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相关知识----道路工程教程文件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932897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PPT 页数:137 大小:5.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道路工程教程文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道路工程教程文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道路工程教程文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道路工程教程文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道路工程教程文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道路工程教程文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相关知识----道路工程教程文件(1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规划相关知识-道路工程,曹国华江苏省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2年9月15日,注册规划师考前培训,目录,第一部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15:45-16:45)第二部分城市综合交通规划(17:0018:00)第三部分规划实务(17:0018:00),第一部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1城市道路规划设计2城市停车设施规划设计3城市交通枢纽规划设计4城市轨道交通,1城市道路规划设计,【考试大纲要求】1.1熟悉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法1.2熟悉道路平面及交叉口设计要求1.3了解道路纵断面设计要求1.4了解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规划设计要求,行业标准:CJJ37-2012,注:“掌握”是指必须

2、具备的重要知识,“熟悉”是指应当具备的较重要知识,“了解”是指一般知识。,1.1熟悉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法,城市道路横断面是指垂直于道路中心线的剖面。横断面设计应按道路等级、服务功能、交通特性,结合各种控制条件,在规划红线宽度范围内合理布设。同一条道路宜采用相同形式的横断面。当道路横断面变化时,应设置过渡段。对设置公交专用车道的道路,横断面布置应结合公交专用车道位置和类型全断面综合考虑,并应优先布置公交专用车道。横断面设计应满足远期交通功能需要。分期修建时应近远期工程结合,使近期工程成为远期工程的组成部分,并应预留管线位置,控制道路用地,给远期工程的实施留有余地。城市建成区道路不宜分期修建。,【机

3、动车道设计】单条车道宽度:设计速度超过60时,大型车或混行车道3.75m,小型车3.5m;设计速度低于60时,大型车或混行车道3.5m,小型车3.25m。设计通行能力=理论通行能力(1800PCU/小时)车道数折减系数(靠中线车道1.0、外侧二0.80-0.89、外侧三0.65-0.78,外侧四0.500.65)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车道宽影响修正系数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机动车道数=2高峰小时高峰地段高峰方向交通量/设计通行能力(单向取整)。机动车道数一般不宜超过46条。机非分隔时,双4四比较经济合理的,宽度为1415m。两块板、四块板道路单向机动车道数至少为2条。机动车道路面宽度应包括车行道宽度及

4、两侧路缘带宽度,单幅路及三幅路采用中间分隔物或双黄线分隔对向交通时,机动车道路面宽度还应包括分隔物或双黄线的宽度。,【公共交通设计】道路设计中应包括与道路相关的公共交通专用车道和车站的设计。公交系统的一条车道可通行的最大车辆数可按下列规定取值。连续通行的专用车道或专用道路每小时可通行750辆标准公交车。不连续通行的中央公交专用车道每小时可通行200辆标准公交车。路侧专用公交车道每小时可通行90辆120辆标准公交车。快速公交专用车道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快速公交专用车道与其他车道应采用物体或标线分隔,分离式单车道物体隔离连续长度不应大于300m。主、次干路每条车道交通量大于500pcu/h

5、及公交车辆大于90辆/h时,宜设置常规公交专用车道。常规公交专用车道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快速公交车站可分为单侧停靠车站和双侧停靠车站,双侧停靠的站台宽度不应小于5m,单侧停靠的站台宽度不应小于3m。常规公交车站可为直接式和港湾式,城市主、次干路和交通量较大的支路上的车站,宜采用港湾式。站台长度最短应按同时停靠两辆车布置,最长不应超过同时停靠4辆车的长度,否则应分开设置。站台高度宜采用0.15m0.20m,站台宽度不宜小于2m;当条件受限时,站台宽度不得小于1.5m。,【自行车道设计】非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8001000辆/h。非机动车的单一车道宽度1.5m,每加1条加1m。与机动车道合

