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树·山教学练案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37055736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5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树·山教学练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湖·树·山教学练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湖·树·山教学练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湖·树·山教学练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树·山教学练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树·山教学练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4湖树山湖树山【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复述文章内容。2积累词语,掌握“高耸、休憩、湖畔、抚摩、听凭”等词的读音,字形及词义,并学会运用。3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强化散文相关知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章大致内容。2展开小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1通过学习课文强化散文的相关文体知识,学习散文的表达方式。2体验自然界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新知探究】【新知探究】(一)相关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赫尔曼黑塞,德国作家,诗人。曾获多种文学荣誉,比较重要的有:冯泰纳奖、诺贝尔奖、歌德奖。1

2、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玻璃球游戏等。2文体知识散文的特点:(1)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

3、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2/4道理。(3)语言优美: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二)易错字词高耸:休憩:花圃:听凭:漂浮:喃喃:奔驰:(三)整体感知文章分为几部分?分别介绍了哪些内容?(四)阅读文章第一、二部分1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这一段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阅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梦从黄色的树上落到地上”一句的表达效果?3第

4、二段中作者一连串使用“追、跑、跳、奔”等多个动词,有什么好处?4第三自然段中作者连用三个“听凭”有什么好处?5“树里力量的轻微流动声”“心中血液的轻微流动声”和“由梦里经过他的全身又返回的金色流体的轻微流动声”几句中的“流动声”的含义有哪些不同?6分析“男孩向天使飞去,自己变成了天使,拥抱他的母亲。”一句的艺术特色。(五)阅读文章第三部分3/41在梦境醒来部分,作者提到上帝的歌声有什么作用?2最后一段写流浪者记起过去的一切,说明了什么?3尝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课堂活动】【课堂活动】1这篇散文前四段描绘了世外桃源一样的“梦境”。这个“梦境”有什么特点?作者借这个梦境想传达什么样的愿望?2从梦境

5、中醒来,流浪者开始幸福地歌唱。他唱的是什么?说出你的想象和依据。3反复读这篇文章,在诵读中驰骋你的想象,记录你想象的画面,和同学交流。【课堂小结】【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领略了流浪者梦中的美景,其实只要我们用心体会,我们都能欣赏到姿态不同的四季里,各自不同的故事。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够用心地观察并记录生活的每一个精彩瞬间。【精炼反馈】【精炼反馈】(一)给加点的字注音。翅膀()模样()高耸()湖畔()休憩()喃喃()花圃()抚摩()(二)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_,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_智慧,_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A困境启迪抚慰B困境启发抚恤C困难启迪抚恤D困难启发抚慰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