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939377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石桥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辽宁省大石桥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石桥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石桥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大石桥市2015-201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狼藉(j) 汩汩() 踌躇(ch) 骚动(sho) B.忸怩(n) 唾手(chu) 俨然(yn) 隘口(i) C.牝马(pn) 伛偻(y) 窒息(zh) 厮守(s) D.彷徨(hn) 蛊惑() 颓唐(tu) 蹂躏(ln)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矜持 和霭 谈笑风声 不屑置辩

2、B.斑斓 惠顾 蜂拥而至 无所是事 C.宛转 摇曳 戒骄戒燥 含辛如苦D.璀璨 殉职 言简意赅 垂涎欲滴4.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B.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限制旅游对控制疫情扩散无济于事。C.空手道的基本训练十分重要,即使是做我们平时司空见惯的俯卧撑也不容忽视。D.无论是瞎闯蛮干,还是优柔寡断,都不能叫有胆识。5.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小小的优点, 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 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

3、的金矿, 肯挖掘,沿着它 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A.而且 所以 即使 也 B.而且 更 只要 也 C.但是 所以 即使 就 D.但是 更 只要 就6.下列选项括号中的内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分句之间的关系为条件关系)B.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分句之间的关系为转折关系)C.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分句之间的关系为并列关系)D.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去掉“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 7.请在下列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

4、,语意要连贯。(2分)信仰如同一幅瑰丽的画卷,它装点了我们飞扬的青春;信仰如同一片盛开的鲜花,它芬芳了我们多彩的人生; , 。8.名著阅读。请从下面两个故事中任选一个,用简洁的语言概述。(120字左右)(4分)倒拔垂杨柳 私放晁盖9.按照课文默写。(12分)(1)兔从狗窦入, 。中庭生旅谷, 。(十五从军征)(2)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长相思)(3)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4)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5)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委婉表达诗人希望出仕,却无人引荐的诗句是:“ , 。”(7)终南别业中 “, ”与“山

5、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表达该诗主旨的诗句是: 。 。八年级语文 第1页 共8页 八年级语文 第2页 共8页二、文言诗文阅读(满分20分)(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课内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

6、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人仁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2)而或长烟一空( )11.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微斯人,吾谁与归?12.各用一句话说说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1)甲段的主要内容是 (2)乙段的主要内容是 13.两则短文虽然同是写景散文,但是写作目

7、的却不一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则短文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1)甲文表达的是 (2)乙文表达的是 (二)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6分)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 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八年级语文 第3页 共8页 八年级语文 第4页 共8页 【注释】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京师:京城。馔(zhun):准备食物。果蔬:泛指菜

8、肴。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脔(lun):切成小块的肉。啖:吃。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因谒公 (2)觉饥甚而不敢去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16.王安石具有怎样的品质?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4分)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 姜夔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注释】姜夔(ku):宋朝著名诗人 。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17.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18.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三、现代文阅读(

9、满分30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6分)赎回良心二十多年前,那时我读高中,手表还是稀罕之物。有一天,同桌买了一块手表,戴在手腕上,挽起衣袖神气得很,惹得全班同学羡慕不已。班上很快又有几个人买了新手表。我做梦都想拥有一块手表,也好让别人羡慕一回。星期天回家的时候,我鼓起勇气对母亲说:“妈,我想买一块手表。”母亲说:“家里连稀饭都快没得喝了,哪有钱给你买手表?”听了母亲的话,我很失望。准备返回学校的时候,突然,父亲问道:“你要手表干什么?”父亲的话又燃起了我的一点希望,我连忙谎称道:“现在加班加点复习功课迎高考,毕业班都不按学校的课表上课,班上人人戴手表,自己看时间。”说完,我着急地等待父亲

10、说一句答应的话,可他却蹲在门口,什么也没说。两手空空回到学校,我再也不敢做戴手表的美梦了。然而几天后,母亲突然来到学校,从内衣里掏出一个小小的花布包,打开一层又一层,里面竟是一块崭新的上海牌手表。我接过手表,戴到手腕上,立刻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我挽起一圈衣袖,好让别人看见我的手表。见我这样子,母亲连忙将我的衣袖放下来,说:“这么贵重的东西,用衣袖罩住,也好护一护,千万别弄坏了,更别弄丢了,我走了。”我把母亲送到校门,问:“家里怎么突然有钱了?”母亲说:“你爸卖了一回血。”父亲卖血给我买手表?!我的脑袋“嗡”地一响,心里难受极了。送走母亲后,我就把手表取下来,重新用布包好。当天我就向同学打听,

11、有谁要买手表。同学们问我为什么不戴,我说不想戴。他们不信,认为我的手表有毛病,竟没有一个人愿意买。最后我请班主任帮忙寻找买主,并流泪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他。班主任拍拍我的肩说:“别难过,我正好要买一块手表,就转让给我吧。”班主任按原价买下了我的手表,而我则用这笔钱交了两个月的伙食费。然而,令我不解的是,我从来没有看见班主任戴过新手表,每次问他为什么不戴,他总是笑而不语。后来,我考上了大学,并留在了远离家乡的省城工作,但那块手表却成了我心底永远放不下的挂念。后来我特意回了趟老家,找到当年的班主任,问起那块手表。班主任已经老了,头发也白了,他告诉我说:“手表还在。”他从衣柜里取出母亲当年用的那个小花

12、布包,一层一层打开,里面的手表竟然还是崭新的!我惊奇的问:“您怎么没戴呢?”班主任说:“我等你回来赎呢。”我又问:“您怎么知道我会回来赎呢?”老师说:“因为它不光是一块表,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人的良心。”19.“我”要手表和父亲卖血买表的目的各是什么?(4分)20.母亲说:“你爸卖了一回血。”语气为什么很平静?(3分)21.“父亲卖血给我买手表?!”句中两个标点符号表达了“我”当时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22.简要说说,班主任为什么买表不戴表?(4分)23.本文中的“我”因为虚荣和攀比而丢失了良心,请你谈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怎样对待“攀比”的问题?(3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14分)坚持“一件事原则”弗洛姆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仅是不明智的选择,而且是不切实际的考虑。因此,只有专心致志地做好一件事,才能有所收益。 最成功的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作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并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譬如,伍尔沃斯的目标是要在全国各地设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于是他把全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