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6961476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四川省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四川省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四川省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四川省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省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本堂考试90分钟,满分100分。3、答题前,学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卷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每个1.5分,共66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然而地球贵在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虽然我们相信宇宙还会有能够繁殖生命的星球,但是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们。回答问题。1. 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下列属于类地行星的是( )

2、A. 火星B. 土星C. 木星D. 天王星2. 关于地球生物出现、进化的论述,正确的是( )A. 存在大气,地球上必然存在生物B. 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影响C. 地球体积和质量对地球大气圈的形成没有作用D. 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条件【答案】1. A 2. D【解析】【1题详解】在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运动方向等方面与地球极为相似的行星,称为类地行星。属于类地行星的是火星,A对。土星、木星是巨行星,B、C错。天王星是远日行星,D错。【2题详解】关于地球生物出现和进化的叙述中,原始地球存在大气,并不存在生物,A错。日地距离对地球表面温度的高低有必然的影

3、响,B错。地球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才能吸引住一定的大气,对地球大气圈的形成有影响,C错。比较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为生命的产生、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D对。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8年12月12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进入环月轨道。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搭载的玉兔二号巡视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我国成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国家。月球无大气和水的存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3. 嫦娥四号探测器在以下哪种情况下能被称为天体( )A.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待发射的嫦娥四号B. 嫦娥四号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C. 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的

4、嫦娥四号探测器D. 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进行科学考察4. 身处纽约(西五区)的张先生要实时观看嫦娥四号发射的现场直播,当地时间是( )A. 8日15点23分B. 9日13点23分C. 7日15点23分D. 7日13点23分5. 从嫦娥四号发射升空到玉兔二号巡视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期间,下列关于成都的昼夜长短情况及昼夜长短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成都昼短夜长B. 成都昼长夜短C. 成都昼渐长D. 成都昼渐短6. 在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月球的是( )A. 总星系B. 银河系C. 河外星系D. 太阳系【答案】3. B 4. D 5. A 6. C【解析】【3题详解】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待发射的嫦娥四号

5、,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A项错误。嫦娥四号探测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且有独立的运行轨道,是天体,B项正确。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属于月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C项错误。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进行科学考察,玉兔二号属于月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D项错误。【4题详解】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与纽约(西五区)相差13个时区,即13个小时。当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嫦娥四号发射时,按照东加西减可计算出纽约(西五区)的区时为2018年12月8日7日13时23分,故D项正确。【5题详解】由材料可知,从嫦娥四号发射升空到玉兔二号巡视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时间为12月8日

6、到1月3日,此时段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则A项正确,B项错误。12月8日到1月3日,可分为两个阶段,12月8日到12月22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且到达南回归线,此期间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12月22日到1月8日,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故C、D项错误。【6题详解】总星系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其中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太阳系包括地月系,地月系中包括地球和月球,故河外星系不包括月球,C项正确。【点睛】天体的判断依据是:1.看它是不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际物质尽管用肉眼看不见,但它是天体。2.看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天体的某一部分不是天体。3.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

7、的大气层中,位于外层空间的是天体,位于地球大气层内的不是天体。2016年12月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的照片显示,太阳露出了灿烂的笑脸。如果你把头向左边倾斜,你从这张照片上会清楚地看到太阳的“两只眼睛”“鼻子”“嘴”以及“颧骨”。科学家表示,“两只眼睛”所在位置是太阳耀斑活跃的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耀斑出现于()A. 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区B. 光球层C. 色球层D. 日冕层8. 耀斑爆发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 全球平均气温升高B. 全球各地普降暴雨C.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D. 赤道地区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答案】7. C 8. 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相关

8、知识。【7题详解】太阳的色球层有时会出现大而亮的斑块,称为耀斑,C正确,BD错误;色球层属于太阳的大气层,A错误。【8题详解】耀斑发生时抛出的带电粒子会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从而影响地球无线短波通讯,C正确;气温与太阳辐射有关,A错;太阳活动与地球的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是绝对相关,B错;极光多发生在高纬度地区,D错误。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9.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直射点位于处时,应是6月22日前后B. 直射点位于处时,节气是秋分C. 直射点位于处时,节气是春分D. 直射点从处到处期间,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来越多10.

