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唐诗之旅第1课 王维诗四首同步教学案 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85722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唐诗之旅第1课 王维诗四首同步教学案 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唐诗之旅第1课 王维诗四首同步教学案 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唐诗之旅第1课 王维诗四首同步教学案 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唐诗之旅第1课 王维诗四首同步教学案 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2012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唐诗之旅第1课 王维诗四首同步教学案 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唐诗之旅第1课 王维诗四首同步教学案 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唐诗之旅第1课 王维诗四首同步教学案 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唐诗之旅(上)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璀璨明珠,千百年来深为各族人民珍爱。到了唐朝开元十五年前后,诗歌无论是情思格调、意境兴象,还是声律形式,都已为唐诗繁荣的到来准备了充分的条件。继之而来的便是开元、天宝盛世唐诗的全面繁荣。这个时期,出现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把山水田园的静谧明秀的美表现得让人心驰神往。出现了边塞诗人高适、岑参,把边塞生活写得瑰奇壮伟、豪情慷慨。还有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等一大批名家。当然最重要的是伟大诗人李白,以其绝世才华,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如行云流水而又变幻莫测,情如滔滔江水,美如清水芙蓉。让我们梦回唐朝,来一次心驰神往的

2、诗歌之旅!第1课王维诗四首学习目标1.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空灵飘逸的写作特点。2.品味王维田园诗的超凡脱俗、格调高雅的情致。3.背诵这四首诗。【诗海拾贝】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诗意解读诗写登黄鹤楼的观感,是崔颢传世的名作。宋代严羽沧浪诗话称其为唐人律诗第一。据唐才子传(卷一)说,李白过黄鹤楼想赋诗,看到壁上题着这首诗,也就不写了,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首诗前两联写楼名来历,从神话传说写到现实感受;后两联写登楼所见,并因“日暮、烟波”引起了无限

3、的乡愁,读来耐人寻味。诗的三、四句未曾对偶,而且第三句连用六仄,第四句连用五平,但仍觉音节清亮,盖因诗人运用了优美的神话传说,生动地描绘了黄鹤楼明丽的景色,且能一气呵成,使诗的气势不平凡的缘故。名句识记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考点演示颈联写的是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答:_【文本卡片】一、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九年(721)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受连累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天宝十一载(752)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两京恢复论罪时仅受降官处分。后

4、历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早年曾出使边塞,写有部分边塞诗歌。其诗能融音乐、绘画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著有王右丞集。王维的生活、思想与创作,可以四十岁左右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生活主要是积极仕进,支持张九龄的开明政治,思想奋发向上,其诗歌创作的基调也是积极乐观的。后来张九龄罢相,朝政日非,安史之乱后社会急剧变化,王维的生活也由前期的积极仕进转变为后期的亦官亦隐。这期间他生活的主要内容是隐居辋川,啸咏山林,笃

5、志奉佛,惟以禅诵为事。因此他的思想也趋于消极遁世,诗歌创作的基调也变为幽静恬淡甚至带有枯寂。二、写作背景积雨辋川庄作 唐代“安史之乱”后,社会急剧变化,朝政日非,王维不再积极出仕,而是亦官亦隐。他隐居辋川,啸咏山林,笃志奉佛。该诗就写于这一时期。辛夷坞 王维隐居辋川期间,寄情山水,吟咏自然,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后编为田园组诗辋川集。该诗就是组诗辋川集中的第十八首。组诗中,作者不仅以细腻的笔墨描绘出景物的鲜明形象,而且写出了景物的精神气质。送沈子福归江东 大约在开元二十八、二十九年(740、741),王维知南选,到襄阳。这期间,他的行踪处于江汉一带,该诗就是诗人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时

6、所写。观猎 四十岁以前的王维,思想奋发向上,积极仕进,支持张九龄的开明政治,诗歌创作积极乐观,写下了不少具有强烈批判性的政治诗和具有奋发向上精神的边塞诗。观猎就是他前期的边塞诗。【基础荟萃】1文学常识填空。王维,字摩诘。唐代河东人,工书画。曾任尚书右丞,世称“_”。笃志奉佛,亦称“_”。他与孟浩然齐名,世称“_”。王维是盛唐_的代表人物。王维不仅是著名诗人,而且是一位出色的画家。苏轼曾这样评价他的作品:“_,_。”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蒸藜炊黍()啭黄鹂()芙蓉()红萼() 风劲() 罟师()3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1)山中习静观朝槿,_。(2)_,明月来相照。(3)愿君多采撷,_。(4)_,