6、并设置的非机动车道,车道数单向不应小于2条,宽度不应小于2.5m。主干路非机动车道应与机动车道分隔设置,次干路设计速度超过40km/h时宜与机动车道分隔设置。非机动车专用道路面宽度应包括车道宽度及两侧路缘带宽度,单向不宜小于3.5m,双向不宜小于4.5m。非机动车数量和行人均较少,且红线宽度又较窄的路段,道路横断面设计可考虑“人非共板”形式,采用划线的“人非共板”最小宽度宜为5m。,【人行道设计】人行道最小宽度为2m。天桥桥面净宽不宜小于3m,地道通道净宽不宜小于3.75m。行人护栏或分隔设施长度应为30-120m,道路等级越高越长。人行过街设施的布设应与公交车站的位置结合,在学校、幼儿园、医

7、院、养老院等附近,应设置人行过街设施。在城市的主干路和次干路的路段上,人行横道或过街通道的间距宜为250300m。主干路人行横道最小宽度5m,其他3m,采用1m增减。机动车道宽度超过16m,需结合人行横道设置安全岛(最小宽度2m,困难时1.5m)。步行街长度不宜超过1000m,宽度10-15m;出入口与机动车停车设施距离不宜大于100m,与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距离不宜大于50m,出入口与公交站点距离不宜大于100m。,【道路横断面形式与组合设计】横断面可分为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及特殊形式的断面。单幅路适用于交通量不大的次干路、支路以及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区道路。双幅路适用于专供机动车

8、行驶的快速路、非机动车较少的主干路或次干路;横向高差较大或地形特殊的路段,宜采用分离式双幅路。双幅路单向车道数不得少于2条。三幅路适用于机动车流量较大、车速较高、非机动车较多的主干路或次干路。三幅路适用的最小红线宽度为32m。四幅路适用于机动车流量大、车速高、非机动车多的快速路或主干路。四幅路单向机动车道数不少于2条,非机动车车道不小于2条。,【道路最小净高】道路建筑限界内不得有任何物体侵入。对长度大于1000m、行驶机动车的隧道,严禁在同一孔内设置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对长度小于等于1000m的隧道当需要设置非机动车道或人行道时,必须设安全隔离设施。专用道路及有超长、超宽、超高车辆通行需求的道

9、路应根据实际车辆外廓尺寸特殊考虑,道路建筑限界应通过专题论证,并结合路网条件,设置完善的交通管理和行车安全措施。与城市公路出入口衔接的市区外围的主要道路(快速路、主干路)最小净高宜取5.0m。高速铁路7.25m。,1.2熟悉道路平面及交叉口设计要求,【道路平面图设计】城市道路平面设计包括定线、线形设计和各类设施的平面总体布置,其中交叉口是平面设计的重点。道路平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的性质、等级、交通特点,以交通组织设计为指导,合理布置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步道、交叉口、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交停靠站、出租车停靠站的几何设计。道路平面线形由直线、平曲线组成,平曲线由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应处理好直

10、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地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加宽等。,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值;当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设超高最小半径的一般值。设计速度小于40km/h时,且两圆半径都大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可不设缓和曲线而构成复曲线。直线与圆曲线或大半径圆曲线与小半径圆曲线之间应设置缓和曲线,缓和曲线应采用回旋线。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在圆曲线内侧加宽,并应设置加宽缓和段。,【平面交又口设计】应保障交通安全,使交叉口车流有序、畅通、舒适,并应兼顾景观。应兼顾所有交通使用者的需求,处理好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应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分期建设时,应近远期结合。应综合考虑交通组织、几

11、何设计、交通管理方式和交通工程设施等内容。除考虑本交叉口流量、流向以外,还应分析相邻或相关交叉口的影响。改建设计应同时考虑原有交叉口情况,合理确定改建规模。,平面交叉口基本构成进口道,出口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机动车道、公交专用道左转专用车道,左弯(直行)待转区导向线、停车线、人行横道线、红线交通岛、导向岛、分隔岛、分隔带、公交停靠站进(出)口道展宽段、进(出)口道展宽渐变段,平面交叉口主要设计要求新建平面交叉口不得出现超过4叉的多路交叉口、错位交叉口、畸形交叉口以及交角小于70(特殊困难时为45)的斜交交叉口。已有的错位交叉口、畸形交叉口应加强交通组织与管理,并应加以改造。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组

