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区林相改造和退耕还林情况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36996481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区林相改造和退耕还林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X年区林相改造和退耕还林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X年区林相改造和退耕还林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X年区林相改造和退耕还林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X年区林相改造和退耕还林情况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区林相改造和退耕还林情况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区林相改造和退耕还林情况的调研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林相改造和退耕还林情况的调研报告林相改造、退耕还林是我区生态环境建设两项重大工程,关 系到“生态南岳”品牌的提升,旅游景观质量的提高和全区 个村、个居委会、户退耕农户的切身利益。为全面了解我区 林相改造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促进该项工作的稳妥 顺利进行,区政协组织部分市、区政协委员,于月日一日对 我区林相改造和退耕还林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委员会们 先后视察了南岳中心景区林相改造和三乡一镇的退耕还林 现场,通过听汇报、看现场,与农户总结座谈,对我区林相 改造和退耕还林工作情况有了深入而全面的了解。现将委员 集中评议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区林相改造和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 成果委员们

2、认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区农 林局、林场、树木园、各乡镇和退耕还林农户的共同努力, 我区的林相改造和退耕还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性成果, 并在实践中探索出许多宝贵经验,为后期工作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具体表现为:1. 改造力度大,效果初步显现。一XX年,我区林相改 造面积亩,其中:XX年改造亩,XX年改造亩。经区业务管理部门验收检查,成活率达、保存率为。特别是中心 景区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林相改造成效明显。XX年至XX 年,区农林局在胜利坊到市干院、康家城进山门票处对面, 寿坛公园周围营造的大叶樟、柔毛大叶桂樱、杜英、桃树等 阔叶树,在华严湖水库周围营造的丛生竹、垂柳观赏林,在 玉板

3、桥周围营造的桂花林,在忠烈祠周围营造的樱花林、含 笑林现多数己郁闭成林。在半山亭至磨镜台营造的枫香、乌 柏、械树林,在西岭至老塔圮公路沿线营造的白玉兰、栾树、罗汉松、四照花林,在老塔圮营造的杜鹃林,在岳林乡政府 下营造的乐昌含笑、罗汉松、四照花林,林场在白龙村营造 的生态林、树木园在延寿村营造的生态林,通过进一步的补 植、抚育,有望郁闭成林。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区退耕还林工作 进展顺利。XX年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延寿、白龙两村进行 退耕还林试点以来,截止XX年,我区退耕还林面积达到了 亩,其中退耕地造林亩,荒山造林亩,以中心景区为中心, 覆盖三乡一镇,全区退耕农户户。国家下达我区退

4、耕还林工 程造林任务为亩,其中退耕地造林亩,荒山造林亩,我区实 际完成退耕还林造林任务亩,其中退耕地造林亩,荒山造林 亩。中心景区公路沿线的耕地已全部实施了退耕还林,其中 白龙村全村耕地全退亩,延寿村亩,岳林村亩,兴隆村亩, 衡岳居委会亩,共计亩,不仅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中心景区内度以下的坡耕地也纳入了退耕还林范围。2. 紧密结合我区实际,特点较为突出。我区林相改造和 退耕还林工程从营林技术和实际效果来看,有以下个特点: 一是生态优先特点。在树种配置上做到了依据植物生态学特 性,符合南岳衡山原生性森林群落及植被垂直分布规律,坚 持了 “适地适树”的原则,避免了森林景观纯林化,造林树 种外来化

5、,植物景观园林化的弊端。 突出了以常绿乔木树种、 景观观赏效果好的乡土树种为主的特点。二是具有营造森林 大景观和森林小景观相匹配的特点。能根据南岳不同的地域特点和森林景观季相变化规律,在主要游览沿线视域范围 内,按照“以林造景,以景配林”的要求,营造林相外貌丰 富,季相变化明显,特色鲜明,又合乎生态旅游要求的森林 大景观。在个别地段,按“一树一景,一林一景,移步即景” 和“春观花,夏赏叶,秋观果,冬赏形”的要求,提高森林 观赏价值,突出“形态、色彩、风韵”的鲜明特色,丰富了 森林小景观。三是具有重点营造的特点。以主要游览线路两 侧,重要景区周围及特殊景点地段为重点,营造形象独特的 观赏林。四是

