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6974163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X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X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X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X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引导文: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的重要内容。下面是 小编整理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范文 ! 供大家阅读 和参考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 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要按照绿色发展 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 节约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建设美丽, 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xx 县 xx 镇位于 xx 地、 xx

2、两省交界的历史名关 xx 脚下,地处 xx 腹地, xx 县西南边陲,分别与 xx 省 xx 市、 本县 xx 乡、 xx 乡、 xx 镇、 xx 乡、 xx 店镇接壤。全镇面积 平方公里,辖 9 个行政村、 1 个街道, 101 个村民组, 6084 户, 20908 人,其中:农业人口 19028 人,是一个集老区、 山区、红色地区于一体的山区重镇。全镇 10 个村 (街)有 9 个村处于 210 省道沿线, xx 高速公路、铁路,竹根河穿境而 过,毗邻 xx 风景区,与 xx 省搭界,并且地处山区,群众整 体素质不高,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开展以前,该地生活习惯 差,乱搭乱建现象严重,路边、

3、沟边、河道边垃圾成片,但 xx 园镇党委政府不畏艰难, 认真谋划、 强化措施、扎实推进, 在较短时间内, “脏、乱、差”现象得到初步改观,生态文 明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一、强化措施,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一 ) 突出重点,加大拆除力度开好局1、强力拆除 210 省道沿线影响村容镇貌的构筑物。每 位班子成员牵头负责一个村,示范带头,亲力亲为,各责任 单位尽职尽责,工作人员顽强拼搏,起早贪黑,真正体现出 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充分动员沿线村社干部和广大群 众,公安、 法庭、 司法、 执法局等单位协同作战, 合力攻坚, 掀起了我镇环境整治工作的热潮。全镇前期共拆除猪圈 194 间,牛栏 40

4、间,厕所 97 个,简易棚 43 个,简易房 34 间, 危旧房屋 529 处 12660 平方米。2、为了扮靓 xx 旅游扶贫快速通道沿线,全面清理道路 两侧可视范围内生活垃圾、乱堆乱放和乱搭乱建,拆除有碍 观瞻的破旧危房 27 处 1240 平方米、猪圈、牛栏 16 间,厕 所 9 个,为提升对外形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 ) 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谋新篇 坚持将项目和资金向“生态文明”聚集,前期投入资金 1218 万元,以“真金白银、荷枪实弹”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下 “硬功夫” ,有效整合美好乡村、扶贫开发等项目与资金, 着力推动乡村环境卫生明显改观,人居质量明显提升的既定目标。1、投入

5、 50 万元在集镇内推行“市场化运作、职业化管 理”的保洁管理模式,向信誉度好的保洁公司公开招标,签 订保洁合同,聘用保洁员 10 名,实现全天候保洁,集镇内 整治工作由原来的组织整治变为重点监管,达到了事半功倍 的效果,从而实现“长效管理、长治久效”的目标。此外, 开展征收农村垃圾管理费工作,由村级理事会聘用 23 名村 保洁员,保洁员工资从垃圾管理费中支付,不足部分由镇里 补助。2、投入 60 万元兴建了 7 个垃圾中转站和村级填埋场 ; 投入 160 万元兴建了垃圾焚烧站、 污水处理站、 临时停车场 ; 投入 20 万元全镇范围内配备了 1500 个垃圾桶,为在集镇外 的村全面推行“户分

6、类、村收集、镇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 处理模式打下了坚定基础。同时,投资 12 万元购置了专业 垃圾清运车一辆,投资 4 万元购置了集镇内巡逻车一辆。3、考虑到农村部分居民的生活需求,投入70 万元,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的原则,建设 规范的合理的公厕 35 座;投入 80 万元,按照“规划合理、 以需为主、统筹兼顾”的要求,建设民用猪圈 200 间。( 三 ) 持续发力,加大亮化力度提标杆1、大力实施“公路亮化”工程。投入10 余万元,在高速公路下道口两侧安装花岗岩侧石 300 米,栽植桂花、香樟120 余株,绿化面积近 400 平方米。投入 70 万元,在各中心 村庄种植

