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35同步课件:第3章第2节原子的结构(32张ppt)(共32页)[共32页]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136889158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35同步课件:第3章第2节原子的结构(32张ppt)(共32页)[共3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35同步课件:第3章第2节原子的结构(32张ppt)(共32页)[共3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35同步课件:第3章第2节原子的结构(32张ppt)(共32页)[共3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35同步课件:第3章第2节原子的结构(32张ppt)(共32页)[共32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35同步课件:第3章第2节原子的结构(32张ppt)(共32页)[共32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35同步课件:第3章第2节原子的结构(32张ppt)(共32页)[共3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高二物理粤教版选修35同步课件:第3章第2节原子的结构(32张ppt)(共32页)[共32页](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原子的结构,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 2知道粒子散射实验的方法和现象 3知道原子核式结构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哲学家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描述,同西方哲学家不同的是,中国人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而“原子”一词在希腊就是不可再分的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当然知道原子可以再分,你知道原子可分成哪些基本粒子?有多少基本粒子?请举例说明,一、汤姆生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汤姆生在发现电子后,便投入了对原子内部结构的探索,原子呈中性,而电子带负电,原子内部必有等量的正电荷;他运用丰富的想象,提出了一种原子结构葡萄干布丁模型:原子是一个_,带_的部分均匀地分

2、 布于其中,质量很小的_则像布丁中的 葡萄干一样嵌在内(如图所示)原子内正、负 电荷相等,因此原子的整体呈中性,球体,正电,电子,二、粒子散射实验 在真空中高速的粒子流垂直射到很簿的金箔上,穿过金箔后打在荧光屏上,通过显微镜观察: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_的方向前进,但_粒子发生大角度的偏转,并且有_粒子的偏转超过了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_ 三、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 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模型: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_,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_,而_则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电子,原来,少数,极少数,180,原子核,全部质量,粒子散射实验,粒子散射实验主要由放射源、金箔、荧光屏、

3、望远镜和转动圆盘几部分组成如图所示:,整个实验在真空中进行,高速的粒子垂直射到很薄的金箔上,由于受到金属原子中带电粒子的库仑力的作用,一些粒子通过金箔后必然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产生偏转,当粒子穿过金箔后,打在荧光屏上闪光,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 实验结果:粒子散射后,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超过了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如图所示:,卢瑟福在用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发现粒子( ) 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 B绝大多数穿过,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极少数被弹回 C绝大多数发生很大的偏转,甚至被弹回,只有少数穿过 D全部发生很大的偏

4、转 解析:粒子散射后,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超过了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 答案: B,课堂训练,1(双选)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如果一个粒子跟金箔中的电子相撞,则( ) A粒子的动能和动量几乎没有损失 B粒子将损失大部分动能和动量 C粒子不会发生显著的偏转 D粒子将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解析:粒子质量是电子的7300倍,相当于卡车与西瓜相撞不难判断A、C正确 答案:AC,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汤姆生原子模型与实验现象的矛盾:由于电子的质量远小于粒子质量,所以电子不可能使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使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只能是原子中带

5、正电的部分,按照汤姆生原子模型,正电荷在原子内是均匀分布的,粒子穿过原子时,它受到两侧斥力大部分被抵消,因而也不可能使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更不能使粒子反弹实验现象说明了原子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的质量和所有正电荷几乎都集中在原子中心的一个很小的核上,否则粒子大角度散射是不可能的,说明葡萄干布丁模型不符合原子结构的实际情况 实验现象说明了:绝大多数粒子不偏移,原子内部绝大部分是“空”的少数粒子发生较大偏转是原子内部有“核”存在极少数粒子被弹回,表明受到作用力很大,内部质量很大,电量集中的“核”发生碰撞,1911年,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带正电的

6、原子核,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而带负电的电子则在核外空间绕原子核旋转如图所示原子显中性是因为原子核所带的正电的电荷量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的电荷量相等,原子的内部十分空旷,原子的直径数量级约为1010 m,原子核的直径约为10151014 m两者相差万倍;而体积差别更大,原子核体积只相当于原子体积的万亿分之一若把原子相当于一个立体的足球场的话,则原子核就像足球场中的一粒米如右图所示:,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 ) 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个很小的核上 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解析:卢瑟福提出了原

