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936369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包括45小题,1-40题每题1分;41-45题每题2分) 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原因是 ( ) A原核生物无核物质 B原核生物无遗传物质 C原核生物无完善的细胞器 D原核生物进行无性生殖 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豌豆的高茎和黄粒 B猫的白毛和狗的黑毛 C人的白化病和虎的白化病 D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3下列关于纯合体和杂合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纯合体之间杂交,后代不一定是杂合体 B杂合

2、体之间杂交,后代全是杂合体 C前者形成配子时,只产生一种,后者不仅一种 D前者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后者性状分离 4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必须对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 )开花前人工去雄 开花后人工去雄 自花授粉前人工去雄 去雄后自然授粉 去雄后人工授粉 授粉后套袋隔离 授粉后自然发育 A B C D 5. 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取的小球应如何处理,原因是 ( ) A重新放回,避免实验结果出现误差 B重新放回,保证每次模拟过程中D、d出现概率相同 C不得放回,避免实现结果出现误差 D不得放回,避免出现重复计数现象 6. A和B是属于同一生物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

3、现,A细胞中的DNA 含量是B细胞的两倍,最可能的解释是 ( ) A.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细胞可能刚好完成有丝分裂 B.A细胞是正常的体细胞,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C.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D.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B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 7在狗的精巢中,由A、T两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其DNA分子结构稳定性 最低的时期在细胞周期的Y期;DNA复制出的2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Z期。下列有 关X、Y、 Z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2、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5、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4、C.4、分裂前期、有丝分裂第一次和第二次分裂后期 D.3、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8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发现几种地雀,分别分布于不同的小岛上,下列用现代进化 理论解释错误的是 ( )A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导致原始地雀物种形成现在条件的地雀物种B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有差别,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C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雀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D地理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物种的地雀很快进化形成不同的物种9“基因突变对绝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却是生物进化的重要

5、因素之一”。你认为这一说法( )A正确,基因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材料,为物种的进化奠定了基础B正确,基因突变对多数个体不利,但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C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会导致物种的绝灭D不正确,因为基因突变会导致个体死亡,不利于生物进化10囊性纤维病的实例可以说明(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DNA中某个碱基发生改变,生物体合成的蛋白质必然改变C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1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

6、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式”为子课题,下列子课题中最为简单可行的且所选择的调查方法最为合理的分别是A研究猫叫综合征的遗传方式,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B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研究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D研究艾滋病的遗传方式,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调查13下列是有关著名科

7、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根据多年来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研究,揭示了两条遗传的基本规律,因尔公认为遗传学的奠基人B. 摩尔根(T.H.Morgan)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正确性C. 科学家们通过活体细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 沃森(J.D.Watson)和克里克(F.H.C.Crick)在电子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14据新华社伦敦2011年9月1日电研究人员调查了超过9.5万人的基因数据,结果发现:如果第16号染色体上名为16pl 1.2的一个区域中的

8、基因被过多复制,就会让人超瘦,而基因丢失则肥胖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6pl1.2区域中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超瘦基因有可能控制着体内物质的氧化分解 C.一个超瘦基因解旋转录出一个mRNA后,该基因因解旋将不复存在 D.超瘦基因的表达过程经历了转录和翻译过程15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中的遗传学问题( )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16明朝张谦德的朱砂鱼谱记载:“

9、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A自然选择,地理隔离 B人工选择,地理隔离C自然选择,生殖隔离 D人工选择,生殖隔离17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种子,其数目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A321 B121 C351 D44118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交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

10、交配,产生F3代。问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A31 B51 C81D9119基因型为AaBbCc(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和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别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基因型的种类数之比为( )A41 B31 C21 D1120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B C D21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YyRRYyrr YYRrYyRr111122。按自由组合定律推测,双亲的基因型是() AYrRRYYRrBYYRrYyR

11、r CYyRrYyRr DYyrrYyRr22已知基因A、B及其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一对夫妇,妻子的基因型为AaBB,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其子女中的基因型为aaBB的比例为A、 3/4 B、 1/4 C、 1/2D、 1/823一对夫妇基因型是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图(1)为其一种细胞分裂方式的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2)为该夫妇产生一对双胞胎后代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B C D E F G H 时期DNA含量卵细胞 精子过程X过程Y胎儿甲 胎儿乙(1) (2) A.基因A与a、基因B与b的分离,A与B(或b)、a与b(或B)随机组合发生在图(1)中

12、的D时期 B.甲胎儿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1/4C.若该女士在A时期某一DNA分子复制出现差错,则胎儿甲和乙均出现突变性状D.该女士在此次生殖过程中,至少有两个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24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B C D25右图示豌豆自然生殖周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的表达只在a过程中 B纯种豌豆自交产生的子代只有一种性状C基困重组过程只发生于c过程中D在d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二倍体细胞26从某动物个体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如右图所示。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互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