7、千里暮云平。【结构简析】积雨辋川庄作首联:写田家劳作生活。颔联:_颈联:写诗人独处山林之乐。(寓情于景)尾联:_辛夷坞前两句:写春天来到,辛夷花开。后两句:_送沈子福归江东前两句:写送行之地的景色。后两句:_观猎首联:用突兀的手法落笔,渲染了激烈、紧张的狩猎气氛。颔联:_颈联:写将军归猎之迅速,有瞬息千里之感。尾联:_【文本内容】积雨辋川庄作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和辋川别业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细描细绘,表达了诗人厌倦尘世喧嚣、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辛夷坞充分描绘了辛夷花美好的形象,渗透着诗人对时代环境寂寞感的体味,

8、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情怀。送沈子福归江东诗歌写了诗人在长江上游送别友人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基调明快,哀而不伤。观猎写一次普通的打猎场面,表现了打猎主人公的意气风发、飒爽英姿的英武精神,又写了猎归后的轻快和喜悦的心情,蕴涵着诗人的豪情壮志。【艺术特色】积雨辋川庄作1形象鲜明,诗中有画。善于描写自然景物是王维诗的特点之一。或以素描见长,或以刻画见工。无论是田园风光,还是山川景物,都描摹得细致入微,神形毕肖。积雨辋川庄作就是将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相结合的一个范例。诗的首联,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

9、露出诗人闲适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出一系列人物活动的画面,生动传神。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在广漠空濛、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飞舞,意态娴静潇洒;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辋川之夏,百鸟之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东坡志林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确说出了王维山水诗的最突出的特色。2闲静孤寂,兴

10、味深远。王维后期的诗作,主要是写隐居终南辋川的闲情逸致的生活。积雨辋川庄作便是其后期代表作。在闲静孤寂的景物中流露出了对现实非常冷漠的心情。诗中无论是描写农家无忧无虑的劳动生活,还是令人陶醉的黄鹂、白鹭的自由自在的飞鸣,都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对“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王维来说,置身于这世外桃源的辋川山庄,便是对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的逃离。诗人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借清斋素食,机心已失,淡泊自然。因此,整首诗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而被推为盛唐七律中的典范之作。辛夷坞1描摹细腻,平凡中见美感。辛夷

11、坞是辋川集中的第十八首,辋川集是一组抒写田园风光的组诗,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从多方面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物。作者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以细致的笔墨写出景物的鲜明形象。整首诗描绘了辛夷在生命力的催动下,欣欣然地绽开神秘的蓓蕾,是那样灿烂,好似云蒸霞蔚,显示着一派春光。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纷纷扬扬地向人间洒下片片落英。在阅读诗歌中呈现出一种生命律动的美感。2托物言志,寓意深远。此诗绘景状物写得幽美,但只要联系诗句“涧户寂无人”,就不难感到诗人感情的幽冷和孤独了。胡应麟在诗数中评价辛夷坞是“入禅”之作,“读之身世两忘,不念皆寂”,在对辛夷花开花落的描写中,写出一种环境气氛和精神气质。辛夷也就

12、是芙蓉花,屈原把这作为香木,多次写进自己的诗篇,它每年迎着料峭的春寒,在高高的枝条上绽葩吐芬。“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这个形象带来的正是迎春而发的一派生机和展望。但这一树芳华所面对的却是“涧户寂无人”的环境。全诗由花开写到花落,而以一句环境描写插入其中,前后境况迥异,由秀发转为零落。尽管画面上似乎不着痕迹,却能让人体会到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所谓“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的感慨,虽没有直接说出来,但仍能于形象中得到暗示。送沈子福归江东化虚为实诗句“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化虚为实,将抽象的情感转化为可观可感的春色,形象感人,深厚蕴藉。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

13、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的春色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情: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你去吧!将自然界的景色比作心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观猎1遣词用字准确凝练,前后照应。“草枯”、“雪尽”四字如素描一般简洁、形象,颇具画意。“鹰眼”因“草枯”而特别锐利,“马蹄”因“雪尽”而绝无阻碍,观察刻画极为细致。不言鹰眼“锐”而言眼“疾”,意味猎物很快被发现,紧接以“马蹄轻”三字写猎骑迅速追踪而至,“疾”、“轻”用字俱妙。2诗中藏地名而使人不觉,用典浑化无迹,写景俱能传情。“新丰市”故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