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艺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6902292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刷工艺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印刷工艺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印刷工艺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印刷工艺实验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印刷工艺实验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印刷工艺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工艺实验指导书(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印刷工艺实验指导书实验一 印刷压力对印刷质量的影响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印刷压力对印刷质量的影响。2. 掌握评价印刷质量的方法。3. 分析印刷压力对印刷质量的关系。二、实验基本容1. 采用印刷适性仪,改变印刷压力印刷网点梯尺。2. 采用密度计测试不同印刷压力印刷的印刷品质量。3. 分析印刷压力对印刷质量的影响。三、实验仪器、材料仪器:IGT印刷适性仪AIC2-5型IGT匀墨器IGT精量注墨器IGT网点印刷盘(5cm胶辊)X-rite528型密度计材料:胶印亮光快干油墨128g/m2高光铜版纸四、实验原理印刷是把印版上图文部分的油墨转移到纸上,其油墨转移过程的实现都是以印刷压力原理为基础

2、的。因此,印刷压力直接影响着油墨转移,对印刷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若印刷压力过小,会造成各印刷面不能充分接触,从印版转移到纸上的墨量偏少,印刷的印品墨色浅淡不清,细线条、高光部分的小网点会丢失;若印刷压力过大,会造成油墨铺展严重,使得网点扩大严重,甚至糊版,并且加剧印版的磨损,耐印率下降;若印刷压力不稳定,会造成油墨转移量不稳定,使得印品墨色不匀。因此,根据印刷工艺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印刷压力,并保持其在印刷过程中的稳定性,这对保证印刷质量是非常重要的。采用适宜的印刷压力,才能印出墨色厚实、图象清晰、调子和色彩再现性良好的印品。五、实验步骤1选取已经切好的被测试样,标好试样代码。2调节印刷速度:将

3、扇形盘上的速度类型选择滑档拨到“”位置,计时器开关设在“关”的位置,速度选择开关设在“低”(low)的位置,按下机器右侧方的马达启动键并保持住,转动速度调节器来调节速度。速度数值由前显示板的速度表读出。本实验的速度为0.2m/s。3调节印刷压力:将印刷盘合压柄顺时针转到底(离压过程),在扇形盘上安装一试样,转动扇形盘到起始位置,将网点印刷盘装在印刷轴上,再将合压柄逆时针转到底(合压过程),这时印刷盘与扇形盘便接触了,转动压力调节手柄将压力调至实验所需的值。压力值可由标尺读出。本次实验规定分别在八种印刷压力下进行印刷:50N/100N/200N/300N/500N/625N/750N/900N。

4、调完压力后离压,取下印刷盘和试样。4注墨、匀墨:本实验采用大墨量注墨的方式,即两边的匀墨单元都要使用。左右两边的注墨量查附表。注墨后匀墨90S,接着放下印刷盘,印刷盘在左单元上墨60S,再移到右单元上墨60S。5印刷:将测试样夹在扇形盘上,转动扇形盘到印刷起始位置,取下匀好墨的印刷盘安装在主机印刷轴上,将合压柄逆时针转到底,右手按住启动马达按钮,左手按住印刷按钮,直到扇形盘完成转动再松手。松开按钮后,将试样从扇形盘上拿下,顺时针转动合压柄,并将印刷盘从轴上取下。6测试:用X-rite528型密度计测量实验所需数据。7清洗:实验结束后,用汽油棉清洗匀墨器的所有辊子。注墨器要取下注墨咀,卸下圆筒,

5、用汽油棉清洗柱塞、圆筒及注墨咀。六、实验注意事项1匀墨器没有加墨时不能空转,否则会损坏仪器。2安装印刷盘时听到“咔”的响声表示安装正确。3注墨时用拇指缓慢旋转注墨器套筒,同时用墨刀上下搅动,这样可以防止油墨中夹杂气泡,使注墨量更加精确。4实验结束后,主机压力要调回零刻度方可关机。七、思考题1. 针对本实验所印刷的样,如何定量评价印刷质量?2. 如何分析印刷压力与印刷质量的关系?八、对实验报告的要求1. 写明本实验的目的要求。2. 写明本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的型号及材料规格型号。3. 清楚阐述实验的基本原理。4. 写明实验的主要步骤及实验条件。5. 用表格形式列出实验数据。6. 清晰、准确地画出印

