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浅谈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6884284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查报告—浅谈留守儿童教育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调查报告—浅谈留守儿童教育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调查报告—浅谈留守儿童教育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调查报告—浅谈留守儿童教育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调查报告—浅谈留守儿童教育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查报告—浅谈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查报告—浅谈留守儿童教育问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留守儿童的数量正在不断扩大,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重视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关系广大农民群众家庭切身利益,关系整体儿童素质提高和一代人健康成长,关系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大问题。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顺利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制定的目标,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同心协力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原因建议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

2、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重视和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关系广大农民群众家庭切身利益,关系整体儿童素质提高和一代人健康成长,关系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大问题。2009年9月我调到中宁县喊叫水乡王庄子完小任教,这是一个移民搬迁集中教学中心,留守儿童比例很大,而且是我从教17年来首次遇到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在近两年的工作中,我除了多了解、多关心、多照顾和潜心研究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外,还积极协调学校及所有教师关注留守儿童、帮助留守儿童,同时利用平时休息的时间走访了一些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多方面、多层次的调查了解。结合此次调查,现对农村留守儿童的

3、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提出自己一点浅显的意见和建议。 一 、基本情况介绍窑山地处同心县东部干旱贫困带中心,被联合国官员誉为“不适合人类居住地区”。这里年年旱情, 2005年遭遇了有气象器测记录以来50年不遇的特大旱情,连续200多天没有有效降雨,老百姓称之为“冬天盼雪雪不来,夏秋盼雨雨不到”。大旱连年,人畜饮水极度困难,这里百姓如何生存真不可思议。有人统计过,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国家和地方对窑山的扶贫投入已达1亿多元,窑山人口人均受益1万元左右,但扶贫效果并不明显,天不下雨,这里仍是贫困地区。2003年,同心窑山13个村中的4个村8000口人向马家塘灌区整体移民建设方案获得自治区批

4、复,项目总投资6000多万元,人均只需数千元,就能一次性妥善安置。按照规划,整个搬迁工程一年建设,两年搬完,三年稳定进度实施。2005年,本应是整体搬迁基本结束的时候,然而,2004年,自治区调整部分行政区划,原属同心县的马家塘划归中宁县,整体移民搬迁计划受到影响。山里的居民最大的心愿是早一天离开这片荒原。可直到2008年才有一小部分移民搬迁了过来,低年级学生100多人挤在借用的一间大房子里学习,中高年级的学生都要跑到近十里地的马家塘完小上学,困难很大。2009年王庄子学校建成以后,招收了一到五年级的学生 280人就读,学校的八名教职员工勇挑重担,超负荷工作却超额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并成功举办了

5、一次大型六一庆祝暨开学典礼。逐步有大量移民搬迁过来让孩子上学,到2010年8月学生就读人数就达454人。种种原因农民土地没有及时分配到位,一部分家庭还顾着山里的庄稼,留守在山里还耕作着那贫瘠的土地,另一部分家庭有劳动力的男女不得不外出打工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于是就都把孩子安抚到了移居到马家塘的富康村,大多有祖父母或大一点的哥哥姐姐照看上学,还有甚者把孩子寄住在邻居家。因此,很多学生就成了所谓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存在着很多突出问题,留守儿童教育也被学校摆上了重要日程。二、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显示,我认为移民搬迁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以下方面问题:1、学习成绩方面据调查,由于缺乏监管或监管方法不当,相

6、当部分留守儿童在学校反映出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和吃苦精神不强。上学期我校在校学生454人中,其中留守儿童就多达286人,占学生总数63之多。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只有8的成绩优秀,12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0! 而且在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5。有的甚至逃学、厌学,学习成绩较差比例之大令人担忧。2、行为习惯方面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均不在身边,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又年龄偏大,所以对这类孩子往往顾及不足,有的甚至只负责满足孩子吃饱穿暖等生活必要条件,对孩子的成长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因而这类孩子往往养成懒散的不良习惯。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

7、活习惯不良,诸如上学迟到,放学后在路上玩耍,家庭作业不做,不爱学习等。80以上的学生不讲卫生、不换衣服,甚至到了小学中高年级,部分女生依然头发蓬乱,长时间不洗澡,我行我素。3、心理健康方面留守儿童因为与家长接触较少,而一旦在某些方面落后于其他同学,则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例如:学校召开家长会,留守儿童家长往往不能到会,学生会感到低人一等,考试成绩不如他人,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留守儿童往往还容易冲动,表现为稍有不顺心,即与同学闹矛盾,女生骂人,男生打架。他们长时间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于是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任性、暴躁,有的甚至出现逆反心理、怨恨

8、情绪。三、问题原因所在学校教育留守儿童教育等同于其他儿童,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分析,我认为留守儿童出现的以上问题主要来自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和监护缺失三方面。 1、亲情的缺失青少年期是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儿童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久而久之,无助感,失落感和被遗弃感逐渐形成,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调查中,我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少沟通。其中,与父母见面一

9、月一次的不足20,半年一次的近30,一年一次的近0,两年一次的近10,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五年未曾回过一次家。2、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是人生所需全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教育最早最直接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健康与否。在调查中我发现这些孩子由于父母多数时间留在山里或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竟然有一对祖父母照看着三个家庭的八个孩子上学,别说教育问题,就是吃饭都成问题,家庭教育严重缺失。3、监护缺失监护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监护可分为基本监护(照顾被

10、监护人的生活)以及深层监护(对被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出现三种类型:(1)无能为力,只管“吃”的放纵型。(2)隔代教育,只顾“给”的溺爱型。(3)寄居他家,无法管的放纵型。监护人监护的严重缺失,从而导致这些孩子出现学习成绩下降,行为习惯懒散,心理障碍重重等问题。四、意见建议浅谈从一年多来的调查、探讨中,为做好此地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学校自身做起,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定期召开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关爱教育及心理健康活动,鼓励教师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多关心留守儿童。平时

11、勤家访、多走访、善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2、政府应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廉租房支持的对象。让孩子跟随父母生活,才是减少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最根本的措施。解决绝大多数农民工在打工的城市租不起房子,居住条件普遍较差,不少人住的是集体工棚,有的甚至无稳定居所,无法让孩子呆在自己身边。政府为在当地已经稳定就业的外来农民工提供居住保障,使农民工子女在父母打工所在地稳定居住和上学。3、加快新农村建设,积极鼓励和促进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还可以带动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流向农村,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对回乡创业,特别是对发展来料加工、搞农产品运销、举办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者,有关部门要采取积极的扶持鼓励政策,在工商注册登记、贷款贴息、企业用地用电以及税费收取等方面,尽量提供方便和政策倾斜。 总之,为了加快建设全面和谐的新农村,为了顺利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制定的目标,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从自我做起,从大局着想,从根源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第7页 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