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发展时机与发展模式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6884050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发展时机与发展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铁路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发展时机与发展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铁路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发展时机与发展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铁路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发展时机与发展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铁路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发展时机与发展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发展时机与发展模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发展时机与发展模式问题研究项目之立项背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益进步,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已成为传统运输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物流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2004年,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公安部、铁道部、交通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民航总局、工商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在国民经济与杜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各地政府纷纷制定了物流业发展规划,国内运输企业也开始调整自身业务努力向现代物流转型。 铁路作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骨干,为加快货物流通作出了巨大贡

2、献。在国内外经营环境都发生深刻变革的情况下,面对我围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加速发展和建设和谐铁路的崭新形势,铁路货运部门在思考应该如何继续发挥既有优势,借助未来客货分线后运能释放的重大契机,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改革铁路货运组织模式,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应成为铁路货运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战略选择。 由于以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为代表的物流节点在现代物流综合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国内外物流企业均对其给予了高度重视。很多发达国家的铁路系统在规划建设铁路物流中心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并取得了突出成效,而目前我国铁路物流发展中还存在着铁路物流中心总体供给不足,设施装备落后,结构不合理,

3、货运物流营销与服务水平偏低,铁路物流企业竞争力不强,多元化投融资渠道不畅,各类节点发展合力不足,既有场站布局与城市功能空间扩展不适应,市场服务需求与货场功能设置不匹配等诸多同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铁路向现代物流发展的步伐。究其原因,是由于目前我国尚缺乏对全路性的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发展时机与发展模式等关键问题的总体规划研究和方案设计。 鉴于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在我国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以加快规划建设铁路现代物流中心为突破口,研究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发展规划、发展时机与发展模式问题,为铁路局和专业运输公司场站布局和分工调整提供决策依据,提升铁路货运效率、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实现铁路货

4、运产业升级,满足社会对铁路物流的需求,解决地方物流发展缺乏铁路物流支撑的局面,最大限度地发挥铁路在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的比较优势和骨干作用,完善我国综合物流体系等,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项目之内容简介 本项目通过分析国内外大量铁路物流中心发展的有益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铁路改革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采用系统论的研究思路,综合利用现代物流学、增长极理论、区位论、空间结构论以及经济地理学和产业布局学等先进理念,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多元统计分析等技术,研究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网络布局规划方法,科学制定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布局规划方案,并针对铁路自身发展特点,分析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的有利时机和发展模

5、式。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界定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是以铁路货运场站等资源为基础,融合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的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以铁路运输为主体的全方位、一体化现代物流服务的空间场所;明确了铁路物流中心在推进铁路货运物流化改革,发挥铁路比较优势,协调铁路与地方物流发展,实现铁路运输综合竞争力整体跃升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宏观战略、中观管理和微观操作三个层面对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功能进行综合性、多角度、立体化的分析和定位,提出了在宏观战略层面发挥社会经济功能,在中观管理层面发挥系统效用功能,在微观服务层面发挥操作业务功能的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结构体系。 通过分析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物流需求层次,

6、提出了全国性、区域性、地区性三个层次的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空间布局体系,借助模糊聚类法、经济发展梯度分析法等基础理论方法,构建了模糊区间层次模型,并提出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宏观空间布局的结构体系方案。 借鉴国内外铁路物流企业的发展经验,对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发展模式涉及的投资主体、建设方式 经营管理模式等多个要素进行组合分析,提出了全路集中统一管理、适度集中统一管理和分散管理三种建设发展模式。在分析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发展时机与经营管理策略。项目之创新比较 国内外有关现代物流的既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物流中心一般规划建设理论和方法、单一物流中心选址

7、、专业物流中心建设、物流中心相关预测以及传统货运场站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化等方面的研究,尚未有关综合性广阔地域范围的物流节点布局规划问题的研究。本项目以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为突破口,从全路范围系统地对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网络布局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行了物流复杂网络布局规划;基于多元统计学的模糊区间层次分析模型,提出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网络空间布局的方法和技术体系;制订了科学合理的包括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三个层级的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空间布局方案,改变了地方物流规划缺乏铁路支撑的局面,为地方物流与铁路物流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提出全路集中统一管理、适度集中统一管理和分散管理三个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的基本模

8、式,形成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基本管理构架,明确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宏观战略、中观管理、微观操作三个层次的功能结构体系和三层双边协调的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经营管理机制;探讨了不同形势下我国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发展时机,并针对铁路现代物流中心运营同盟提出了对铁路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具有可操作性和重要指导作用的实施方案。 项目之效果该项目立足铁路,面向社会,在我国首次系统研究全路物流中心布局规划问题,既解决了铁路自身物流发展的问题,又积极面向社会,有效实现了地方与铁路物流发展的衔接,奠定了铁路在全国现代物流系统中的骨干地位;既立足当前铁路货运发展实际,又考虑铁路未来客货分线的潜在机遇,大胆创新,提出

9、具有前瞻性的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发展思路、布局规划方案、功能结构体系、建设发展模式与运营管理模式,既为当前铁路货运场站和物流中心建设提供了指导依据,又为未来铁路货运改革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研究布局规划方案,项目共设计了四大类17项指标,针对全国铁路能够到达的全部316个地级市进行定量计算,研究范围广泛,计算量庞大,同时充分借助专家实践进行经验判断,保证了布局规划方案的现实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该项目研究成果不仅在路内得到广泛采纳和应用,也在路外得到了多方认可,部分研究成果已被吸收用于制定铁路货运和物流发展政策。有关铁路局和专业运输公司也参考项目研究提出的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网络布局规划方案,对货运场站布局和分工进行调整、补充和完善;课题提出的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结构、建设发展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已在那曲、前场和昆明南等物流中心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中得到应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已将该项目研究成果作为制定物流发展政策,指导和推进我国物流发展工作中的重要借鉴和参考依据。在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吸收了本课题针对物流中心布局规划问题研究出的技术方法体系等研究成果,有效解决了有关物流节点城市空间层级的争论,提高了方案的合理性,对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该项目获2008年度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