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坚持依法审计提升审计监督层次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7028126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坚持依法审计提升审计监督层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X年坚持依法审计提升审计监督层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X年坚持依法审计提升审计监督层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X年坚持依法审计提升审计监督层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X年坚持依法审计提升审计监督层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坚持依法审计提升审计监督层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坚持依法审计提升审计监督层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持依法审计提升审计监督层次“依法审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求真务 实”是审计工作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依法审计原则是宪法 和审计法确定的审计监督的基本原则。其具体内容包括:审 计监督的职责和权限,由法律、法规规定;审计机关进行审 计监督活动时,必须遵循法律、法规规定的职权和程序;审 计机关评价审计事项,揭露存在的问题,对违法行为处理、 处罚,必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审计原则是依 法行政原则在审计监督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具有审计监督法 律化,审计执法程序化、 透明化,审计结果公开化、公示化, 审计责任明确化等特点。一、依法审计的范畴:依法审计是审计部门的根本法理 指南,是审计工

2、作最核心的法理理念。从审计部门的实际工 作来看,要具体体现依法审计、实现审计监督目的基础在依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各项工作开展的 基本准则,审计工作也不例外。那么,目前依法审计有哪些 法呢:1. 审计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包括:宪法。宪法第九十一条、第一百零九条对审计机关的设置、审计监督的范围和内容、审计监督的基本原则作了明确 规定,这是审计监督的最高法律依据审计法。审计法全面规定了审计监督的原则、审计机关 和审计人员、审计机关的职责、审计机关的权限、审计程序 和法律责任等内容,是审计监督的基本法。其他有关审计监督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 章。目前本人们实行最多的是审计署1-6号令,

3、从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日记及底稿、审计报告、审计档案等进行质 量控制,制定了相应的准则与操作规范。2. 其他法律、法规。具体包括: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 和规章,如预算法、税收征管法、会计法、经济合同法等财 经方面的法律等;审计监督活动中,对审计事项进行评价、 作出处理、处罚决定,应当遵守财经法律、行政法规和行政 规章的规定;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方面的法律、法规,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条例等。关键在于审计。依法审计,加强审计监督,关键在于依 法审计,通过依法审计这个载体,实现监督、服务的目的。 这就要求本人们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对编制审计方案、收集 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

4、报告、 归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实行法治控制。依法审计就是确保审 计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每项 审计项目都能经得起检验。根本在于监督。要通过审计监督,保障财政资金、民生 资金、国有资产的安全有效。二、目前审计监督的几种观点1. 审计万能论。认为审计监督可以全面地辐射到社会经 济活动的各个领域。由于审计部门自身认知的错位以及社会 对于审计作用的过高期望,造成审计监督效应人为地被扩大 或神化,这已经严重影响到审计机关如何坚持依法审计实施 审计监督,也无形中增大了审计的执法风险。实际上,目前 的财政财务收支记录与实际经济事务有很多不一致的前面, 审计机关凭借现有的审计手段,有时难

5、以查实真相,有些方 面审计监督也无能为力。2. 审计走过场论。即认为审计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审计 监督流于形式。在这种审计理念的影响下,大多数人把审计 部门定位为各级政府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监督成了 “走过 场”。诚然,监督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监督却是万万不能的, 这是很平常的道理。在一个缺乏监督的环境下,权利运行者 就会为所欲为,各种违纪违规必然遍地都是。本人认为,审 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这一点永远不能变,审计监督职能的 发挥,不仅在于它所查处或揭露的违纪违规问题,更在于其无形的威慑力量和潜在的警戒效应。3. 审计无作为论。即认为审计机关在履行审计职责时, 缺少与之相匹配的法定权限,执法手段和处

6、罚执行力度较为 薄弱,审计工作难有作为,审计监督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 用。当前,审计工作的重心在于促进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 和资金使用效益,换言之,即寓监督于服务之中,简单的行 政处理、处罚已经不符合形势的要求,而是要从体制和机制 中发现问题,从微观入手,站在宏观角度,为党委政府服务。4. 审计等同服务论。认为审计监督是纯粹为被审计单位 和有关部门服务的,监督完全寓于服务之中, 在这种观点下, 审计就成了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审计,审计监督的效应也就仅 仅局限于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虽然在目前的形势下,审计 监督的另一个目的是服务,但审计的基本职能其本身是监督,其常规性、基础性的工作就是监督,是先监督

7、,而后达 到服务这个目的的。5. 审计就是查案论。认为审计就是要查问题,抓大要 案。这种观点多少受近几年来审计风暴和社会对审计的期望 值影响。应该说,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常规性、 例行性监督,查处大要案不是审计的基本职责,也不是审计 的要求,所谓可遇不可求,大要案的查处往往有一定偶然性, 需要一些非正常手段才能查处,而审计仅仅能在发现疑点、提供线索、协同查案等方面提供一些服务。6. 审计纯监督论。认为审计的基本职能就是监督,是对 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 进行监督,审计的职能是监督与鉴证,而不是服务,这种观 点容易使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思路走入死胡同,在与党

8、委政府保持一致上发挥不了审计免疫性功能。三、目前审计监督的几个“不适应”1. 观念上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变革创新能力不强,对社 会经济形势的迅速发展不够敏感,习惯于用过去熟悉的方法 开展审计工作,对审计新技术、新方法接受较慢,满足于现 状。对“优秀项目”、“精品项目”内涵的理解有偏差,没 有把审计报告、审计成果当作审计机关的产品来看待,多数 是在疲于应付项目,抓质量、出成果有心无力。2. 思路上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不善于从全局的角度系统 把握具体审计工作。审计组织方式,依然是传统的“由点到 面”的方式,审计组按方案内容每人各分一块,审到什么算 什么,查出重大问题往往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审计结果上把

