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课时 导案.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7058813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课时 导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课时 导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课时 导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课时 导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型:新授课 课时:第2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所采用的方法是目前自 然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能力。3.学习科学家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学习重难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预习案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现根据学案教材助读中问题提示,思考并回答,遇有疑难,查阅教材, 并从教材中勾画出要点, 加深理解。 2.完成时间10分钟。【教材辅助】(

2、阅读教材P44-45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完成自主预习3内容)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完成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2.实验过程:a.培养标记的大肠杆菌: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并繁殖数代。b.标记噬菌体: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 c.侵染大肠杆菌:分别用32P或35S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无任何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 d.搅拌、离心、检测: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结果:用3

3、5S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用32P标记的一组感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 3.结论: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DNA遗传的,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用红色笔写到疑惑栏上,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探究案【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根据教材中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为什么要用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用14C和18O等同位素可行吗,为什么?噬菌体结构简单,化学组成

4、仅有DNA和蛋白质,用32P和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原因是对这两种物质分析,仅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硫,磷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用14C和18O标记则不行,DNA和蛋白质中均含有碳和氧。2.离心后上清液与沉淀物中放射性含量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进一步观察发现,细菌裂解释放出与亲代相似的噬菌体中,可以观察到32P标记的DNA,但却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这一现象又说明了什么?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体内,而蛋白质外壳被留在了外面。子代的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3. 在含32P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经过离心,沉淀物放射性很高,上清液也有放射性,原因可

5、能是什么?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否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原因可能是有未发生侵染的噬菌体或侵染后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噬菌体侵染细 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4. 是不是所有生物都含有DNA? 通过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例,说明RNA也是遗传物质。归纳总结【当堂检测】有效训练、反馈矫正1.科学家用15N、32P、35S标记大肠杆菌,然后由噬菌体侵染这种大肠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组成结构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 B )A15N 、 35S B.15N 、32P 、35SC32P 、 35S D.15N 、32P2.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合成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需要 ( D )A.细菌的DNA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氨基酸C.细菌的DNA和噬菌体的氨基酸D.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 A )A.DNA是遗传物质 B.RNA是遗传物质C.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我的知识网络图】课后完成知识网络图【我的疑惑】【我的疑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