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二十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938093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大连二十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辽宁省大连二十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辽宁省大连二十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辽宁省大连二十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辽宁省大连二十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大连二十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大连二十中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大连二十中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2015-2016学年辽宁省大连二十中高一(下)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1-10每小题1分,11-35每小题1分,共60分)1下列关于生物膜组成和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而蛋白质分子不可以运动B生物膜由外到内依次由糖被、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构成C生物膜成分的更新可以通过囊泡的转移来实现D组成膜的各种化学成分在膜上是均匀分布的2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a、b为物质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侧是细胞膜外表面B需要能量的运输方式均为主动运输C不同功能的细胞,膜

2、上N元素的含量可能不同Da可以是葡萄糖的运输方式3一个长颈漏斗的漏斗口用一层半透膜密封,该膜能让葡萄糖分子自由透过,而蔗糖等大分子不能透过如图所示,将装有蔗糖溶液的长颈漏斗置于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使漏斗内外的液面高度一致,一段时间后再往漏斗中加入少量的蔗糖酶,下列对整个实验现象的理论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A漏斗内液面先上升后下降,漏斗内液面始终高于漏斗外B漏斗内液面先上升后下降,直至漏斗内外液面高度相同C漏斗内液面一直上升,直至某一个高度后保持不变D漏斗内液面高度始终与漏斗外相同4科学研究表明,哺乳动物肌肉细胞膜外Na+浓度是膜内的15倍,K+浓度膜内是膜外的35倍,这种浓度差与膜上的Na+

3、K+泵有 关,其作用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的改变不影响Na+和K+的运输B呼吸抑制剂不影响Na+和K+的运输C该运输过程能体现细胞膜的功能特性D该运输过程的持续会导致大量ADP的积累5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酶在适宜条件下经蛋白酶处理后将失去催化功能B酶提供反应开始时所需的活化能C若A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可以分解成B和C,则A可能是麦芽糖D探究温度对植物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能通过斐林试剂与还原糖的颜色反应来判断酶的活性6如图曲线、分别表示物质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物质P所需的能量变化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d段表示在无催

4、化剂条件下,物质A生成物质P需要的活化能B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在纵轴上将向下移动C若仅增加反应物A的量,则图中曲线的原有形状均发生改变D若曲线为最适酶促条件下的曲线,改变酶促条件后,则b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7将一块3cm3cm6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1cm、2cm、3cm的正方体将3块琼脂块放在装有NaOH溶液的烧杯内,淹没浸泡10分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随琼脂块增大,NaOH扩散速率不变B随琼脂块减小,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增大C随琼脂块减小,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增大D随琼脂块增大,琼脂块中变红的体积所占的比例减小8如图表示某动物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

5、分裂的细胞周期,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c最适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C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决定于环境温度D从b到b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9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B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10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a)数目、细胞核内DNA分子(b)数目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细胞核内DNA已完成了复制B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C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

6、体数目加倍,细胞核内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加倍D表示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细胞核内DNA分子也随之平均分配11如图表示某同学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B该同学的操作步骤中解离后马上染色是错误的Cf 步骤在临时装片上再加一块载玻片的目的是防止盖玻片滑动D在显微观察时应首先找出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12一粒玉米种子萌发后,生长发育成为一株幼苗,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幼苗的形成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C该过程形成的幼苗的各细胞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D该过程可能也有细胞的衰老13正常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

7、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成为不受机体控制、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下列与癌细胞相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细胞周期较正常细胞短B细胞中的自由水比例比正常细胞高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增加,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D致癌因子的作用是损伤细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14水稻中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是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呈蓝褐色,糯性品系所含的淀粉遇碘变红褐色,下面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不能证明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褐色BF1产生的花粉遇碘酒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CF

8、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呈蓝褐色,呈红褐色DF1测交后所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一半呈蓝褐色,一半呈红褐色15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一个双眼皮,对这种现象解释最好的是()A3:1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B基因不能自由组合,产生了误差C这对夫妇都含有单眼皮的基因,在每胎生育中都有现单眼皮的可能性D单眼皮基因与双眼皮基因发生了互换16下列各项应采取的分配实验方法分别是()鉴别一只白兔是否是纯合体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的品种的纯度A杂交、测交、自交B测交、杂交、自交C杂交、自交、测交D自交、测交、杂交17甲和乙为一对相对性状,用

9、以进行杂交实验可以得到下列四组实验结果若甲性状为显性,用来说明试验中甲性状个体为杂合子的试验结果是()甲乙F1呈甲性状 甲乙F1呈乙性状乙甲F1呈甲性状 乙甲F1呈乙性状A和B和C和D和18用基因型未知的灰鼠和白鼠进行杂交育种实验,得到的实验结果如下表:亲本后代杂交母本父本灰色白色1灰色白色82782灰色灰色118393白色白色0504灰色白色740如果来自杂交组合4的灰色雌鼠与来自杂交组合2的灰色雄鼠交配那么下列几种情况最可能的()A所有后代都是灰色的B所有后代都是白色的C后代中的一半是灰色的D后代中的是灰色,或者后代中的是白色19在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可能具有1:1

10、:1:1比例关系的是()杂种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杂种产生配子种类的比例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BCD20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中哪个过程?()ABCD21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A2:1B9:3:3:1C4:2:2:1D1:1:1:122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

11、现这样的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A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B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F1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种子)23表中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的基因型,其中部分基因型并未列出,而仅以阿拉伯数字表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雄配子雌配子RYRyrYryRY13RrYYRrYyRyRRYyRRyy4RryyrY2RrYyrrYYrrYyryRrYyRryyrrYyrryyA1,2,3,4的表现型都一样B在此表格中,RRYY只出现一次C在此表格中,RrYy共出现四次D基因型出现机率

12、的大小顺序为432124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yyrr)作亲本进行杂交,F1再进行自交,F2的纯合子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A B C D25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如图所示根据以下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26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内,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

13、主要取决于()A同源染色体的复制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C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271 000个卵原细胞与500个精原细胞如果全部发育成熟,受精后最多产生的受精卵数为()A1 000个B2 000个C4 000个D500个28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在受精卵中()A细胞核的遗传物质完全来自卵细胞B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卵细胞C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都平均来自精子和卵细胞D细胞中营养由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29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B等

14、位基因进入卵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D、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30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规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B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31如图是科学家对果蝇某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有关该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一定都会表达D染色体上有控制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