6、采用了大苗带土球加大穴高密度栽植,有快速 成林的特点。3. 不断探索新方法,走出新路子。在林相改造和退耕还 林工程实施过程中,相关部门敢于尝试,大胆创新,在实践 中积累了较多的宝贵经验,为今后不断做好我区林相改造和退耕还林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是吸收社会资金,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林相改造。林相 改造和退耕还林工程,工程量大,投入也大,单靠财政投入 和某个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为此,区林业相关部门广泛宣 传环保、国土绿化的意义,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有偿参与我区 生态建设,掀起全员参与的热潮。如农林局吸收社会资金在 万寿坛公园旁营造了“同学林”、“常青林”和“长旺林”,树木园创办的“贤达留芳植树园”和万寿坛

7、公园创办的“万 寿植树园”等,加快南岳林相改造工程的实施,促进南岳生 态建设的发展二是将林相改造与林业科研、能源开发相结 合。近年来,我区林业相关部门在实践中大胆摸索,不断探 索林相改造与林业科研、产业开发相结合的新路子,以求达 到林相改造工程的效益最大化。如树木园与XX天地绿色能源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发营造的“能源油料植物示范基地”, 不仅实现了我区生态建设与科研开发相结合,也是我区引进 外资进行林相改造的一条重要途经。目前,该项目已被国家 发改委批准立项;三是树木园在树木分类区内改造马尾松纯 林的成功经验。即以星点状、条状、放射状,小块状疏伐马 尾松,保留马尾松郁闭度在左右,以大苗加大穴加大肥

8、的方 式在马尾松林下营造阔叶林,年后,再次疏伐马尾松,保留 马尾松郁闭度在左右,再过年后,再次疏伐同目的树种生长 的马尾松,每亩保留马尾松一株,形成马尾松针阔混交林的林相改造模式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调研过程中,委员们认为我区林相改造和退耕还林工 作的成绩是明显的,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亦不可忽视。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1. 政策宣传不到位,农户认识上存在差异。林相改造、退耕还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由于对林相改造、退耕还 林的重大意义和国家有关政策宣传不足,致使部分干部、群 众认识上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林相改造劳民伤 财,山上本来有树,为何又要改造;二是认为“退耕”是“好 事”,既不要种田

9、,还能拿补偿。而对于“还林”却听之任 之,树苗种植后管理粗放,没有按要求开沟排水,没有及时 培蔸抚育,致使退耕后杂草丛生,还林效果难以显现;三是 在利益驱动下出现“退林返耕”现象。个别地方还存在着损 毁退耕还林树苗,用于修路、建房的现象。2. 管理不到位,重栽轻护现象严重。在调研过程中,委 员们发现有部分林相改造和退耕还林面积,只见杂草,不见 树木,有的地段苗木大量枯死。出现这些重栽轻护现象,其 主要原因有:一是种苗选择质量上把关不严;二是补种不及 时;三是平时抚育不到位;四是部分地段,甚至是中心景区 存在随意放牧,损毁苗木的现象;五是检查验收没有严格把 关;六是缺乏技术指导;七是经费、人力投

10、入不足。3. 规划不具体,在实施上出现随意性。我区于XX年制 定出台了南岳衡山林相改造总体规划。该规划虽然对林 相改造项目的目的、任务和分区设计都有科学的阐述,但是 由于不具体,在工作实践中缺乏强有力的指导性。主要体现 在:一是没有与总体规划相配套的年度、区域、地段子规划;二是每一个区域、每一个地段没有详尽具体的实施计划。如 某一地段的改造面积是多少?需要多少株苗木?用苗来源、 资金来源等都没有具体安排,对实际操作没有具体指导作 用,从而造成规划是规划,操作是操作;三是后期抚育、技 术指导没列入规划。三、关于推进我区林相改造和退耕还林工作的几点建议 通过集中评议,委员们提出四点建议:坚持科学发

