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小学校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会议讲话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7076589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2.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小学校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会议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X年小学校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会议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X年小学校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会议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X年小学校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会议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X年小学校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会议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小学校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会议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小学校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会议讲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校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专题会议讲话老师们,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 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 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 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根据中 央的统一部署,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 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 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为此,汶川县教育局党委在教育系 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在于着力解决人民 群众反映强烈的

2、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 力,为推进汶川教育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在座的教育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直接和人 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我们身为教师,必须做到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今天,教师的生活可以说 仍是清苦的。追求理想、热爱工作与追求金钱、贪图享受似 乎已经出现了矛盾。在面对这一矛盾能否正确选择,师德修 养是最重要的因素了。 因此我认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应该成为每个当代教师的座右铭。成为教师须臾不可旁骛的追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 名言,也有人说成:学深为师,品正为范。从中可见学乃教 育之基础,德乃教育之本源。从字义理解

3、教师是指:受过专 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 技能,锻炼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 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 业人员。那么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教师呢?是简单的知识渊 博型,还是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业务素质,健全人 格的全面教师呢?我想大家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了吧!怎样 才能做一名具有优良品德、丰富的专业知识的好教师呢?我 个人认为应具有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师不是职业,而是事业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转型阶段,文化发展空前繁 杂,社会思潮泥沙俱下,如何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使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自

4、己正确 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要认清教师不仅仅是我们的职业也是我 们的事业,要把教育事业作为我们一生的追求和理想。面对 拜金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盛行, 我们教师的价值观一定不要盲从,而是要更加清醒的认识到 这种风气的错误性,以及为了改变这种风气,我们教师需要用过硬的素质来抵御这种风气。对把教育当事业的人,我怀 有真诚的敬意。所谓“把教育当事业”,我理解至少有两个 含义:第一,研究;第二,创新。有事业心的教师,面对教 育的所有现象,都能够以一种研究的眼光去打量与审视,并 自觉地进行研究。这种研究不是抽象的理论推导,而是结合 自己每一天的每一个教育行为进行分析、比较、质疑、琢磨

5、、提炼等等。有事业心的老师总是具有一种超越自己的欲望, 不愿意简单地重复自己,哪怕是同一篇“教熟了”的课文, 针对不同的学生,或者在不同的时期,也希望能够讲出新意; 哪怕是富有经验的班主任,面对新的班集体,也努力追求带 出新的个性与特色。如果说,把教育当饭碗,能够满足教师 物质生活的需要;那么,把教育当事业,贝y还能给我们带来 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收获。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教育者都把 教育当事业,但是毫无疑问,一个把教育当事业的老师能够 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教师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 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 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 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

6、是要以强烈的使 命感为基础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 于辛苦的,必须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 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 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第二、教师不是演讲者,而是榜样我们常说“无声教育”,就是指学生通过教师日常的一 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模仿教师的行为,潜移默化的将教师好 的和不好的行为进行了学习。因此,教师工作的“示范性” 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 重要的位置。对学生都会起示范与榜样作用,将直接影响到 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是学生的教师,学生是教师的学生。 在成长过程中,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

7、。教 育工作不仅仅是教学,更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家长把学 生交给学校、交给教师,我们就有责任、责无旁贷去珍惜爱 惜学生的时间。教师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自我表率, 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 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 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 道”,进而“乐其道”。第三、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 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 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问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 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学生学习的引导

8、者转变,教师 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自己的工作。新课程要求 教师引导学生在发展与探究中学习知识,建构知识,为了达 到这一目的,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培 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从 转变自己“讲课”为主的教学行为做起。以往的课堂教学,主要弊病之一就在于教师灌输得太 多,将课文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术语、概念灌输得多, 感悟、体验被忽视。事实上,老师灌过不等于学生学过,学 生学过不等于学生学会,学生学会不等于学生会学,而“以 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达到“学生会学” 的境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改变“灌输者” 的角色,尽量做

9、到:支离破碎的“分析”不讲,学生已经懂 的不讲,学生自己能讲的不讲,教师自己讲不清楚的不讲, 学生听不明白的不讲。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讲授些什么 呢?不是照搬教参,而是有自己研究的课文的心得体会、感 悟发现;必须有高于学生之处,能为学生开启心窗,要能讲 得学生佩服你;必须是传授程序性的知识,而不是陈述性的 知识。所谓“程序性的知识”,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做,如 何去运用,换言之,就是教他以规律、方法,授之以“渔”; 必须传授主题性的知识,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让学生在 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学习效益;必须传授逻 辑上有必然联系的知识。加涅说:“有组织的知识必须按一 定的程序才能系统掌

10、握。”教师在讲授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 唤醒已有知识的记忆,以不断建构新的知识网络。第四、教师不是学生的长辈,而是学生的朋友平易近人、与学生交朋友是师生沟通的桥梁。教师在扮 演自己的角色的时候,很容易把自己放在教师就是长者,是 学生的长辈,一定 是学生的老师的位置,既然是长辈,是 老师,学生就没有什么理由不接受教师的意见,不听教师的 话。为此,教师就把自己摆在了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一旦 学生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时,我们的教师就会勃然大 怒,认为学生不听教育,不听我们的哨子。对于一些素质较 低,道德修养不高的教师甚至会出现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的行为和举动。对于今天的教育,教师要淡化自己的角色。

11、教师是社会的一员,不仅要充当“教师”这一角色,而且要 充当多种角色。教师不但要以“长辈”的身份出现,更要以 “朋友”的身份出现。只有与学生交朋友,师生之间的沟通 才可以更为方便,学生才可以对教师有一种信任,师生之间 沟通起来才更有效果。幽默是师生沟通的催化剂。学生对教师普遍要求和赞赏 的一种素质就是教师要具有幽默感。教师语言幽默诙谐,富 含哲理,是教师与学生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催化剂。教 师的语言艺术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管是在 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还是我的课堂教学中,我都喜欢采用 幽默风趣、诙谐的语言,通过这样的幽默诙谐,拉近师生之 间的距离,使得大家的沟通更轻松。在我对学生进

12、行思想教 育时,我注意到教育语言的诙谐性,通过在幽默诙谐的气氛 在交流沟通,能够冰释师生之间的各种误解。在二十多年的 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感到:当前教育形势下的教师, 不应该再用那种古板、呆滞的语言进行自己的课堂教学和与 学生沟通。韩愈说:师者,传到授业解惑也。为人师者亦为人模范。 三尺讲台上的我们,意气风发,教书育人;三尺讲台下的我 们,文明尔雅,为人师表。教师是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 建设者和传承者,表里如一是对我们最高的要求和行为准 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 精神体现,一种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风筝要想飞得 高,必须由底下的线牵引着,假如没有了这根束缚它的线, 风筝只能掉在地上。我们如果是那只风筝,那师德就是在我 们脚下牵引着我们前进的那根线。如果线断了,即使我们再 努力,也不会飞的久,更不会飞得高。老师们,重教书、轻育人,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违背教 育方针的事我们不能做;我们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 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培育出德智体全面发展学生, 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才会满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