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II部2012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7004506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II部2012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II部2012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II部2012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II部2012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II部2012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II部2012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II部2012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诗歌鉴赏.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鉴赏回顾复习一诗歌鉴赏之形象一、知识回顾形象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形象有哪几种分类?请你结合已有知识列出常见的诗歌形象?二、经典题例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野步宋 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步清 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这两首诗分别写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4分)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了同一种手法来写景抒情,请就这一手法作简要赏析。(4分)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目。一鹭图 刘羽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

2、阳叹白头。 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描绘的是怎样一个形象?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展现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这首诗歌托物言志,说说作者借这个形象抒发了什么情感。(2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浣溪纱 纳兰性德(清)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注】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被酒:醉酒。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6分)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4分)三、布置作业诗歌鉴赏回

3、顾复习二诗歌鉴赏之景情关系一、知识回顾1、回顾景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积累一些概括景物特点的词语,概括意境特点的词语。2、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做题方法:找出有关意象(景)。抓住用以描写景的修饰语、动词。总结意境特点。二、经典题例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鹊桥仙 夜闻杜鹃陆 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阅读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

4、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注】惊残:惊醒。故山:即家乡。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目。天津桥春望雍陶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注释:雍陶生活在晚唐。全诗处处切合一

5、“望”字。请你简要描述诗人“望”到的景象。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悠然,然而在这种看似冷静的描写中,蕴藏着作者的一种什么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目。少年游早行林 仰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诗题为“早行”,诗人是如何表现“早”的?请作具体说明。其中“啼鸟两三声”,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5分)词的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5分)三、布置作业诗歌鉴赏回顾复习三诗歌鉴赏之语言一、知识回顾

6、关于诗歌语言有哪些题型?请回忆答题步骤。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词) 炼字型诗眼型领字型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句)3对语言风格的概括(篇)二、经典题例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4分) 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也有人说“夕望”二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5分)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目。一剪

7、梅舟过吴江 蒋捷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赏析“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句中“红”“绿”二字的表达效果。(5分)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目。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注篱落:篱笆。诗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句用语巧妙,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5分)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是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抒发情感的?(5分)三、布置作业

8、诗歌鉴赏回顾复习四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一、知识回顾关于诗歌题材分类有哪些?经常考察的诗歌思想感情有哪些?二、经典题例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注: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古曲有梅花落。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本诗后两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请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4分)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目。淮村兵后戴复古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注 淮村

9、:南宋江淮一带中的一个村庄。戴复古:江湖诗派著名诗人。全诗以写景为主。诗人如何借助景物的描写突出诗的主旨?(5分)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目。春 日 南宋吴锡畴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颈联中“逆”、“私”二字极为精妙,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其妙处。(3分) “幽情“在诗中指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4分)三、布置作业诗歌鉴赏回顾复

10、习五诗歌表达技巧一、知识回顾层次分明,远近高低动静结合景物描写 有声有色,相映成趣(以动衬静) 点面结合白描工笔描写方式 细节描写 鬼神故事、做梦虚实相生 回忆过去设想未来 请仿照上面格式把诗歌鉴赏中可能出现的手法技巧整理成框架图。二、经典题例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目御街行秋日怀旧 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注释】香砌:指花坛;欹:倾斜。都来:算来。本诗下阕以“愁”为核心,请分析词人在下片中是如何诉说词人内心的无尽愁苦的

11、。(4分)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题目。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篱落:篱笆。诗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句用语巧妙,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4分)结尾两句诗人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是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抒发情感的?(4分)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黄庭坚投荒万死鬓毛斑, 满川风雨独凭栏,生入瞿塘滟预关。 绾结湘娥十二鬟。未到江南先一笑, 可惜不当湖水面,岳阳楼上对君山。 银山堆里看青山。注:黄庭坚,于绍圣二年谪官涪州,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元符元年再徙戎州(今四川宜宾),至元符三年放还,先后在蜀六年。滟预关,即滟滪滩。湘娥,即湘夫人,相传舜之二妃溺死后为神,住在洞庭湖中的君山上。当:正对着,指在湖上面对着湖水。前一首的“未到江南先一笑”中“笑”,向来被人认为意蕴、情感丰富。你如何理解这一“笑”?请作简要赏析。(3分)后一首诗中,诗人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分别写出了怎样的景象?(3分)三、布置作业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