11、展观,修订完善总体规划。规划是操作的前 提。科学具体的规划能提高实施的效率和效果。我们应该充 分运用林业分类经营理论,科学划分森林经营区,依据高标 准、高质量,高效益、科学布局的原则,调整和完善规划, 以实现优化森林结构、提升“生态南岳”品牌,提咼南岳旅 游景观内在质量的目的。具体为:一是将我区重要景点周围 的农田纳入退耕还林范围,如方广寺周围、广济寺周围、卧 虎潭周围、水帘洞水库周围及延寿村还有多亩未退耕的农田 和西线公路可视范围内农田等;二是区农林部门根据南岳 衡山林相改造总体规划拿出每年的具体实施方案,苗木计 划方案,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每一个地段的改造要有图 表、设计书、面积、株数、

12、用苗来源、资源来源、苗木基地、 用工安排;三是要将后期抚育管理和技术指导纳入规划之 中。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一套长效管理机制。林相改造、退 耕还林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建立切实可行 的长效管理机制是实施该项工程的根本保障。一是要加强后 期的技术指导和苗木抚育管理,巩固已有成果。尽快制定和 完善封禁治理、退耕还林等相关配套法规,以强制性手段禁 止陡坡开荒、毁林造地和边治理边破坏的行为。严禁在中心 景区放牧,饲养牲畜二是要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推行个体承 包,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林业体制经营管理改革步 伐,鼓励集体、个人承包和租赁山林,创办林场,实现林业 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进一步完

13、善荒山、荒坡、荒地的使 用权治理承包,实行谁投资、谁开发、谁治理、谁受益,可 以继承、转让的政策,吸引和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治理开发三 是要确保退耕效果,保障农户的长远利益。要坚决摒弃“重 栽轻护”的现象,对退耕还林地要切实加强后期管理,及时 补蔸、齐苗、加强营林抚育的技术指导,使退耕还林的效益 得到充分发挥,保障农户的长远利益。五年过后,国家退耕 补偿政策期满,如果退耕地不能发挥效益,那么退耕农户将 面临无地可耕,无粮可吃的艰难境地。这一潜在危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四是加强检查验收的管理。要严格按照规划和 国家有关标准严把检查验收关五是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落实林相改造和退耕还林的责任,建立领导

14、任期目标责任 制,定期考核,把林相改造和退耕还林的完成情况作为领导 干部工作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坚决克服领导的短期行为, 建立规划和规划实施情况报告制度,充分发挥各级组织和广 大群众的监督作用。总结成功经验,广泛争取全社会支持参与在加强巩固前 期成果的同时,要深入总结,广泛推广我区在林相改造、退 耕还林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在资金需求大,而我区财 力薄弱、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吸取社会资金,争取全社 会支持参与林相改造、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是一条重要而又 有效的途径。农林局吸收社会资金在万寿坛公园旁营造的“同学林”、“常青林”和“长旺林”,树木园创办的“贤 达留芳植树园”和万寿坛公园创办的“万

15、寿植树园”等都值 得大力推广。此外,将林相改造、退耕还林工程与科研、生 产、开发结合起来,引入外资参与改造。4.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各部门及广大农户对该项工 作的认识。林相改造、退耕还林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的德政工程,是我区景区建设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对改善生 态环境,提升“生态南岳”品牌,提咼南岳旅游景观内在质 量,促进我区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但长期以来,由于对我区林相改造、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摆上应有的位置,宣传力度也不大, 林相改造、退耕还林的作用、地位、影响并没有充分显示出 来。相关部门和部分农户在实施时出现盲目性,在行动上缺 乏主动性。所以,要广泛宣传,全面贯彻森林法、水 土保持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对我 区林相改造、退耕还林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 巨性的认识,把该项工程既作为一项急迫的经济建设任务, 又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好抓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