12、织和渠化方式应根据相交道路等级、功能定位、交通量、交通管理条件等因素确定。信号交叉口平面设计应与信号控制方案协调一致,渠化设计不应压缩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通行空间。交叉口附近设置公交停靠站时,应根据公交线路走向、道路类型、交叉口交通状况,结合站点类别、规模、用地条件合理确定。应保证乘客安全,方便换乘、过街,有利于公交车安全停靠、顺利驶出,且不影响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地块及建筑物机动车出入口不得设在交叉口范围内,且不宜设在主干路上,宜经支路或专为集散车辆用的地块内部道路与次干路相通。桥梁、隧道两端不宜设置平面交叉口。,平面交叉口主要设计要求交叉口渠化进口道车道数应大于上游路段的车道数,每条车道的宽度不

13、宜小于3.0m;出口道车道数应与上游各进口道同一信号相位流入的最大进口车道数相匹配,车道宽度宜与路段一致。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不得存在任何高出路面1.2m的妨碍驾驶员视线的障碍物。交叉口直行车道速度折减至0.7,左转折减至0.5。高峰15分钟每信号周期左转车辆超过2辆,右转超过4辆,设置单独车道。安全岛应按行人横道线宽度铺设人行道板。交通岛面积不宜小于7.0m2,面积窄小时,可采用路面标线表示。转角交通岛兼作行人过街安全岛时,面积(包括岛端尖角标线部分)不宜小于20m2。左转车道直接从直行车道引出时,应布设“鱼肚”形导向、安全交通岛(或标线)加以渠化引导车流,避免直行车误入左转车道。公交站点

14、并站的线路一般不要超过5条,公交站长度(152.5)公交线路数,站台宽为1.53m。平面交叉口范围内道路竖向设计应保证行车舒顺和排水通畅,交叉口进口道纵坡不宜大于2.5%,困难情况下不应大于3%。,交叉口进出口车道宽度,交叉口进出口车道长度,【环行交叉口设计】平面环形交叉口适用于多条道路交汇的交叉口、左转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和畸形交叉口。但是,相交道路不可过多,且道路交角宜大致相同,以便满足交织的要求。对于规划拟修建立体交叉的交叉口,可在近期采用平面环形交叉作为过渡。平面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较低,一般不适用于城市干路,也不适用于有大量非机动车和行人众多的交叉口。当环形交叉口上任一交织段上的交通量超

15、过1500pcu/h时,应改建交叉口。平面环形交叉口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中心岛形状和尺寸,环道宽度及进出口设计等。一条环道宽度1820m,即2-3车道较为适宜,交织角2030,纵坡2%内。中心岛半径宜为1520米。,【立体交叉口设计】立体交叉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快速道路交通的快速性和连续性,减少或避免低速的车辆、行人对快速车辆的正常行驶的干扰,提高交叉路口的通行能力。,设置立体交叉的条件:快速路(V80km/h)与其他道路相交;主干路交叉口高峰小时交通量超过6000辆PCU时;城市干路与铁路干线交叉;其它安全等特殊要求的交叉口和桥头;具有用地和高差条件。,立交位置的选择在保证主线畅通的

16、前提下,综合考虑立交对地区交通的分散和吸引作用、立交的设置条件、技术上的合理性、经济上的可行性以及拟选立交的形式等。一般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开阔、地质良好、拆迁较少以及相交道路具有较高的平、纵线形指标处。注意上下游关系,避免交通拥堵转移。同时,对慢行交通要做充分考虑。立交的间距:应考虑能均匀地分散交通、能满足交织路段长度的要求、满足交通标志和信号布置的需要及司机操作顺适的要求等。中心城区最小为1.5km,郊区可适当加大。,立体交叉口选型立A类:枢纽立交立A1类:主要形式为全定向、喇叭形、组合式全互通立交;立A2类:主要形式为喇叭形、苜蓿叶型、半定向、组合式全互通立交。立B类:一般立交主要形式为喇叭形、苜蓿叶型、环形、菱形、迂回式、组合式全互通或半互通立交。立C类:分离式立交。,立体交叉口选型与相交道路的等级,立交的功能定位相适应,和预测交通流量相适应;相交道路等级高,转向交通大的应采用高等级立交;交通流量大、设计速度较高的流向,要求采用较高的匝道线形标准。应充分考虑其在城市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系统的观点来进行立体交叉型式的选择,避免过分注重部分结点功能而降低了整个路网的交通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