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934090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鹤岗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1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指出:西汉武帝时,大将军霍光废昌邑王而丞相杨敝事先并不知晓, 或曰应关白(关白:禀告)丞相。光谓:“此内朝事,无关外朝也”。材料说明当时的丞相 A已完全失去位尊权重的地位 B已完全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C对政事的决策权大大削弱 D开始接受外朝官员监督2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副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 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3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

2、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能够体现宋代“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 A通判 B御史大夫 C刺史 D监察御史4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导致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B唐朝城市管理非常严格 C北宋采取“制钱谷”措施 D宋代城市经济发展迅速5钱穆在国史新论中纵论汉唐宰相制度的差异时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

3、发下。”这则材料说明 A政事堂不掌握实际的权力 B皇帝权力被严格限制 C机构设置重叠,官员冗滥 D宰相权力被分散6“聪明才智人士为了从这一条窄窄缝隙进入政府,不得不把全部生命消磨在九经的九本儒书 之中,再也没有精力谋革命了。”材料主要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 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B扩大统治阶级基础 C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D稳定社会统治秩序7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 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 D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 8、托马斯卡伦德写道:“在历史

4、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xn)窄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闻名遐迩”。材料反映的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不列颠文明 D阿拉伯文明9伯利克里如此描述雅典的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 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法律只调节私人争端 B法律是民主政治的保障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实行多数人的民主10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曰:“赐寰宇黎庶罗马公民权庶民承担诸种负担,亦应共享凯旋之欢乐,

5、此神之天条也。朕之制也,欲显罗马人民之伟大。一旦寰宇黎庶具享公民之权,罗马之伟大远胜海外诸邦,荣耀亦弗先祖可比肩。”该敕令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A授予全体罗马人公民权 B稳定罗马帝国的统治 C增强罗马人国家认同感 D提高罗马帝国的声誉11周格的罗马法原论中记载,“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材料说明罗马法 A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 B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C注重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D蕴含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12.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义务中指出“处于国家领导地位的人应该具有这样的义务

6、感:第一,他们不论做什么,都要符合公民的利益;第二,他们应该维护国家的整体,而不要为维护某一个部分而忽略了其他的部分。”罗马法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统治者的治国理念,以西塞罗的观点评价古罗马法律,正确的是( ) A习惯法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有利于维护公民利益 B十二铜表法是统治者自觉维护公民利益的表现 C由公民法到万民法体现了维护国家整体的精神 D经过不断发展,罗马法基本实现了国民平等1317世纪90年代,英国开始从议会的多数党派中遴选阁员,组织行政班底,为国王提供咨询。这一举措 A标志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 B为权利法案的颁布奠定了基础 C表明国王仍然具有行政权 D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会席位14“

7、它是一个被创造物,但是它有权毁掉它的创造者。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它是被造的,但它可以破坏;从起源上讲它是派生的,但在行动中它却具有毁灭性。”这里的“它”应该是指近代英国 A国王 B议会 C内阁 D首相151832年、1867年英国两次议会改革,给新兴工业城市分配并增加议席,降低选民资格限制。这反映了 A. 工业化推动了社会进步 B.民主共和为多数人接受 C.人民的民主平等诉求得到了实现 D.工业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作出了重大让步16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12月下旬公布了有关2010年人口普查的首份报告,其内容主要涉及美国全国及各州人口数量变动情况

8、.分析人士指出,这次人口普 查结果对美国政治版图产生重要影响。你认为其可能直接影响到的是 A总统人选 B参议员席位分配 C大法官人选 D众议员席位分配17“(美国宪法)为了限制众议院的权力,他们便在众议院上面设置了参议院因为参议院是各州立法会议选出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权力制衡原则 B突出了议会至上原则 C扩大了各州权力 D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181888年威廉二世继位为德意志新皇帝,与执政了长达26年的德意志首相俾斯麦在很多问题上出现分歧。其结果应是 A联邦议会罢免俾斯麦首相职务 B帝国议会调和国王与首相的矛盾 C首相向帝国议会求助废黜国王 D国王以合法的方式迫使首相辞职19德意志统

9、一后工业化进程加快,到20世纪初成为欧洲首强,但德国侵略性也随之膨胀,成为世界大战策源地,这主要是由于 A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B统一后的德国继承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 C德意志统一是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战争解决的 D德国必须用武力抢夺殖民地20依据19世纪70年代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共和国宪法的有关规定,下表中处应填写的内容依次应是项目德国法国元首的产生议会两院联席会议议会的组成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内阁的产生皇帝任命元首与议会关系与内阁共同对议会负责 A选民普选、联邦议会与各省议会、总统经众议院同意任命、对议会负责 B世袭继承、参议院和众议院、议会选举产生、召集和解散议会 C世袭继

10、承、参议院和众议院、总统经众议院同意任命、召集和解散议会 D选民普选、参议院和众议院、议会选举产生、召集和解散议会21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给中国提出了新的历史使命。下列选项中对这一“历史使命”最准确的诠释是 A实现工业化 B实现近代化 C进行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22、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3下图是太

11、平天国时期颁行的改革内政的方案封面,下面对该封面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颁行该方案的目的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它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尚没有摆脱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束缚 C.该方案从理论上否定了天朝田亩制度 D.该方案的颁行表明太平天国的执政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24、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25、图1是法国某报刊登的关于晚清一场战事的图片。该战事的后果是 A南京条约签订 B马关条约的

12、签订 C沙市、重庆等商埠开放 D辛丑条约签订26、19世纪列强一再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近代中国的落后 B、列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C、清政府的腐败 D、中国的资源丰富27在中国近代史上,它“是适应近代由封建制度到民主制度,由单纯商品生产制度到资本家商品生产制度之世界共同趋势的战争,是在历史进化上有重要意义的战争。”这里的“战争”应该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28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一直处在一种“国家危机”或“权威危机”之中,不论是改革派还是革命派一直都在努力探索一种新的国家形式。辛亥革命及民国的建立,意味着传统集权官僚体制崩溃。民国实质上是一个“军绅政权”,新的中央政府仍徒具形式,在“共和”的招牌下,国家实际陷于军阀割据和长期分裂状态。材料主要说明 A. 强化中央政府权威的重要性 B.辛亥革命不具有实质意义 C. 中华民国的局限性 D.共和制是社会进步的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