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910209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试题新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玉溪第二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题班级 姓名 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NaCl B Cu CNaOH DH2SO42、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 B葡萄糖为多羟基酮C葡萄糖能发生水解反应 D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3、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 )4、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纯碱 食盐水 石灰水 NaOH 液态氧 KClO3 A.碱 B.纯净物C.盐 D.混合物5、下列关于3 2He的说法正确的是( )A3 2He原子核内含有

2、2个中子 B3 2He原子核内含有3个质子C3 2He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3 2He和4 2He是两种不同的核素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BH、D、T表示同一种核素C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 D乙烯的最简式: CH27、下图是异辛烷的球棍模型,则异辛烷的系统命名为( )A、2,2,4-三甲基戊烷B、2-甲基庚烷C、2,4,4-三甲基戊烷D、1,1,3,3-四甲基丁烷8、把铝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因素是( )A盐酸的浓度 B铝条的表面积C溶液的温度 D加少量Na2SO4固体9、下列各个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10、为区别Na

3、Cl、FeCl3和NH4Cl三种溶液,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KSCN溶液 BBaCl2溶液 CNaOH溶液 DAgNO3溶液11、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 ) AH2XO3 BHXO3 CH3XO4 DH2XO4 12、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 金属钠投入到水中:2Na2H2O2Na+OH-H2B. 实验室制氯气:MnO22H+2Cl- Mn2+Cl2H2OC.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Cu2+H2D. 金属铝投入氢氧化钠溶液中:2Al2OH-2H2O2AlO3H213、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变化的是 ( )A.

4、把一段打磨过的镁带放入少量冷水中 B.把Cl2通入FeCl2溶液中C.把绿豆大的钾投入少量水中 D.把溴水滴加到淀粉KI溶液中14、有机化学中取代反应的范畴很广。下列4个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是( )ABCD15、下列反应中,水只作为氧化剂的是( )A2F22H2O = 4HFO2 B Na2OH2O = 2NaOHCCH2OCOH2 D2H2O 2H2+O216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与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

5、液褪色,乙烷、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苯与硝酸在加热时发生取代反应,甲苯与硝酸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取代反应17、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Cu2、Cl、SO42、K B. Mg2、SO42、K、ClCCa2、Na、CO32、Cl D. Fe3、Na、OH、Cl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CH2ClCH2Cl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为:二氯乙烷B1mol与足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3molC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所含分子数为NAD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醇分子中的碳氧键断裂19、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3.

6、4gH2O2完全分解转移电子数约为6.021022个B. 标准状况下,NA个H2分子的体积约为22.4LC.48g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D.2.4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 NA20、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 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一定含COB. 检验烧碱溶液中是否含Cl-,先加稀盐酸,再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 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再加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SOD. 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入氯水呈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Fe2+21、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N2(g)+3H2(g)2N

7、H3(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NH3的生成速率与H2的生成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2同时生成3n mol H2C.N2、H2、NH3浓度不再变化D.N2、H2、NH3分子数之比为1:3:22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在一定条件下对于下列反应:加成、水解、酯化、氧化、中和、消去,其中该物质可能发生的是: ( )A. B.C. D.23、下列实验失败的原因是因为缺少必要的实验步骤造成的是( )将乙醇和乙酸混合,再加入稀硫酸共热未制得乙酸乙酯实验室用无水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40未制得乙烯验证某RX是氯代烷,把RX与烧碱水溶液混合加热后,将溶液冷却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未出现白色沉淀

8、做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当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后,未出现红色沉淀检验淀粉已经水解,将淀粉与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银氨溶液后未出现银镜A B C D24、以乙醇为原料,用下述6种类型的反应:氧化;消去;加成;酯化;水解;加聚,来合成乙二酸乙二酯(结构简式如右图所示)的正确顺序是( )A B C D25、0.1mol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得到0.16mol CO2和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 B. 混合气体中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 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烷 D. 混合气体中一定有乙炔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6分)有一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下

9、列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OH、Na+、Cu2+、Cl、CO32、SO42。进行如下实验:(1)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色。(2)另取少量溶液加盐酸至过量,无气体放出,再加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3)在(2)的溶液中,继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试推断,该溶液中肯定有_ _离子,肯定不存在_ _离子,不能肯定存在_ _离子。27、(11分)下表列出了AM 13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族周期IAIIAIIIAIVAVAVIAVIIA01A2BCDE3FGHIJK4LM(1)这些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填元素名称,下同),最不活泼的元素是 (2)写出C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与I元素的最高

10、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将B、C、D、E四种元素的氢化物稳定性增强的顺序排列: 。(4)半径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其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GJ2的形成过程 。NH228、(7分)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COOH,回答下列问题。 (1)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 。(2)该有机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 。(3)该有机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其产物的结构简式是 。(4)对该有机物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填写选项的字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具有两性、能发生水解反应29、(分)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为进一步测定的化学式,现到6.2克完全

11、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将产物先后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两者分别增重5.4克和8.8克(假设每步反应完全)()该有机物的实验式是,分子式是。()红外光谱显示“”键和“”健的振动吸收,若核磁共振氢谱有个吸收峰,峰面积之比为:,推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该有机物所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0、(12分)如图所示,A是制取溴苯的实验装置,B、C是改进后的装置。请仔细分析,对比三个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装置A和C均采用了长玻璃导管,其作用是_(3)按装置B、C装好仪器及药品后,要使反应开始,应对装置B进行的操作是_,应对装置C进行的操作是 _ 。(4)装置B、C较好地解决了A中加装药品和使装置及时密封的矛盾,方便了操作,装置A中这一问题在实验中造成的后果是_ 。(5)B中采用了洗气瓶吸收装置,反应后洗气瓶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31、(1分)已知:(1)傅瑞德尔一克拉福茨反应是在苯环上引入烷基的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