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十三五城镇住房发展规划报告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6909380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十三五城镇住房发展规划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山西省十三五城镇住房发展规划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山西省十三五城镇住房发展规划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山西省十三五城镇住房发展规划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山西省十三五城镇住房发展规划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十三五城镇住房发展规划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十三五城镇住房发展规划报告(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十三五”城镇住房发展规划为加快推进省城镇住房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根据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一、总述(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建立购租并举的城镇住房制度,健全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创新住房供给、扩大住房消

2、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二)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突出住房的居住属性和改善民生的社会功能,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把改善群众基本居住条件作为住房发展的首要目标,促进住房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消费,拉动经济。以棚户区改造带动房地产开发,以房地产开发拉动投资和消费增长,以投资和消费增长促进经济稳步发展。、稳量提质,合理定标。坚持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重,立足资源、环境、人口条件,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确定住房建设规模,持续提升住房功能品质。、统筹协调,改革创新。正确处理政府保障与市场供应关系,统筹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商品住房建设,均衡发展商品住房买卖和租赁市

3、场,积极创新政策措施和推进机制,有序扩大住房供应,满足城镇居民多层次住房需求。、因地施策,分类指导。按照“一核一圈三群”城镇总体布局,结合多地发展实际,加强分类引导,合理确定住房供应规模,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做到住房供求基本平衡。、绿色节能,转型发展。坚持住房发展与基本省情相适应,推进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转型,推动科技与住房建设紧密结合,发展绿色低碳建筑,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加快住宅产业化发展。(三)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号);、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

4、意见(国发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发号);、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优化年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资发号);、城市住房建设规划编制导则(建房改研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关于健全完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晋政办发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省棚户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发号);、省“一核一圈三群”规划(晋政函号);、省城乡住房调查成果及其它相关文件。(四)规划围省

5、行政区划围个设区城市的个县级行政区(县、市、区)。(五)规划期限近期为年,远期展望到年。二、“十二五”住房发展回顾(一)主要成就“十二五”时期是我省住房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规模推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持续改善,住房事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住房建设规模持续扩大,房地产业平稳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逐年增加,住宅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及竣工面积虽有所波动,但变化逐渐趋于理性。“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倍;累计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是“十一五”期间的倍;累计商品住宅竣工面积万平方米,是“十

6、一五”期间的倍;累计商品住宅销售面积万平方米,是“十一五”期间的倍。、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物业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居民住房品质不断提高,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社区绿地和娱乐休闲空间有效增加,公共设施配套更加齐全。全省物业管理进一步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物业服务工作在标准化、规化和专业化进程中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至“十二五”期末,全省城镇住宅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比“十一五”期末提高个百分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规模推进,住房保障工作成绩显著住房保障政策不断完善,实现了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并轨运行,基本构建起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普通商品住房和棚户

7、区改造为一体的覆盖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和棚户区居民的住房保障体系。棚户区改造力度持续加大,基本完成国有林区棚户区(危旧房)和国有垦区危房改造,并将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改造纳入棚户区改造围。“十二五”期间,全省累计新开工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约万套,完成“十二五”住房发展规划的,累计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约万套,解决了约万城镇群众的住房困难问题。至“十二五”期末,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高于全国的既定目标。、住房公积金制度进一步完善,支持职工住房消费力度持续加大全力推进住房公积金归集、提取、贷款各项业务,缴存人数稳步上升,覆盖围不断扩大,资金使用率持续提升。“十二五”期间,全省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

8、万人,新增缴存额亿元,提取额亿元,个人住房贷款亿元。至“十二五”期末,全省缴存总额亿元,提取总额亿元,发放个人住房贷款万笔、亿元。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人数达到万人,覆盖率达到;个贷率达到,较“十一五”期末提高了个百分点。全面开通“”服务热线,积极推进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试点,住房公积金支持住房消费的作用日益突出。、住宅产业化初见成效,建筑节能工作稳步推进着力构建适宜本省的新型工业化住宅建造体系,房地产行业逐渐由粗放时代向精品时代过渡。积极推进住宅全装修,大力发展康居示工程,共创建康居示项目个。全面执行居住建筑节能的地方标准,新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设计阶段和验收阶段均达到。