9、上缴金额等指标看得过重,缺少宏观把握的能力。3. 成果运用上不适应。尤其是对审计成果的开发、 转化、 运用,还有很大的差距:微观成果多,宏观成果少;就事论 事多,成果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分析问题缺乏一分为二的 观点,注重揭露问题,正面成果的引导作用不够;许多审计 信息“为写而写”,没有认识到审计信息是审计过程的延续、 是体现审计成果的手段,内因不明导致审计信息质量低下。四、目前审计监督的压力从外部环境看,审计监督有新压力。从审计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看,无论是XX年修订的审 计法、还是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 对审计的要求都更高了1. 审计法对审计的要求更高了。修订的审计法, 主要在健全审计监督机制、

10、完善审计监督职责、加强审计监 督手段、规范审计监督行为四个方面作了修订。规定审计报 告从原来的内部文书变成公开的法律文书,对审计质量要求 更高。它一方面是进一步强化了依法审计;另一方面也增加 了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把审计工作置于人大和社会公众监督 之下,这意味着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 同时,审计法修订后,审计执法手段的增设,在加大审 计工作力度的同时,也加重了自身的责任;被审计单位救济 途径的变化,对本人们工作的严谨细致、客观公正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2. 党委政府对审计的要求更高了。近年来,审计通过自 身的努力,效果越来越明显,地位和作用不断显现,得到了 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

11、和认可。同时,审计的难度也比 过去大了,审计能不能有地位,能不能体现应有的价值,关 键在于本人们的工作有没有成效。对于党委、人大和政府, 审计工作有没有成效、是否有成果,就在于本人们能不能当 好参谋、能不能把审计监督和审计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这 就要求本人们必须认真研究党委政府的需求、研究人大的需 求、研究社会各界的需求以及被审计单位的需求,紧紧围绕 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开展审计、选择项目,提高这些项目的 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审计报告、审计信息和审计建议,更好 地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3. 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更高了。随着这几年的“审计 风暴”,社会公众愈来愈关注审计结果公告,对审计结果的 需求,已

12、经转变为一种有效需求。但是,本人们要认识到, 审计结果对外公开,对审计机关而言是一柄“双刃剑”:一 方面它有利于本人们宣传审计成果,推动民主法制;另一方 面,审计结果公告将审计工作的质量完全置于全社会的监督 之下,审计风险显性化。面对审计结果公告后可能产生的一 系列问题,本人们除了积极稳妥,逐步推行审计结果公告之 外,唯一对策就是严抓审计质量, 提升审计工作的管理水平, 由此来应对、化解产生的压力和各种困难。从内部环境看,审计工作有新变革。从审计机关内部看,审计工作面临新的变革,这种变革 包括管理模式在变、审计方式在变、评优办法也在变。随着 审计转型的不断深化、审计创新创业年的推动,审计免疫系

13、 统理论的提出,审计监督面临更大压力:1. 管理模式在变。审计署 6号令的全面实行、计算机审 计的全面推广,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提出,对传统的审计理 念、审计管理行为、审计技术方法有一定的冲击。6号令的核心是对审计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实行审计工作分 级负责制,强化审计管理的基础工作,实行质量控制与责任 追究相结合。计算机审计、免疫系统理论则从审计技术创新 角度对现在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甚至是 挑战。2. 审计要求在变:在审计对象上,要强化对全部政府性 资金的审计监督上创新并有新的突破;在审计发展方向上, 要在绩效审计上创新并有新的突破;在审计手段上,要在计 算机审计上创新并

14、有新的突破。3. 审计方式在变。一是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变;二 是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变;三是从单位审计向 项目审计转变,专项调查已经成了目前审计发展的主流;四 是从以过程为导向的审计向以结果为导向的审计转变。伴随 这些转变,本人们的审计管理思路、 模式也要跟着进行调整。4. 评优办法在变。去年,省厅和市局对评优办法和标准 作了较大的修改。审计项目的评优,虽然其本身不是目的, 但是本人认为目前的体制下,审计项目的评优仍具有“指挥棒”的作用,会给本人们的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审计管理、 审计质量控制等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审计的监督、服务职能 往往通过项目审计实现,项目审计是审计机关的中心

15、工作。 针对项目的评优成效情况,新的评优方法在以下七方面有加 强。一是加大了审计宏观服务与威慑力;二是加大了审计创 新力度;三是加大了审计宣传力度;四是加大了审计整改落 实力度;五是加大了审计公告力度;六是加大了审计问题的揭露或审计的深度;七是加大了领导批示的加分五、坚持依法审计,提升审计监督层次,监督实效要提 高,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制 订出有特色的审计项目,特别是要通过批判性发挥审计的建 设性和预防性作用。本人觉得审计免疫系统的关键是通过批 判性发现问题、揭露问题。制定审计项目计划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坚持依法审 计、依法监督原则。要按照有关

16、法律法规,履行审计监督职 责,加强审计监督,依照审计程序开展工作, 做到程序规范, 证据可靠,结果准确,既不失职不作为,又不越权乱作为。 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克服就事论事和“一刀 切”的做。三是坚持一切为了发展的原则。要自觉把审计工 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中,找准审计监督与促进经济发 展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 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2. 突出审计重点。压缩数量、提高质量、增加深度,加 大力度。关注财政资金的绩效、关注民生资金、国有资产的 安全,关注政策的贯彻落实;努力在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水 平上实现新突破。一是突出对国家调控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确保政 令畅通、令行禁止。继续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突出 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进一步突出重点,更好地服务于大局、服务于中心二是突出对政府公共财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