6、刷压力与印刷质量的关系曲线图。7. 讨论分析印刷压力对印刷质量的影响。附表得到10.000.25ban的墨膜厚度所需的墨量实验二 叠印时间对干式印刷油墨叠印率的影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叠印时间对干式印刷油墨叠印率的影响。2. 设计本实验的实验方案。3. 掌握测量叠印率的方法。4. 分析叠印时间与干式印刷油墨叠印率的关系。二、实验基本容1. 改变两色的叠印时间进行叠印实验。2. 测试不同叠印时间的叠印率。3. 分析叠印时间对干式印刷油墨叠印率的影响。三、实验仪器、材料1. 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所需纸、油墨的种类、规格。2. 要求学生写出主要仪器型号。七、 实验原理在干式印刷中,纸上印上油墨以

7、后,纸表面被油墨所掩盖,这时墨层表面的性质就成了影响油墨叠印的主要因素。要使干式印刷顺利进行,先印的油墨膜层应具备以下性能:第一, 保持一定的润湿性,能被后印的油墨润湿,而相互附着。第二, 保持一定的粘性,和后印的油墨产生的粘附力,要大于后印油墨的凝聚力。油墨的润湿性和粘性,随着油墨的干燥,都有变化。图1是墨层表面润湿性与油墨干燥时间的关系曲线。这个曲线是在纸上印刷了第一色油墨后,在不同的时间间隔,测定调墨油在墨层表面的接触角而得到的。曲线表明,cos随着油墨干燥时间的增长而减小,则接触角是增大的,说明前一色油墨被后一色油墨的润湿性随着油墨干燥时间的增长而减小。因此,油墨是很难在完全干固的油墨

8、层上附着的。图1 墨层表面润湿性与油墨干燥时间的关系图2是油墨的粘性与油墨干燥时间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油墨的粘性先是随着油墨的干燥时间的增加而缓慢增加,直至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油墨的干燥时间的继续增加而缓缓下降。图2 油墨的粘性与油墨干燥时间的关系在干式印刷中,如果两色油墨的印刷间隔时间控制不当,先印的油墨已完全干固后才叠印后一色油墨,由于干固的墨层粘性和被油墨的润湿性都很低,因而后印的油墨很难附着,便会发生“油墨晶化”的印刷故障。五、实验步骤 1要求学生写出实验设计思想。 2要求学生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六、实验注意事项1匀墨器没有加墨时不能空转,否则会损坏仪器。2安装印刷盘时听到“咔”的响

9、声表示安装正确。3注墨时用拇指缓慢旋转注墨器套筒,同时用墨刀上下搅动,这样可以防止油墨中夹杂气泡使注墨量更加精确。4实验结束后,主机压力要调回零刻度方可关机。七、思考题1. 如何测量印刷品的叠印率?2. 为什么叠印时间对干式印刷的油墨叠印率有影响?3. 油墨的干燥速度对干式印刷的油墨叠印率是否有影响?八、对实验报告的要求1. 写明本实验的目的要求。2. 写明本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的型号及材料规格型号。3. 清楚阐述实验的基本原理。4. 写明实验的主要步骤及实验条件。5. 用表格形式列出实验数据。6. 清晰、准确地画出叠印时间与叠印率的关系曲线图。7. 讨论分析叠印时间对叠印率的影响。实验三 印刷

10、压力、印刷速度对凹版印刷质量的影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对凹版印刷质量的影响。2. 掌握评价凹版印刷质量的方法。3. 分析印刷压力、印刷速度与凹版印刷质量的关系。二、实验基本容1. 采用印刷适性仪,改变印刷压力、印刷速度进行凹版印刷。2. 采用密度计测试不同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印刷的凹版印刷品的印刷密度及阶调再现性。3. 分析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对凹版印刷质量的影响。三、实验仪器、材料仪器:IGT印刷适性仪F1型IGT凹印辊X-rite528型密度计材料:凹版水基油墨128g/m2高光铜版纸四、实验原理凹版印刷是由供墨装置将油墨输送至到凹印版上,在刮墨刀的作用下,将凹版印版

