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903170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有资本大规模退出竞争性领域,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领域异军突起,目前已迅速成为各地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远的骨干力量,不仅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安置下岗人员、增加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同时由于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发展配套政策措施的不完善及对其监管力度的不够,目前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及财务管理、特别是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缺失,会计信息可信度低,有的甚至做“假账”,掩盖真实财务收支,给国家

2、税收和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如何正视和妥善处理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民营企业能否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运行,而且为各级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执政能力提出了又一个严峻课题。为了摸清现状,找出成因,提出对策,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笔者最近对三门峡区域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作了调查。 一、三门峡市民营企业及会计信息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三门峡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有关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针和政策,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全市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至2005年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达6.5万个,比19

3、97年的1.7万个增长2.8倍,其中中小企业1780个,比1997年的395个增长3.5倍。从业人员26.5万人,比1997年的5.1万人增长4.1倍。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完成113亿元,比1997年的16.6亿元增长5.8倍,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35%以上;入库税金完成13.7亿元,比1997年的1.2亿元增长10.4倍。2005年,全市新开工建设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165个,其中投资超500万元的64个。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已成为三门峡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已迅速突显出来。 为了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会计信息管理,三门峡市各级、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各

4、级国税、地税部门不断加大对民营企业偷、漏税收等的稽查和惩处、打击力度,对提高其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各级财政部门通过对民营企业会计人员业务培训、从业资格管理,以及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等有效手段,使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逐步提高;会计师(税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组织通过对部分民营企业财务收支的定期或不定期审计,对规范部分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管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多方面因素、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目前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近年来随着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壮大逐步显露出来的。同时

5、据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由于我国会计法律法规严重滞后等因素影响,这些问题并不只三门峡区域所独有,而且是在全省、以至全国范围内具有很大程度的普遍性。从调查的情况看,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的“不实”: (一)实收资本不实。实收资本是民营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物质基础,因此其成立时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自有资本,否则不允许成立。为此,一些民营投资者为了领取创办企业的“通行证”,事前多方“筹措资金”,而在其取得验资报告和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后又“完璧归赵”,有的甚至成了一个“空壳”。这种抽逃资本行为,导致了不少民营企业实收资本严重不实。 (二)原始凭证不实。由于政府宏观管理和有关部门监管

6、、处罚措施力度不够及企业决策者法治观念淡薄等因素影响,虚开发票,编造假发票,伪造、篡改、不如实填写原始凭证,以及用白条、作废发票入账等原始凭证不实的现象在不少民营企业都有存在。 (三)经济业务记录不实。会计记录应是企业实际发生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事项的真实反映,但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有的民营企业产品或商品已经销售,而会计记录却未反映销售收入、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的增加;有的企业账面反映有来自不同银行的利息收入,却没有相应的银行存款记录;不少民营企业大额现金交易频繁,坐支现象严重,记帐随意,帐目混乱等等,这些都使企业经济业务记录的真实性受到影响。 (四)成本费用核算不实。由于

7、民营企业决策者及所聘会计人员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少中小型民营企业没有建立起健全的成本控制体系,使其生产经营过程缺乏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措施,有的甚至任意扩大或缩小开支范围,不同会计期间的成本费用任意摊提,成本控制手段简单而随意,因而导致成本费用核算不实,会计信息失真。 (五)关联交易核算不实。一些规模较大、经营范围比较复杂、并设有母子机构的民营企业,其子母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一般较为频繁,有些民营企业的投资者为了调剂利润,达到“避税”之目的,常常利用关联交易转移企业的利润。其具体表现在:关联交易的商品定价与市场实际价格之间的差异较大,关联单位之间随意调拨资金,不计利息;适用不同税率的业务没有单独

8、核算,在适用税率上避重就轻造成混乱等等。 (六)经营成果不实。有些民营企业为了追求其既得利益的最大化,便在少报产值或营业额和虚列成本费用上做文章,使其一定会计期间内的生产经营成果显示为“零利润”、象征性“利润”或账面亏损,人为操纵利润。这一现象的存在,不仅使一些民营企业偷逃了大量营业税和所得税,更使国家利益和地方财政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蒙受了损失。 (七)会计账表不实。有些民营企业为了达到少交税费,又能基本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应付政府监督部门稽查的目的,建立内外“两套账”或多套账,将一些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应收应付款项在另一本或几本账上反映,据此编制的会计报表必然“先天不足”。还有的民营企业编制多套会

