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4 国际分创新工和贸易理论说课材料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917434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hapter4 国际分创新工和贸易理论说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chapter4 国际分创新工和贸易理论说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chapter4 国际分创新工和贸易理论说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chapter4 国际分创新工和贸易理论说课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chapter4 国际分创新工和贸易理论说课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hapter4 国际分创新工和贸易理论说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hapter4 国际分创新工和贸易理论说课材料(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西方国际分工和贸易理论,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第一节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学说,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建立起来的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它产生于15世纪,盛行于16世纪和17世纪

2、上半叶,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便盛极而衰。它是西方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反映商人资本思想见解与主张的贸易学说。重商主义最初出现在意大利,后来流行到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16世纪末叶以后,在英国和法国得到了重大的发展。,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一、理论产生的背景,15世纪以后,西欧封建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商品货币经济关系急剧发展,封建地主阶级力量不断削弱,商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社会经济生活对商业资本的依赖日益

3、加深。与此同时,社会财富的重心由土地转向了金银货币,货币成为全社会上至国王下至农民所追求的东西,并被认为是财富的代表形态和国家富强的象征。为了减轻贸易的风险,商人阶级需要开辟殖民地和国外市场,以此控制同海外各地的贸易,这一理想的实现,需要借助于国家强大的政治与军事力量的保护,“这样,贸易界和国家之间的联系就更进一步紧密了,国家政策的考虑日益集中于贸易问题上”。而当时金银货币主要来自商业资产阶级所经营的内外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因此,对外贸易被认为是财富的源泉,重商主便应运而生。,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

4、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三、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重商主义的对外贸易政策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17世纪,衰落于18世纪早期的重商主义重金主义,也称为货币差额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斯塔福德和法国的孟克列钦禁止金银输出。晚期的重商主义也称贸易差额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追求贸易顺差。,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四、货

5、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认为金银货币是唯一的财富,通过种种直接强制的手段控制货币的国际流通以达到积累财富的目的,货币差额论孤立地对待货币运动,把增加国内货币积累,防止货币外流视为对外贸易政策的指导原则,认为国家应采取行政手段,直接控制货币流动,禁止金银输出,把货币与商品绝对的对立起来,要求在对外贸易上遵循少买(或不买),多卖的原则,使每笔交易和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使金银流入国内。,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五、贸易差

6、额论,晚期对外贸易学说称贸易差额论。贸易差额论在保持早期的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的同时,已经将思考的重点由货币管制转向贸易管制。贸易差额论认为,对外贸易能使国家富足,但必须谨守进出口贸易总额保持顺差的原则。国家应准许适量货币输出国外,以吸收进更多的货币,使国家更加富裕。贸易差额论者信奉“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六、历史地位,重商主义的思想及相应的政策体系加速了资本的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

7、方式的建立,故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起了进步作用。但它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探索只局限于流通领域,而未进入到生产领域,这是其根本的错误。,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第二节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理论,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一、自由贸易理论,(一)绝对优势

8、理论亚当.斯密AdamSmith(17231790)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他的代表作是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InquiryintotheNatureandCausesoftheWealthofNations))早以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全球发行。而他本人也因此被奉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鼻祖。,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亚当斯密出生于苏

9、格兰的克科第的一个海关官员的家庭,14岁考入格拉斯哥大学,格拉斯哥是当时苏格兰的工业中心。学习数学和哲学,17岁时转入牛津大学。他毕业后,于1748年到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与文学。1751年返回格拉斯哥大学讲授逻辑学,次年担任道德哲学讲座。他讲的道德哲学包括神学、论理学、法学和政治学四个部分。他的伦理学讲义后来经过修订在1759年作为道德情操论出版,为他赢得了声誉。而他关于法学和政治学的讲义包含了贸易、价格、税收等财政经济问题,表明他在这个时期已经开始研究经济学了。亚当斯密在格拉斯哥一直居住到1764年,这使他有可能长期实地观察这个工业中心的经济生活。他曾积极参与当地的社会活动,尤其是经济学会

10、的活动,并支持瓦特改进蒸汽机的实验活动。,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1764年,他辞退了大学教授的职务,担任布克莱公爵的私人教师,并陪同公爵到欧洲大陆旅行。在法国巴黎,他认识了启蒙思想家伏尔泰、重农学派代表魁奈和杜尔阁等名流,这对他的经济学说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1767年,他辞去私人教师的职务,返回家乡克科第埋首于国富论的写作。1776年,凝聚了亚当斯密十年心血的国富论终于问世。此书一出,极受英国资产阶级的欢迎与褒誉,

11、因为它为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根据。亚当斯密成了最受欢迎的经济学家,国富论的观点成了国会议员的常用论据,甚至连当时的英国首相皮特也自称是斯密的学生。1778年,他出任爱丁堡的海关专员,1787年一度出任格拉斯哥大学的校长,但在经济理论再也没有什么新成就。国富论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它概括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形成阶段的理论成就,它最早系统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主要学说,它标志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

12、PtyLtd.,1.历史背景,在斯密所处的时代,英国的产业革命逐渐展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新兴的产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迅速发展资本主义,但却受到了中世纪遗留下来的封建行会制度和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建立起来的重商主义政策体系的重重束缚。仍存在于乡间的行会制度严重限制了生产者和商人的正常活动,重商的极端保护主义则从根本上阻碍了对外贸易的扩大,使新兴资产阶级从海外获得生产所需的廉价原料、并为其产品寻找更大的海外市场的愿望难以实现。亚当斯密站在产业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批判了重商主义,创立了自由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Evalu

13、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2.绝对优势理论内容,一个人所需要的东西不能样样都自己生产,而是利用其优势,生产最擅长的东西,然后与别人相交换,这样才有利。同样,每一个国家也应发展他最具实力的生产部门,从事专业化生产,实现地域分工,通过国际贸易才能增加财富。即一国应专门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商品,进口具有绝对劣势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双方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产品,从而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给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

14、(1)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2)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3)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3.图表分析,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

15、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4.历史地位及局限,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它是英国工业阶级反对封建残余,鼓吹自由贸易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他的绝对成本理论反映了当时英国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和重商主义者,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他把国际贸易理论纳入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开创了对国际贸易的经济分析。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在该理论中,斯密把自然条件说成是国际分工形成的决定因素是错误的,他完全忽视了阶级社会里经济关系的阶级实质。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种产品在生产上处于绝

16、对优势,那么,应该怎么办呢?这个国家应该奉行保护贸易政策,限制外国货物进口,还是听任外国进口,遏制本国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呢?这是亚当斯密未能解决的问题。,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二)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DavidRicardo17721823),英国工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和政治活动家,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是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在该书第七章中提出按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的理论。,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李嘉图于1772年4月18日出生在伦敦城。他是犹太人,有学者说,他之所以在后来的著作中喜欢抽象的演绎推理,就跟他的犹太血统有关。李嘉图的父亲是个富裕的证券经纪人,所以,尽管李嘉图并没有正儿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