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大宝****b 文档编号:137005246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5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u 设计思路本节课首先由“问题探讨”引入,从“扩散”迁移到“渗透”。在生物小组课前完成渗透作用探究实验的基础上,由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出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然后由渗透装置类比联想到细胞,分析教材给出的“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认识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在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问题上,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相似吗?如果相似,植物细胞又有什么与动物细胞不同之处呢?引出探究活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重在做好引导,训练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实验设计的能力,归纳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进一步通过动手实验,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通过

2、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问题的分析,学生认识到水分子是可以自由进出细胞膜的,并且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行的。教材的资料分析提供的素材是无机盐的吸收情况,通过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出:细胞对物质的吸收不一定都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行的;细胞吸收物质是有选择的,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根据教材的实际需求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分解成层次由浅入深的各个小目标,让学生去感知教材,链接生活,最大限度的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一边思考一边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3、进行重组,完善知识结构。教师按小组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引导,点拨,利用教学中预设的各个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诊断反馈环节是贯穿本模式的一条主线。从形式上看,练既可以是综合、书面的,也可以是整体、口头的;从内容上看,既可以是知识掌握,也可以是思维训练;既可以是巩固强化,也可以迁移延伸;从教学程序上看,主要是安排在新课结束后巩固所学、迁移知识、培养能力,但也可以安排在新课开始前的导入性训练。u 教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人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4章第1节的内容。教材利用一些具体例子和资料,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

4、度跨膜运输的,一些离子的跨膜运输并不是顺着离子的相对含量进行的,最后总结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其中,“水分的跨膜运输”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这是一个探究实验,也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真正全面接触探究实验,通过对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探究,培养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u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说出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2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3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操作显微镜。【过程与方法目标】1尝试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2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u 教学重难点

5、【教学重点】1说明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2让学生知道细胞与外界溶液一起可以构成一个渗透系统。3举例说出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教学难点】1如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2如何设计实验过程(材料、实验用具、试剂的选择,实验结果的预测等)。3理解细胞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选择透过性膜。u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教具。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u 教学过程环节一:课程导入多媒体动画演示渗透作用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烧杯中是清水,漏斗内是30%的蔗糖溶液,两种不同的溶液被一层玻璃纸(半透膜)隔开,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静置2 h后,漏斗内的液面

6、有何变化?用一层纱布代替半透膜,其它的均与相同,漏斗内的液面有何变化?用一层塑料布代替半透膜,其它的也与相同,漏斗内的液面会有什么变化?若漏斗内外均是同浓度蔗糖溶液,情况又是怎样的?若漏斗内外都是清水呢?【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出课题,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环节二:讲授新课一、渗透作用1.渗透作用的概念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2.渗透系统的组成分析渗透系统的组成(如图)及特点: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3.渗透作用的发生(1)若S1溶液浓度大于S2,则单位时间

7、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S1S2,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上升;若S1溶液浓度小于S2,则情况相反,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下降。(2)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图所示的液面差h,则S1溶液浓度仍大于S2。【设计意图】理解发生是渗透作用的条件【比较】比较半透膜和生物活性的膜半透膜:是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例如:玻璃纸、卵壳膜等。有活性的生物膜:选择透过性膜,它对物质的通过既具有半透膜的物理性质,还根据生命活动是否需要进行选择。【合作探究】【典型例题】下图为一个渗透装置,半透膜小袋内充满0.3 g/mL的蔗糖溶液,用不同表面积的半透膜小袋做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内玻璃管

8、内液面高度变化速率的相关曲线最可能是(横坐标表示表面积)()【答案】B【设计意图】通过对应训练,突破难点,掌握知识。二、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设计意图】学会分析动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吸水和失水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成熟植物细胞的结构(2)原理和现象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3)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细胞液浓度BCD3.一学生做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显微镜下只有一个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

9、离,其他细胞都出现了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这可能是因为( B)A该细胞是正在发育过程中的细胞B该细胞是死细胞C蔗糖溶液浓度太小D实验操作不正确4.田间一次施肥过多,作物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B )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D、根系被肥料分解释放的热能烧毁5.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实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C)A.细胞膜、核膜等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B.水分子进出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差C.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物质则不能D.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

10、训练,掌握本节重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所学知识。u 教学反思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而高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已经发展到这节课,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实验现象等环节的学习训练,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生命科学实验探究能力;另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单一的个体学习为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小组合作式的学习,强调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更强调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意识,形成学习与交流的合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初步感受物质进出细胞的具体过程,由宏观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微观的理性的分析过程中,突破了有可能会出现的理解误区。其次,使学生体会到根据实际情景设计出合理模拟实验来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激发学生积极研究实际生活中的生物现象的热情,逐步形成实事求是、锲而不舍、探索创新的科学态度,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本节课设计了较多的学生探究活动,时间和效果较难把握。如条件允许用连堂的两个课时来完成效果更好10 /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