味 不 同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1)吏二缚一人诣王( ) (2)晏子避席对曰( )(3)叶徒相似( ) (4)公被狐白之裘(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译文: (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译文:6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2分)答:7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的一人,略作评析。(2分)答:2007年扬州市甲晏子使楚乙晏子辞千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日:“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选自晏子春秋)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