9、加快实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共计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约万平方米,超出“十二五”规划改造任务万平方米。(二)存在问题一是房地产业发展不足,住房发展滞后于城镇化发展。二是区域住房发展不平衡,部分设区城市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县(市)一级供应过剩;房地产市场出现区域性、阶段性、结构性供应过剩,部分地区商品住房潜在供应量和库存量较大。三是住房保障体系和建设管理制度仍需进一步探索完善。四是保障性住房分配入住和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需进一步提高。五是住房建设环境品质亟待提升,产业化程度较低,资源能源消耗较大。六是商品住房存量市场、二手房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滞后。七是本地房地产企业实力

10、相对较弱。三、发展目标(一)面临形势“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发展的基本面、基本特征、基础条件和前进态势没有改变,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地区、中部欠发达省份,重要战略机遇期涵变化又有其特殊之处,加快转型、改善供给、扩大需,特别是创新供给、创造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就我省住房发展而言,一方面,住房发展同样面临诸多挑战,区域层面发展不平衡、结构不优、 品质不高等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部分市、县住房市场库存压力较大。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将为住房事业转型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需求和动力。(二

11、)总体思路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城镇住房发展作为拉动经济、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依托,紧紧抓住国家大力推进棚改安居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契机,加快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危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统筹推进商品住房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促进住房空间合理布局、规模科学发展、结构优化高效,保障城镇住房有效供给,切实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不断提升居住品质。(三)总体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期末,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城镇住房供需格局,基本达到“户均一套房、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居住目标,全面建设安居宜业、文明幸福的小康住宅人居环境。(四)住

12、房建设需求预测、住房需求总量年,全省城镇住房新开工需求约万套,建筑面积约万平方米。省“十三五”城镇住房新开工需求总量年份新开工住房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最小需求值(万平方米)新开工住房套数(万套)最小需求值(万套)合计、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全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约万套(包括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其中公共租赁住房约万套,棚户区改造约万套。省“十三五”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改造总量(套数分年度)类别合计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合计单位:万套省“十三五”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改造总量(面积分年度)类别合计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合计单位:万平方米、建筑节能全面执行居住建筑节能的地方标准并适时予以提高

13、,设计阶段、验收阶段新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物业管理覆盖城镇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以上,其中,新建商品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住房公积金覆盖率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力争保持在以上。、住房结构年各类新建住房结构安排类别套数(万套)住房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合计(五)关联资源配置引导、土地需求预测新增住宅用地约公顷。、供电、供热、供水、燃气需求预测新建住宅用电新增负荷约兆瓦;供热新增负荷约兆瓦;供水量每天新增约万吨;燃气量新增负荷约万兆焦。、住宅投资预测城镇住宅投资额约亿元。至“十三五”末,房地产开发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力争达到左右。、相关建材需求预测新建住宅

14、共需水泥约万吨,钢材约万吨。指标名称年指标属性住房建设总量指标城镇住房新开工需求总面积万平方米预期性城镇住房新开工需求总套数万套住房保障指标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总套数万套(含货币改造)约束性其中:棚户区改造万户约束性住房质量指标城镇户均成套楼房预期性住宅工程质量验收合格率预期性新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预期性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以上预期性关联资源配置资源住房公积金覆盖面以上预期性城镇新增住宅用地需求公顷预期性城镇新增住宅投资总量亿元预期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小区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比例预期性 省年城镇住房发展阶段性目标体系表四、主要任务(一)健全和完善住房供应体系加快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的住房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差异化住房政策体系,加快建立统一、规、成熟、稳定的住房供应体系。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为城镇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公共租赁住房或住房租赁补贴;对居住在各类棚户区的居民,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改善居住条件。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以市场化为导向,实行租赁和购买商品住房相结合,通过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有效增加各类商品住房供应,满足合理住房需求。(二)加强住房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