11、表面非图文部分的油墨刮除干净,通过印刷压力的作用,凹版网穴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从而完成一次印刷。凹版印刷为直接印刷,印版滚筒和包覆着橡皮布的压印滚筒直接接触,两滚筒合压后,必须产生较大的压力,才能把印版网穴中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若印刷压力过小,会造成不能将印版网穴中的油墨充分地转移到承印物上,从印版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墨量偏少,印刷的印品墨色浅淡不清,高光部分的小网点丢失;若印刷压力过大,会造成油墨铺展严重,使得网点扩大严重,暗调层次并糊。印刷速度对印版与承印物的接触有着一定的影响,印刷速度过快,印版与承印物的接触时间过短,印版网穴中的油墨不能充分地转移到承印物上,造成印品墨色浅淡。因此,根据

12、印刷工艺的要求,选择适宜的印刷压力和印刷速度,这对保证凹版印刷质量是非常重要的。采用适宜的印刷压力和印刷速度,才能印出墨色厚实、色调再现性良好的印品。五、实验步骤1. 接通电源,打开开关的同时一直按“ENTER”键,5秒后屏幕显示主菜单,使用“”将光标移至“Setting”,按“ENTER”键进入下级菜单,再使用“”将光标移至“Gravure mode”,使用“,”上下键选择,“1”为凹印状态,“0”为柔印状态。选择好后再按“ENTER”键确认,然后退出主菜单进入凹印状态。2. 设置速度:使用“”将光标移至“Speed”,然后再用“,”上下键来调节。印刷速度可以在0.21.5m/s之间进行调节

13、。调好印刷速度后,按“ENTER”键确认。3. 设置印刷压力:使用“”将光标移至“Printing force”,然后再用“,”上下键来调节。印刷压力可以在30N500N之间进行调节。调好印刷压力后,按“ENTER”键确认。 4. 安装试样:将试样装在印版滚筒上,两端用透明胶带粘好,装在机器上。5. 安装凹印印盘辊及刮墨刀。6. 印刷:用左、右手按住仪器两边的开关,使印版滚筒转到初始位置,刮墨刀与印盘辊相接处,这时松开右手(注意:左手不要松开),将少量油墨加入刮墨刀与印盘辊之间的压线处,加好墨后,再用右手按住右边按钮进行印刷。7. 清洗:印刷完成后立刻取下印盘辊和刮墨刀进行清洗。8. 测试:清

14、洗完毕后,用X-rite528型密度计测量实验所需数据。六、实验注意事项1. 刷洗印盘辊直到没有任何残留油墨为止。2. 清洗刮墨刀时要小心割伤。七、思考题1. 针对本实验所印刷的样,如何评价凹版印刷质量?2. 如何分析印刷压力、印刷速度与凹版印刷质量的关系?八、对实验报告的要求1. 写明本实验的目的要求。2. 写明本实验使用的主要仪器的型号及材料规格型号。3. 清楚阐述实验的基本原理。4. 写明实验的主要步骤及实验条件。5. 用表格形式列出实验数据。6. 清晰、准确地画出印刷压力、印刷速度与凹版印刷阶调层次再现性的关系曲线图。7. 讨论分析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对凹版印刷质量的影响。实验四 柔性版

15、印刷工艺条件的研究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了解柔性版印刷工艺条件对柔性版印刷质量的影响。2. 掌握评价柔性版印刷质量的方法。3. 分析柔性版印刷工艺条件与印刷质量的关系。二、实验基本容1. 采用印刷适性仪,改变网纹辊线数、印刷压力、网纹辊压力对网点梯尺进行柔性版印刷。2. 采用密度计测试不同网纹辊线数、印刷压力、网纹辊压力印刷的柔性版印刷品的印刷质量。3. 分析网纹辊线数、印刷压力、网纹辊压力对柔性版印刷质量的影响。三、实验仪器、材料仪器:IGT印刷适性仪F1型IGT柔版网纹辊(350线或600线)X-rite528型密度计材料:柔版专用油墨128g/m2高光铜版纸四、实验原理网纹辊表面直线方向上单位长度着墨孔的数量叫做网纹辊线数(也有叫网线密度)。它决定了网纹辊传墨的均匀性和传墨量。网纹辊的线数越高,网纹辊上的墨层就越接近“连续”状态,传墨越均匀,但传墨量越少。承印物表面粗糙,需要的印刷油墨量大,应采用较低线数的网纹辊印刷;相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