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 重点.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063273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 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医学心理学 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医学心理学 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医学心理学 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医学心理学 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 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 重点.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绪论第1节 医学心理学概述1、 定义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 研究范围1. 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2. 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3. 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4. 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5. 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3、 学科性质1、 交叉学科 2、基础学科 3、应用学科4、 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的主要目的1、 培养医学生的整体医学观2、 掌握一些医学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方法3、 掌握应对和处理个人可能出现的人生难题的

2、方法第2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1、 定义医学模式(medicine model):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模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2、 医学心理学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1、 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2、 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3、 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人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4、 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第3节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 医学心理学方法学的主要特点1、 基础理论的多样性 2、心理因素的主观性 3、研究对象的多学科属性2、 研究方法1、 观察法

3、:自然观察法 控制观察法2、 调查法:晤谈法 问卷法3、 心理测量法4、 个案法:对单一案例的研究。5、 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因果研究的最主要方法。6、 相关研究法:考察两个变量间是否有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与统计技术。第4节 医学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1977年,Engel G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直接推动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这是医学心理学相关工作普遍开展的国际大环境。 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第一节 认知过程一、感觉(sensation):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

4、个别属性的反应。二、感觉的意义:1、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 2、感觉为人们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3、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3、 感觉的种类:外部感觉 和 内部感觉。4、 感觉的特征:1、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感觉的敏锐程度,即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是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呈反比的关系。 差别感受性:对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分辨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2、 感觉后像: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印象的暂时存留现象。3、 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

5、生变化(提高或降低)的现象。4、 感觉对比: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5、 联觉: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5、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人的感觉的产生更多的受客观刺激的影响,而知觉的产生除了受客观刺激的作用外,还很大程度上要受个人经验等主观因素的制约。6、 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相对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7、 感觉的种类: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 3、运动知觉 8、 错觉: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

6、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9、 记忆(memory):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 记、保持、再现三个基本环节。10、 记忆的分类:按内容:1、形象记忆 2、逻辑记忆 3、情绪记忆 4、运动记忆 按记忆信息加工的方式或保持时间的长短分类: 1、感觉记忆(瞬时记忆):直接以信息材料所具有的物理特性编 码,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存储的时间极短。 2、短时记忆:1分钟以内的记忆。短时记忆容量有限,记忆的 广度是7士2个“创克”。 3、长时记忆:能够长期甚至永久保存的记忆。11、 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再现,或是错误的再认或再现。12、 遗忘规律:

7、1、遗忘进程先快后慢。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先发现了这一现象。 2、遗忘的多少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的关系。 3、遗忘的多少与个体的心理状态的关系。 4、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的关系。13、 注意(attention):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 注意的两个基本特性。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14、 注意的分类:1、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15、 注意的特征: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16、 思维(thinking):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知的高级形式。间接 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重要特性。 间接

8、性:是指它借助其他事物为媒介来进行反映。 概括性:对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进行反映。17、 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方式来分类: 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 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 3、根据思维的独立程度来分类: 常规思维 创造性思维18、 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19、 想象的功能: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 2、想象具有对认识的补充作用 3、想象具有对情绪的调节作用 4、现象具有代替作用 5、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二十、想象的种类:有意想象:根据一定目的,自觉的进行的想象活动。 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

9、想象被称为无意想象,梦是很常见 的一种无意想象。第2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1、 概念:情绪(emotion)和情感(affection)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 度的体验。2、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1、情绪主要与生理相联系,情感是由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引起的高级社会经验。2、情绪的概念可用于动物和人,情感是人才具有的高级心理现象。3、情绪带有情境性、暂时性,消退快。某种情境的消失就会使得某种情绪消失,而情 感是对事物的稳定态度,具有深入性、稳定性和持久性,受到情境的影响小。4、 情绪往往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因此带有冲动性,情感的产生则与对事物的深刻 认识相联系因而冲动性较少。 情绪

10、和情感虽有区别,但事实上很难将两者截然分开,情绪和情感总是彼此依存、相 互交融的。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情 绪的变化往往反应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含着情感。情绪发展在先, 情感体验产生于后,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3、 情绪的功能:1、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2、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动机 3、心理活动的组织作用 4、情绪是人际交往的手段4、 情绪状态的分类:1、心境:是指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2、激情:是一种迅猛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状态下人往 往出现“意识狭窄”现象,即认识活动的范围缩小,理

11、智 分析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的行为 失去控制。 3、应激:也是一种特殊的情绪状态,当人们遇到某种危险或面临某 种突然事变时,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5、 情感的分类: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6、 表情(emotional expression):与情绪情感有关联的行为特征。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 言语表情。7、 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三因素学说:情绪的产生是受认知过程、环境刺激、生理反应三种 因素所制约,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键作用。第3节 意志过程1、 意志(will):是指人们自觉的确定目标,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 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

12、极其复杂的心理过程,是 和人类所独有的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分不开的。2、 意志的基本过程:采取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初始阶段。 执行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3、 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1、意志的首要特征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这是意志活动的前提。 2、意志的第二个特征是意志是与克服困难想联系的,这是意识活动的核心。 3、意志的第三个特征是以随意活动为基础。4、 意志的品质:1、自觉性。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有意志的动摇性、受暗示性、盲从、随 波逐流、刚愎自用和独断性等。 2、果断性。与果断性对立的是优柔寡断患得患失和草率从事,都是不果 断的表现。 3、坚韧性。与坚韧性相悖的品质是做事虎头蛇尾、见异思迁、急躁、轻 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