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千名干部进村入户心得体会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7007046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千名干部进村入户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X年千名干部进村入户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X年千名干部进村入户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X年千名干部进村入户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X年千名干部进村入户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千名干部进村入户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千名干部进村入户心得体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千名干部进村入户心得体会农民的喜忧盼大地泛绿,万物苏醒,在这孕育希望的季节, 我作为“千 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一员,走进农村。两个多月来,我怀 着对“三农”的深切关爱之情,送政策,送温暖,访民情, 解民意,排民忧,把真情洒在家家户户,把足迹留在田间地 头。这个春天,让我体会到农民的感激,让我触摸到农民的困 惑,让我感知到农民的期盼。感激3月20日,阴雨霏霏,早上8点不到,我们一行来 到大屋雷村老村长雷文才的家,这是第二次见面,正在吃早 饭的老人家,连忙放下碗筷,边搬椅子,边倒茶水,朴实热 情,我们心里热乎乎的,早春雨天那丝丝凉意顿然间无影无没等我们开口,老人就介绍开了:自己今年68啦,是一名老

2、党员,当过多年村长,家里种了几亩田,儿孙都出去 打工了,老伴前两年去世,现在家里就他一人。当我们问这 几年家庭收入时,老人满脸的皱纹忽然舒展开来,高兴的说:一年比一年好,自己种的几亩田,每年算下来剔除农药、化 肥、种子等开销,有几千元的纯收入,够他的生活开支了。我插上一句:“你们看病方便吗?有没有因病返贫的?”雷 文才老人说:“现在农村看病方便多了,村里有了卫生室, 看病也有新农合,大病小病政府都可以报销一部分,一般老 百姓都不会再出现因病返贫的情况”。随着交谈的深入,老 人也打开了话匣子,“如今党的政策好啊,种田不用交税, 小孩上学不缴学费,历朝历代农民缴皇粮国税那是天经地义 的事,搁以前我

3、们想都不敢想! 现在在农村,只要人勤快点, 不愁没好日子过。”“去年每亩地拿到了 70多元补贴,今年听说增加到100多了,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这都是党 的政策好,我给赶上了,现在就希望自己硬硬朗朗的能多活 几年呢”老人家朴素的话语,满足的笑容,充满着感激, 让我真切地感悟出了那份温馨和幸福。困惑又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早上,我们刚下车,正巧遇见要去 田间干活的雷在兴老伯, 一路上,我们和老人家攀谈了起来, 看着他健朗的步伐,布满皱纹的脸,我们同行的队员不禁问 起了他老人家高寿,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要种庄稼的时候, 老人感慨的说:“今年快八十啦,三个儿子和儿媳都外出打 工,五六亩田地全由我和老伴种,孙

4、子、孙女也是我们照看,现在年纪大了,干不动咯,但愿自己能健健旺旺的,多帮他 们几年,别给孩子们增加负担,他们在外也挺不容易的”。当问及家里几个孩子的读书情况时,老伯叹了口气说,唉, 孩子爸妈常年不在,我们只能给他们做做饭、洗洗衣服,读书 我们老人帮不上啥忙,只有靠他们自己哦。从 3月10日 进村入户至今,村里4个自然垸7个村 民小组我都走了一趟,时常听到留守老人们无奈的诉说,自 己不大读书识字,年纪也大了,思想也跟不上变化,年轻人 都不在家,留下的孩子学习、成长他们想管也是心有余而力 不足。整个村子转一圈,年轻男人难得一见,偶有年轻 女性,也是因孩子太小或者家里实在脱不开身,没出去。记 得进村

5、入户第一天,村支书雷勉雄向我们介绍情况时说,村 里只要还干得动的,都出门打工去了;在家的,多是些老弱 病残,村民的家庭收入90%来自于打工收入。在村会计那里, 我们大概了解了一下,大屋雷村1380人中,常年在外务工和留守人员各占一半,留守人员中,60岁以上的老人约占70%在经济相对滞后、资源匮乏的农村,眼下除了打工似乎 别无出路,村民大量外出,“386199”部队的尴尬,正在延续,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 和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极为突出。老年人只能提供给留守儿 童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思想上存在代沟,学习、成长、教 育完全任其自然发展。佝偻的身躯伴随着孤寂的岁月,天伦之乐也

6、许只有在每 年春节的时候奢侈一下。远望老伯那孤单的身影,一丝悲凉和无奈从心底慢慢涌起。期盼5月11日,局里组织全局干部进村入户访民情、解民意,我带5人小分队来到第三村民小组,这个组共有村民 67户,我们走访了 36户,电话联系了 2户。走访后总体感觉是:如今村民日子好了,房子高了,票 子多了,孩子们出息了,叫苦叫难的少了,闲逛混日子的少 了。老百姓的期盼多了,他们盼党的好政策能延续,盼家乡 变化能更快,盼尽能早回家发展属于他们的产业,而不是扔 下老人孩子出去为别人打工最迫切的期盼 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在村头的一家小卖部里,我们与几个歇息的村民聊了起来,大家七嘴八舌, 谈到了粮食直补、农机补贴、家

7、电下乡补贴、新农合政策等, 对这些政策,个个赞不绝口,都说是历朝历代绝无仅有的事。 看到他们写在脸上的笑意,我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问到村 里发展的问题时,他们异口同声的说,要加大水利设施的改 造,特别是水库的整理加固,引水渠道的修建,大家都说今 年干旱严重,这些问题不抓紧时间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到农 业生产。最真实的期盼一一要像城里人一样生活。吃完午饭,趁 村民中午回家吃饭歇息的时候,我们按照上午的线路,又开 始了一次新的走访,以防遗漏。来到张水娥的家,大概有7、8个人聚在一起玩牌,见我们来了,他们立即撂下手里的扑 克,和我们海侃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聊开,大到国家 政策的变化,还自豪的向我们

8、炫耀 ,每年中央1号文件都是 给我们老百姓发的呢,国家把咱老百姓的事提上了重要议事 日程,能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小到最近谁家新 修了房子,谁家新买了汽车,谁家的日子过的安逸。在我 们问他们还有什么更好的想法时,几个女同志笑嘻嘻的说:“俺们现在啥都不缺,就想过上城里人的生活。现在村里通 垸路是修好了,但村庄内的道路窄,遇上雨天,满地泥泞, 没处伸脚,垸内的环境卫生差、房屋建设乱,还有娱乐的地 方少,闲暇时间只有靠打牌消遣,我们村里要是有像城里那 样的水泥路、楼房、环境卫生就好了,到那时我们也成城里 人了”。最“遥远”的期盼我想回家发展。 中午吃饭的间隙,我给外出南京打工的村民雷云菊打了个电话,问询他们在外 的生活状况和工作情况,从他回答的声音里我能听出电话那 头他的激动兴奋之情,也能体会到那份思念家乡之情。当问 到对村里的发展和他今后的打算时,他深情的说:“我想回 家干,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希望家乡能尽快发展起来, 比如多招商引资、引进企业、兴办集体经济实体等”。听完 这些,感慨颇多,我在心里默默的祝福他们,回家的梦想一 定会变为现实。他们的微笑,是对我们走访民情的认可;他们的诉说, 是对我们肩负责任的期待;他们的挥手,是对党的关怀的期 盼。我相信,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办实事,就能赢得他们的信 赖和尊重;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谋发展,农民那美好 的愿景一定会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