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宾阳县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7063593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宾阳县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西宾阳县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西宾阳县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西宾阳县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西宾阳县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宾阳县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宾阳县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宾阳县宾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试题宾阳中学2016年秋学期12月考试试题高一历史时间:90分钟一、选这题。(每小题2分,共24题,一共48分)1“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下列关于这场运动正确的是( ) 发布于1919年 得到中国共产党指导 受到工商界响应 体现了反帝爱国性质A. B. C. D. 2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向红军帽告别吧!”

2、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B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 C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坚持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3与辛亥革命相比,国民革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D. 最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4.剑桥中华民国国史中说:“如果它(指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是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1921年中共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

3、革命高潮的到来C.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如果没有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5.“因为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改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为此,毛泽东创造性的提出( )A.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统一战线理论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D.无产阶级专政理论6.为回顾中国共产党不平凡的历程,某班同学开展“红色的记忆,永远的丰碑”系列主题活动。下列素材可以网罗在“二十年代的历程”主题之中的有( )五四运动标语 中共一大会址照片 中共二大宣言 红军长征路线图A. B. C. D.7.“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

4、又分谷子又分田。过新年,过新年,你拿斧子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工农翻身掌政权。” 这首在江西遂川一带流传的民谣反映出土地革命( )A平均了一切社会财富 B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 C得到了群众广泛支持 D动摇了北洋军阀统治8.“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 )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成功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

5、9. 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请问信中所指(两次合作)“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别指的是( )A. 推翻帝制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B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和抗日战争胜利C辛亥革命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D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10. 1939年初起,国民党政府陆续编写了游击队整顿训练大纲游击战纲要等文件和书籍,分发给各战区、各军事学校,用于研讨游击战;还在南岳举办了游击干部训练班。这表明( )A.国民党政府放弃了正面战场抗战 B当时国共两党加强了军事合作C

6、国民党政府认识到游击战的价值 D.国民党反对游击战11.“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它把中国历史划开了两个时代,在今天以前,是我们屈辱悲苦的黑暗时代,自今天起,将是我们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光明时代。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这里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A. 南京解放、瓜分狂潮、九一八事变 B. 南京解放、七七事变、辛丑条约C.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D.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12.“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这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段朗诵词。它描述的主

7、要是( )A. 国民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 B. 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C.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敌后抗日 D.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的正面战场13. 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A百团大战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4.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A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 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C三大战役

8、已在辽沈地区率先打响 D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15.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因素是( )精良的武器装备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丰富的物资供应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A. B. C. D. 16.下图体现处的重大历史意义,不符合史实的是( ) A.直接威胁了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 B.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争反攻序幕 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 D.是蒋介石反动统治由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17.1800年,欧文担任英国苏格兰新拉纳克棉纺织厂的经理。他把工人的工作日缩减到10个小时半,提高了工人工资,组织了伤病储蓄会,为职工子女修建了学校和托儿所,改善了工人住宿条

9、件。其实验使新拉纳克变成社会风尚极好的模范移民区,工厂的股东也获得优厚的红利。欧文的实验及结果说明空想社会主义( )A与工人的斗争实践密切结合 B已触及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端C能从根本上解决工人的问题 D适合了工人运动的实际需要18.某历史学习小组为探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其中符合这一主题的资料有( )工业革命的影响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共产党宣言 俄国十月革命A B C D19.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其错误数( )A0个 B2个 C3个 D4个20.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没有

10、科学理论指导 B.没有发动农民参加革命,也没有外援 C.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 D.无产阶级不具备统治的基础21.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一文中指出:“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手段取得达到这个一定水平的前提。”这里所说的革命手段是( )A.开展二月革命 B.建立苏维埃政权C.发动十月革命 D.成立苏维埃联盟 22.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一战激化了俄国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C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有

11、战争”这个条件23.“二月革命后的临时政府当他们自以为是地把继续令人愤怒万分的战争而不是温饱作为关注重心的时候,群众便立刻用自己的力量将它湮没。”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沙皇专制统治 B人民迫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政府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24.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管理+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社会主义。这表明( )A列宁否定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传统理论 B列宁已经认识到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不足C列宁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D列宁意识到了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

12、策的必要性二、非选择题。(共3大题,第25题16分,第26题18分,第27题18分,一共52分)25. 材料一: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1921年7月)材料二: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此次全国大会亦通过此议决。 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

13、(1923年6月)材料三: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快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毛泽东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1926年9月)(1)根据材料1和材料2,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2分)结合材料2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转变产生的直接成果(1分),这一成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3分)(3)结合材料3和所学知识,分析在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哪些发展?(4分)26. 材料一: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国民政府自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