9、计报表,向银行报送的是实现盈利的会计报表,目的是获得银行贷款;向税务部门报送的则大都是微利或亏损的会计报表,目的是尽量少缴税款。这些都使民营企业所提供会计资料的参考价值和可信度大大降低。 (八)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不实。由于民营企业投资者与经营者、决策者身份的高度一致,一些民营企业经常发生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相互占用的情况,企业的财产如同个人银行“活期存款”,可以自由存取,导致企业经营资产不实;有的民营企业长期不进行财产清查,造成帐实严重不符;还有的民营企业无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对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不按规定进行摊销和提取,往来帐项不如实反映;有的小规模民营企业甚至不设帐,以票代帐,或虽然

10、设帐,但帐目混乱不堪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使民营企业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上反映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难以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 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其在大的方面表现主要有:一是导致国家和地方税收在很大程度上的流失;二是影响到整个国家宏观经济信息的准确性;三是影响到国家和地方领导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正确决策,乃至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四是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给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造成潜在的危害;五是给属地民营企业带来信用危机,导致其他企业遭受牵连;六是掩盖了民营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隐患,影响到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七是导致民营企业决策者难以全面掌握实际情

11、况,造成决策失误,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潜在危机;八是导致民营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为经济犯罪活动提供方便,滋生腐败,并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如虚假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债权人的预测和决策起着误导作用,使其利益受损,引起纠纷,影响社会稳定。正因为以上危害的普遍存在,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已日渐成为我国会计界乃至整个经济领域中最为严峻而沉重的课题之一。 三、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多式多样,其形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和地方政府在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宏观管理方面缺位的因素,也有民营企业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因素,更有民营企业决策者利益驱动因素等等。其具体表现在以

12、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法律法规滞后。客观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会计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及与国际接轨等方面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领域的迅猛崛起,会计法律法规的修订从征求意见、修改完善、模拟运行到最后审定发布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就使我国现行会计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其突出表现是,目前我国所有的会计法律法规都没有能够很好地考虑和体现民营企业的特点,很多条文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使民营企业会计行为严重缺乏针对性强、明确统一的法律依据,因而导致了民营企业会计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的随意性。同时由于许多会计法律法规条文过于笼

13、统,可操作性差,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又很缺乏,有些会计处理只能依赖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与估计,这种情形也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的失真。此外,对已有会计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不到位,如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行为处罚不力等,不仅使会计法律法规的崇高权威和尊严受到严重威胁,并最终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泛滥成灾。(二)政府及社会监督缺位。在政府监督方面,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民营企业的会计法规,民营企业会计规范体系还很不健全,政府财政、国税、地税、工商等部门因受人力、物力的限制,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会计规范对民营企业日常的具体会计行为进行监督。政府审计部门只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进

14、行审计,对民营企业尚未涉及。同时由于政府监督的缺位和政府各有关部门信息的相互独立,有些民营企业往往因不同的目的向不同的部门报送不同的会计报表,从客观上使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行为一路绿灯。在社会监督方面,主要由以会计师事务所为主体的会计中介机构执行。尽管修订后的会计法增加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进行再监督的内容,以保证会计中介机构有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但由于目前社会审计的业务尚未普遍涉及到民营企业,法律上尚未明确规定民营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因此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民营企业进行审计的范围非常有限。由于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双重缺位,无疑给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工作

15、在很大程度上留下了真空地带。(三)企业决策者利益驱使。民营企业为我国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其所追求的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又使他们常常忽视国家和地方的公共利益,忽视会计法律法规赋予他们应尽的职责。一些民营企业表面上存在的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财务管理混乱、帐目残缺不全等“混乱”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其实是人为造成的。因为会计工作越规范,帐目越清楚,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就越容易被查清;而会计工作越不规范,帐目越混乱,政府或有关单位监督、审计成本就越高,就越容易蒙混过关。由于决策者的利益驱使,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在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成了久治不愈的顽症。 (四)做“假账”成本低。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

16、题之所以成为经济领域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从当年朱镕基总理大声疾呼“不做假账”,到现在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依然泛滥,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做“假账”的成本太低。在目前政府和社会监督双重缺位的情况下,绝大多数做“假账”民营企业的成本为“零”,却获得了极为可观的现实的巨额“收益”;即使极个别被查出来,也只是补交税款或给象征性罚款了事,难以从根本上抑制和动摇其做“假账”谋取非法所得的强烈欲望及其庞大的利益“根基”。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民营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屡禁不止便不足为奇。(五)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缺失。良好的信用是企业持续经营中的“无形资产”,是一笔巨额财富和用之不竭的资源。然而这笔无形资产或巨额财富或用之不竭的资源却与许多民营企业无缘。由于目前我国对民营企业信用监管体系的缺失,没有哪个部门对民营企业的信用进行系统地监督、考核、测评、惩戒和对社会公布,并由此导致了民营企业信用龙鱼混杂,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存在的欺诈行为和由此引发的抽逃资金、恶意偷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