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跑警报》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59080 上传时间:2020-07-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跑警报》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跑警报》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跑警报》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跑警报》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淇县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跑警报导学案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的经历及作品风格。 2、理解散文“行散神不散”的特点。 3、通过阅读文本学习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配合表达主题。 4、理解并学习身处逆境而泰然自若的心态,面对困境仍乐观的精神。 5、思考汪曾祺先生及西南联大师生“不在乎”的人生态度从何而来。【学习重点】1、理解作者如何围绕主题选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配合表达主题。 2、理解使联大师生面对轰炸警报表现出“不在乎”的精神底蕴,使汪曾祺先生对空袭的恐怖有如此诗意的感受和描绘的原因。 【学习难点】 思考汪曾祺先生及西南联大师生“不在乎”的人生态度从何而来。

2、【学习过程】一、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小时候受过正规的传统教育的汪曾祺,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39年秋,汪曾祺进入心仪已久的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名师。众所周知,该校师生的教与学,是自由的。汪曾祺就经常晚上看书,白天睡觉,

3、或泡在茶馆里。但该校的制度是刚性的,没有一点通融的余地。汪曾祺本应在1943年毕业,因体育不及格、英文不佳,只得补学一年。对此,豁达的汪曾祺后来曾感慨地说:“我觉得不会外文(主要是英文)的作家最多只能算是半个作家。这对我说起来是一个惨痛的、无可挽回的教训。我已经72岁了,再从头学英文,来不及了。我诚恳地奉劝中青年作家,学好英文。”经过一年的学习,两门功课过关。但这年毕业生要到陈纳德的飞虎队做英文翻译。他未报名,根据学校规定,只能算肄业。因之,他虽在该校学习了五年,并未获得毕业证书。以后,在填各种表格时,他只是写1939年至1943年在西南联大中文系学习.汪曾祺虽未获得毕业证书,但在校期间,他读

4、书之博之杂,让后人称道,加上受名师熏染,使其打下了丰厚的精神底子。他的大学生活,在其一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940年开始写小说,受到当时为中文系教授的沈从文的指导。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二、品读文本,思考问题1、快速阅读文本,寻找西南联大师生面对警报的表现,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态或性情或精神风貌,并加以概括。雷海宗先生:马帮:侯姓同学:马姓同学跑警报: 提示:(

5、1)雷海宗先生:背得很熟,每次问“我上次讲到哪里了”,然后滔滔不绝地讲解女学生笔记记得比较详细:“您上次最后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我们从这一问一答中,看出了一种风趣幽默:风趣在雷先生的的大师风范,博学随意;幽默在女学生记笔记的详细与速度以及答非所问。更重要的巧妙引出昆明的空袭警报之多,表现出师生面对警报从容不迫的精神。 (2)马姓同学跑警报:背壶水,带点吃的,夹一卷温庭筠或李商隐的诗,太阳偏西,估计日本飞机不会来,才慢慢回来。从中看出他悠闲惬意,从容稳重,该干啥就干啥,只不过换了个地方看书,空袭来临,我自岿然不动。 (3)侯姓同学:正在听课,忽然跑出去扯嗓子喊:“现在有预行警报,

6、五华山挂了三个红球。”从中看出他的敏感,神,久经空袭已成预报大家。 (4)马帮:细致介绍驿道、马锅头和吹口哨的吹法及呈贡调的内容,看似与跑警报无关,实则体现了坚韧乐观的民族精神。不惜笔墨对马锅头的装束进行了详尽的描述,马帮押运面对沿途的艰难和不测却是如此的沉稳、乐观,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民族的“不在乎”精神。2、同样都是跑警报,他们的表现、精神风貌各不相同,但请体味他们的相同点,并概括。 提示:不在乎、皮实、悠闲自在、从容不迫、镇定自若、蔑视、乐观、泰然自若等等。3、“皮实”的意思是什么?(悠闲自在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等),那么,能把“皮实”换成“悠闲自在”“从容不迫”“镇定自若”等词吗?为什么?4

7、、你认为文章中还有那些语句、词语运用的好,找出来并从运用的方法和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 提示:新词,改变词语的感情色彩。例:言而有信。 巧用成语,化用俗语。例:心平气和见机而作入土为安。 名闻全校,贵在有恒侯兄送伞,已成定例。 化用数学术语,一语双关。例:人生几何恋爱三角。 借用典故。例:这位侯同学长得五大三粗,却有一副贾宝玉的心肠;侯生送伞。 妙用哲学逻辑推理。例:有人带金子,必有人会丢掉金子,有人丢金子,就会有人拣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拣到金子。(举例帮助学生分析此推断的错误) 庄谐化用。例:我看过这个女人的照片,长得就像她写的那些信(人如其信);“腻歪”“凑四合六”“被甩”等方言的运用。

8、 悠闲自在朴实的描写。例:马尾松林吃“丁丁糖”。三、探究思考1、抗战期间,日本空袭有过多少次,无法统计,也有血肉横飞,一片焦土的印象,本文中我们感受的却是诗意,为什么?提示:汪曾祺走的是文人创作之路。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艺术世界。自觉吸收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汪曾祺追求自然、通脱、仁爱的生活理想。沈从文认为“美在生命,美在自然”。汪曾祺虽没有做过类似的表述,可确实是沈从文美学主张的实践者。作家敏锐的眼光使他首先看到了那些历经磨难而又能倔强生存下去的底层人民的韧的精神,作家的责任感又促使他要把这种精神、这种信念

9、告知世界。生活遭际。他一生所经历的轰轰烈烈的大事可谓多矣,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但他深感现代社会生活的喧嚣和紧张,使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在于他对个体生存的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的昭示和呼唤,在于他帮助人们发现了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文如其人,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在被打为右派下放劳动的日子里,他奉命画出了一套马铃薯图谱。他认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画图谱是“神仙过的日子”,画完一个整薯,还要切开来画一个剖面,画完了,“薯块就再无用处,我于是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二人。”2、跑警报中的“跑”能否换成“躲”“藏”“逃“等词?为什么?提示:注意从主题的角度理解用词;区分几个词的内在含义。四、布置作业:整理文中涉及到的文化常识、文化名人及民情风俗。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