7、子的核式结构的模型: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而电子则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 答案:A,课堂训练,2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 A粒子的散射实验 B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C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D质子的发现,解析:卢瑟福根据粒子的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聚集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电子在核外绕核运转 答案:A,1(多选)关于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在真空环境中进行 B带有荧光屏的显微镜可以在水平面内的不同方向上移动 C荧光屏上的闪光是散射的粒子打在荧光屏上形成的 D荧光屏只有正对粒子

8、源发出的射线方向上才有闪光,基础达标,解析:本题考查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与操作因少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极少数被弹回,故荧光屏没有正对粒子源发出的射线方向上也可能有闪光 答案:ABC,2 (双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汤姆生根据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 B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汤姆生最早发现电子 D卢瑟福最早发现电子,解析: 粒子散射实验是卢瑟福做的,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A 错误,B正确;电子是汤姆生通过阴极射线实验发现的,C正确,D错误 答案:BC,3 (双选)对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主要实

9、验器材有放射源、金箔、荧光屏、显微镜 B金箔的厚薄对实验无影响 C如果改用铝箔就不能发生散射现象 D实验装置放在真空中,解析:粒子散射的实验是指用粒子轰击很薄的金箔(或铝箔)物质层,通过观察粒子穿过物质层后的偏转情况,获得原子结构的信息,为准确观察粒子的偏转情况,荧光屏和显微镜能够围绕金箔转,且整个装置放在真空环境中 答案:AD,4(双选)关于粒子散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实验中,观察到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极少数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 B使粒子发生明显偏转的力来自带正电的核和核外电子,当粒子接近核时,是核的斥力使粒子发生明显偏转;当粒子接近电子时是电子的吸引力使

10、之发生明显偏转 C实验表明原子中心有一个极小的核,它占有原子体积的极小部分 D实验表明原子中心的核带有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全部原子的质量,解析:粒子偏转的原因是核的斥力使粒子发生明显偏转而非电子的吸引力,B错原子中心的核集中几乎全部质量,D错 答案:AC,5由粒子的散射实验可以得出的错误结论有( ) A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 B原子中全部正电荷集中在原子核上 C原子内有中子 D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解析:卢瑟福由粒子散射实验得到结论有: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内,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的空间运动 答案:C,6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当粒子最接

11、近原子核时,符合下列哪种情况( ) A动能最小 B电势能最小 C粒子和金原子核组成的系统的能量最小 D加速度最小,解析: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当粒子接近原子核时,原子核对粒子的作用力是斥力,对粒子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小,由于粒子离原子核最近,所以它们之间的库仑力很大,加速度很大,另外受到原子核外电子的作用相对较小,与原子核对粒子的库仑力相比,可以忽略,因此只有库仑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和电势能整体上是守恒的,故系统的能量可以认为不变综上所述,正确选项应为A. 答案:A,7卢瑟福利用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解析:粒子散射实验中,粒子越靠近原子核,受到的斥力

12、越大,偏转越大,正对碰撞原子核的粒子应该是180反弹,因而D图正确 答案:D,能力提升,8下面4个图描述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中原子核和两个粒子的运动径迹,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解析: 粒子发生偏转是由于受到库仑力的作用,且为斥力,曲线运动时力和速度方向分居轨迹两侧 答案:A,9关于原子结构,汤姆生提出葡萄干布丁模型、卢瑟福提出行星模型,都采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下列事实中,主要采用类比推理的是( ) A人们为便于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建立的质点模型 B伽利略从教堂吊灯的摆动中发现摆的等时性规律 C库仑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提出库仑定律 D托马斯杨通过双缝干涉实验证明光是一种波,解析:质点的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为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建立的;伽利略的摆的等时性是通过自然现象发现的;托马斯杨是通过实验证明光是一种波,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的 答案:C,10. 1911年卢瑟福依据粒子散射实验中粒子发生了_(选填“大”或“小”)角度散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若用动能为1 MeV的粒子轰击金箔,则其速度约为_m/s.(粒子质量均为6.681027 kg,1 MeV1106 eV),解析: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中发现了大多数粒子没有大的偏转,少数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卢瑟福抓住了这个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粒子动能:Ek mv2,感谢您的使用,退出请按ESC键,本小节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