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考点】2012中考语文专题导学导练 考点18说明文的阅读.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11664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考点】2012中考语文专题导学导练 考点18说明文的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聚焦考点】2012中考语文专题导学导练 考点18说明文的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聚焦考点】2012中考语文专题导学导练 考点18说明文的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聚焦考点】2012中考语文专题导学导练 考点18说明文的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聚焦考点】2012中考语文专题导学导练 考点18说明文的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焦考点】2012中考语文专题导学导练 考点18说明文的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焦考点】2012中考语文专题导学导练 考点18说明文的阅读.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中考语文专题导学导练:说明文的阅读导学想一想,我本节课应抓住哪些要点? 1. 明确说明对象,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2. 归纳说明方法,并能分析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3. 概括说明要点,理清说明顺序。4. 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 试一试,我已经掌握得怎样了? 首先,我们要能够明确说明对象,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比如201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卷第17题温差发电:绿色环保的新能源一文,问:第段主要说明了什么?附原文片段:1993年,在法国的一个实验室,科学家在室温下利用30的温差推动小型发动机发电,点亮了几个小灯泡,首次证实自然温差作为能源的可能性。20世纪60年代,美国阿拉斯加输油管利用

2、寒冷的气候条件加强散热,以防止基土融化下沉,从而保证了管路系统的安全运行。受此启发,研究人员开始对自然温差能源进行实用化研究。1986年,经过约10年的试验研究,日本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以自然冷能制冷的冷藏库。答案:这一段主要说明了温差发电的发展历程。 其次,我们要能够归纳说明方法,了解各类方法的作用。比如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卷第10题城市绿墙一文,问:第段画线处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本段有什么作用?附原文片段:澳大利亚1927年建都堪培拉时,明确规定公私建筑都不许构筑非植物墙。今日堪培拉除了总理府保留一道围墙外,整座城市不见第二道围墙。机关团体为了掩蔽办公场所,便以参天的合欢树、桉树等筑

3、起一道道绿色围墙。各国使馆都引进本国特有花木,精心编织绿色篱墙,让路人感觉如在游览各国植物园。答案:举例子。真实、具体地说明了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在城市建设中修筑绿色围墙的实施情况,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第三,我们要学会概括说明要点,理清说明文的顺序。比如2011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卷第18题实至名归话“襄阳”一文,问:第段画线的句子属于哪种说明顺序?采用这种说明顺序的好处是什么?附原文片段:偌大地域非“襄阳”不能涵盖。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级行政区冠名“襄阳”者断续绵延: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设襄阳郡;三国、晋、隋亦设襄阳郡;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改设襄阳府;元设襄阳路

4、;明、清设襄阳府;民国初设襄阳道:新中国设襄阳专(地)区。答案:时间顺序。采用时间顺序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襄阳”作为行政区域冠名的演变过程,从而充分说明从古至今“襄樊”长期称“襄阳”的事实。 第四,我们要能够分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下面先看(2011江苏省泰州市)空气中取水一文: 任何时候,大气中都含有105亿英亩呎水,其总量是世界上所有江河水量的6 倍多。其中,大约2%很快就会作为降雨落到地面,剩余的98%依然处于水蒸气的状态。 有人提议,用声音从空气中获取水分。凉爽、宁静的夜晚,空气中的水分达到饱和后,即使是微小的空气振动,也能凝聚水分,产生雨滴。在中国云南省的山区,村民们有个传统,通过大声

5、喊叫来祈雨。据说,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 一个有趣的新想法看起来似乎可行。在临海的沙漠地区建造温室,用寒冷的海水作为空气调节器,从炎热的空气中凝聚水分。这种温室实际上是巨大的露水制造机。从2002 年以来,帕顿的阿布扎比温室已经在沙漠中种出了黄瓜、西红柿和鲜花。10 平方英尺的温室每天可产生10加仑水这比热带雨林通过降雨得到的水还要多。 在干旱的沙漠之中,人们曾尝试通过收集雾水解决用水问题。顺着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中绵延的山顶,悬挂着75 张大塑料帆网。这里已经连续几年没有降雨了,但寒冷的近海气流定期从太平洋上大量涌来,塑料帆网通过获取这些气流的水分而变得十分潮湿。每张帆网有40英尺10英尺大

6、小,一天能收集40 加仑水。那里的一个小镇,从前用水完全靠从50 英里外运来。如今这项工程平均每天可以给小镇提供3000 加仑水。 这种做法被广为接受。南美洲的整个太平洋沿岸,很多社区已经建造了捕雾幕帐,用来给新栽的树木供水。这种系统一旦建立起来,这些树就可以在叶子上为自己收集雾气,在沙漠中重新创造以雾为基础的生态系统。 (选自当江河枯竭的时候:21 世纪全球水危机,有删改) 【注】英亩呎:体积单位。 文后设题:第段中加点的“据说”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案:不能去掉。“据说”一词表明“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的情形并不确定;如果去掉,说法就显得绝对,与事实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听一听,我一定会深受启发! 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文阅读,首先要从整体入手,把握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或事理,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找准说明对象的方法,一是看题目,二是抓中心句或中心词。比如2011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卷第17题,就可以抓住题目里的“温差发电”来展开思考。如果同学们没有学会紧扣题目及文章关键词来思考,就会觉得这题很难做,很棘手。其次,我们要学会了解被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变化、成因、功用等方面。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 掌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释明白,一般说明文会使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