9、图中,当太阳直射点由处向处移动时,关于地球公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A. 越来越快B. 越来越慢C. 先变快,后变慢D. 先变慢,后变快11. 成都外国语学校昼长夜短且昼渐长的时间是()A. B. C. D. 【答案】9. C 10. D 11. A【解析】【9题详解】直射点在处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12月22日前后,A项错误。直射点位于赤道处,直射点是从处移动到处,而处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冬至,则处时,节气是春分,故B项错误。直射点位于赤道处,而从处到处,太阳直射点向北半球移动,则直射点位于处时,节气是春分,故C项正确。直射点从处到处期间,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我国各地得到的

10、太阳辐射能越来越多,到北回归线时,达到最大;直射点从处到处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动,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辐射能越来越少,故D项错误。【10题详解】每年的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当太阳直射点由处向处移动时,对应时间段为6月22日到9月23日,由6月22日到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由快变慢;由7月初到9月23日,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变快。故当太阳直射点由处向处移动时,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D项正确。【11题详解】成都外国语学校昼长夜短且昼渐长的时间应为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间段,对应的应当是春分到夏至,即图中的

11、,故A项正确。下图为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30纬线的线速度为1447km/h。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2. 该区域所在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是()A. 北半球中纬度B. 南半球低纬度C. 南半球中纬度D. 北半球高纬度13. 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A. 丘陵B. 高原C. 盆地D. 山地【答案】12. B 13. C【解析】【12题详解】地球自转线速度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即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图中线速度数值越向南,线速度越小,说明越向南,纬度越高,则该地位于南半球。赤道的线速度约为1670千米/小时,30纬线的线速度约为1447千米/小时,图中线速度

12、数值介于二者之间,位于低纬度,故B项正确。【13题详解】纬度和海拔高度是影响地球表面线速度的两大因素。同样海拔高度,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同一纬线上,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R比同纬度的T处线速度小,说明该地地势较低,最可能是地势较低的盆地,故C项正确。14.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东八区的区时就是“北京时间”B. “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C. 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就是“北京时间”D. 东经120地方时就是“北京时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东八区的区时就是“北京时间”,A正确。“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13、,B正确。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是116E的时间,不是“北京时间”,C错误,选C。东经120的地方时就是“北京时间”,D正确。考点:北京时间与北京地方时比较。15.下列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A. 岸B. 岸C. 岸D. 岸【答案】C【解析】【分析】考查地转偏向力。【详解】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偏向右,南半球偏向左,赤道上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受此影响,北半球河流右岸受冲刷较为严重,南半球左岸河流受冲刷严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点睛】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一艘轮船于当地时间2018年9月8日15时10分(区时)航行在下图所示海区内。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6. 东十一区与东十二区

14、的分界线是()A. 172.5WB. 170EC. 165ED. 172.5E17. 该船5分钟后通过了国际日界线,下列日期和区时在图示范围内不可能是()A. 9日14时15分B. 8日15时15分C. 9日15时15分D. 7日16时15分【答案】16. D 17. B【解析】【16题详解】东十一区的中央经线为165E,东十一区的范围是从157.5E向东到172.5E,东十二区的范围是从172.5E向东到180,则图中东十一区与东十二区的分界线是172.5E,D项正确。【17题详解】该船5分钟后通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但是不能确定船只航行的方向, 且日界线有一部分是与时区(东西十二区和西十一区

15、)分界线重合的,所以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只穿越了日界线,没有穿越时区分界线:2018年9月7日15时15分(向东走);2018年9月9日15时15分(向西走)。(2)既穿越了日界线,也穿越时区分界线:2018年9月7日16时15分(向东走);2018年9月9日14时15分(向西走)。结合选项可知,在图示范围内不可能的是8日15时15分,故B项符合题意要求。18.地球自转一周的真正周期和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A. 都是24小时B. 都是23小时56分4秒C. 分别24小时和23小时56分4秒D. 分别是23小时56分4秒和24小时【答案】D【解析】【详解】以恒星为参照,则地球自转360,周期为1个恒星日,时间为23时56分4秒,为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而以太阳为参照,地球自转了36059,时间为24小时,是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