7、桂花 900 株,增设绿化 800 平方米,安装路灯 30 盏。特别是在资金非常紧张情况下,挤出 16 万元,为“省 际周边”的 xx 村增设绿化、增设路灯、增铺彩砖,先行打 造省际靓丽“桥头堡” ,做亮省际周边。2、认真组织开展矿山整治, 实施“矿山复绿行动” 。 为 了确保非煤矿山全面消除事故隐患,安全质量达标率达到 100。镇安委会集中力量抓好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对照文件 要求,对非煤矿山逐条逐项进行检查到位,凡是达不到要求 的全部整改到位。目前镇域内的三利矿业处于停产状态,镇 党委政府对原金山采石场实施了土地平整,破损山体得到基 本修复。二、着眼长远,努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一建立了

8、“格化管理”机制。把集镇规划区划为 10 块 格,建立镇直单位包区域,责任细化到人,执法分局负总责 的环境卫生管理机制。其余各村划为 4 块格,建立每名村两 委成员各负责一块,包村镇干负总责的管理机制。每周五下 午全体镇、村干部走进自己的责任区域内捡垃圾,在强化了 镇、村干部“守土有责”与“我的区域我负责”环境保护意 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赢得了周围群众对环境整治工作的 支持。二建立了“督查调度奖惩”机制。逐步建立了“每月两督查,每周一调度,每月一考评”机制。由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每月督查两次并发督查通报,每次督查由一名班子成员带队,将发现的问题全部分发到村、到人,要求限期整改到位。

9、在每周例会上调度后进的两个村,村两委 负责人在会上表态发言。同时,将每月督查结果与考评工资 挂钩,现金奖励排名前三名的区域负责人与环卫工人。 此外, 结合月督查结果,定期对环卫工人进行培训。三建立了“红黑榜”助力引导机制。通过在村务公开墙 上设立环境综合整治“红黑榜” ,每周评出卫生优秀家庭进 入红榜,较差家庭进入黑榜,以鼓励先进,激励后进。每周 由村负责人在广播上反复播放考评结果,有效调动了群众在 环境整治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前期的努力, xx 园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成效明显, 在从根本上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群众素质逐步提高,农村 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更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10、也使镇、村干部作风进一步扎实,切实提高了群众的评价。三、找准问题,在重点环节上下功夫虽然 xx 园镇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他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与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 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几下几方面:( 一 ) 少数居民的整体素质仍然不高,环境卫生意识淡薄, 传统陋习根深蒂固,对落后的生产生活习惯不以为然,改变 缺乏主动性,支持和参与的热情不高,少数人治理、多数人 污染,前清后倒的现象依然存在,解决乡村脏乱差问题困难 较大。( 二 ) 镇村联动合力不强,工作中存在“头疼医头、脚疼 医脚”现象,主要是采取行政措施和突击整顿干工作,整治 工作容易陷入“治理反弹再

11、治理再反弹”的怪圈。( 三 ) 治理工作范围广,所需工作经费大,运行成本高, 资金投入压力大,整治工作只能分村、分步进行,整治很容 易出现反弹现象,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成果难以巩固。针对上述问题,该镇下一步将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将生态 文明建设工作向纵深推进。在宣传引导上下功夫。改变居民长期形成的不良生产生 活习惯,需要长期的宣传、教育、引导和管理。一是积极利 用村级广播、宣传标语等形式反复宣传,使生态文明相关知 识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二是结合中小学的健康教育活动, 利用“小手拉大手”形式,让学生带动家长参与,着力培养 全民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整治重点上下功夫。一是拓展延伸,以点带面,扩大 成果。由 210 省道沿线、高速公路、铁路沿线周边延伸,不 断巩固扩大整治工作成果。二是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快树 形象。坚持把省际结合部 xx 村作为整治重点,大力开展与 xx 省交界周边地段环境整治行动。三是把 xx 旅游扶贫快速 通道沿线的 xx 园村按照美好乡村示范点标准重点整治,以 点带面,点面结合,树立 xx 景区入口良好形象。在资金投入上下功夫。多渠道筹措整治资金,积极争取 上级政策扶持, 统筹整合项目资金, 加大整治资金投入力度, 不断完善中心村庄的排水、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