8、明方法有如下八种: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比如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卷第10题,考查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有些同学觉得说明方法好说,作用难写。其实只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真正理解文本,明确每种说明方法的主要作用,即可轻松作答。 一般来说,每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各有侧重。比如:举例子是为了说明得更具体、通俗。分类别是为了说明得更清楚、更有条理。列数据是为了说明得更精确、更科学。作比较是为了从人们已有的知识出发,把事物说得更感性、更易懂。下定义是为了科学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打比方是为了更生动、形象。画图表是为了将抽象而复杂的事物说得一目了然。作诠释是为了对

9、事物进行通俗的解释。 理清说明顺序及其思路。 有条有理地说明,才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以下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比如2011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卷第18题答案为时间顺序。只要我们留意“公元

10、208年”“公元1119年”“元、明、清、民国、新中国”等词语就不难发现它的说明顺序。 分析说明语言及其特点。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重要特征。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文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如“据说,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其中“据说”对“喊得越响,雨下得越大”作了限制和补充说明,意思是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存在,但是不带有科学性与普遍性。因为事实上不可能喊得越响,雨就下得越大。一般说明文的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练一练,我只

11、要努力就会成功! 成语里的歌声 翻阅成语大词典,你能找到许多形容歌唱的词汇,你会听到许多成语里飞扬的歌声。这歌声唤出了历史,展现着我们祖国民族音乐五千年的文明底蕴和独特的迷人的风采。 相传,古人唱起歌来,格外投入,常常放开嗓门,大声歌唱。于是,便有人用“引吭高歌”来描述其情状。歌声传播得远,又有人用“响遏行云”形容赞美这嘹亮的歌声。“响遏行云”这个成语出自列子汤问篇,是说秦国有个叫薛谭的人,拜秦青为师学习歌唱。不久他以为把老师的本领都学到了,便要告辞回家。老师知其想法,未作劝阻,并摆酒为他送行。临别时老师在郊外大路旁,满怀惜别之情高歌一曲,其声音洪亮,震得树林瑟瑟作响,行云驻足不前。薛谭见此大

12、吃一惊,深感自己无知和盲目,于是请求老师留下他继续学习。 古人不但喜好歌声的高亢、嘹亮,而且注重吐字清楚,行腔流畅,发声自然圆润,以达到表意之目的。于是,便产生了“字正腔圆”“珠圆玉润”这两个成语。唱歌既要唱声,又要唱情。“声情并茂”这个成语,就反映了古人对歌唱的更高追求,只有用声情并茂的歌声,恰当表现歌曲的情感内蕴,才能产生极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听者为之动容,为之共鸣。这就要用上“回肠荡气”“哀感顽艳”这两个成语。 歌唱含情,歌声美妙,回荡耳畔,久久难忘。这便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心理效果。“余音绕梁”这个成语也出自列子汤问篇。说的是韩国有个名叫韩娥的美丽歌女,一次来到齐国临淄城,因带的口

13、粮吃光了,只好在西城门卖唱谋生。她的歌声哀婉悦耳,使人们张大嘴,听得出神。直到韩娥走了很久时间,听者的嘴巴还未闭上。她那优美的歌声,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过了三天,人们还感觉到歌声的余音仍在屋梁周围回旋荡漾。古人唱歌还十分讲究节拍韵律。“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有眼”这三条成语即是。板、眼是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其余的拍子叫眼。 从成语中,人们还能听到一种结构复杂、音域宽广,演唱中还要改变调性的歌曲,这便是“移宫换羽”和“引商刻羽”两成语播出的音响。“移宫换羽”的意思是先唱原宫调,后再转换唱羽调,相当于现在的“1”大调转为“6”小调,这显然是难度较大的艺术歌曲

14、,演唱者需有一定的音乐造诣。而且,从这些文献中,还知道在战国时就已经有了通俗音乐和高雅音乐两大流派。当时楚国的歌曲中有两首很有名气,那就是阳春和白雪。相传为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所作。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涤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均属于较高级的音乐。于是,便产生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两个成语,后泛指高雅的文艺作品难以得到大众的理解和应和。 古人不仅能歌通曲,而且有着纯熟的演奏技艺和惊人的欣赏水平。成语“高山流水”(见于列子汤问)记载此事,传为美谈:春秋时,晋国大夫俞伯牙善于弹琴。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伯牙乘兴弹起琴来,意境表现高山。曲犹未尽,只听有人赞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15、”伯牙抬头一看,见迎面走来一人,相貌平常。伯牙未加理会,又弹一曲,意境表现流水。曲音未绝,来人朗声赞道:“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十分吃惊,起身施礼,得知此人叫钟子期。伯牙与子期凭音乐的共鸣结成“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几千年前,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弹高山流水,而高山流水并没有因伯牙不弹而失去知音,它源远流长,成为中华民族音乐中的珍品。 古人还悟出了音乐在战争中的积极作用,以歌声迷惑敌人、涣散敌方军心。成语“四面楚歌”的声波将真情传递:楚汉相争时,楚军被围垓下。一天夜里,项羽听到汉军中的楚歌从四面八方传来,觉得楚地全被汉军占领,十分惊恐。“四面楚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它为刘邦打败项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摘引的部分有关歌唱的成语里,我们可以知晓古人与音乐的美丽传说,证实祖先创造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1. 本文介绍了成语里歌声的哪些特点? _ 2. 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