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中国的自然保护区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36883102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PDF 页数:87 大小:36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中国的自然保护区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中国的自然保护区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中国的自然保护区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中国的自然保护区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中国的自然保护区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中国的自然保护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中国的自然保护区(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多好书请点击 www.uus8.org 出版者的话 1 9 8 0 1 9 8 6 年间,我们曾组织出版了一批地理知识读物,着重介绍中国 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这些书出版以后,引起了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注意和好 评。但因时隔多年,不少读者要求重印,有的建议进行修订,增补更新的资 料。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同时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我们约请了原 作者对原书进行修订,增补了新的科研成果并更新资料,修改了原书中一些 不必要的或不够准确的内容和提法,文字表述上也进行了修饰。书中的插图 作了部分调整,还新增了彩色照片,以增加读者的感性认识。 为了突出主题,我们将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及其极值、 中 国的河

2、流、中国的湖泊、中国的沼泽、中国的土壤、中国 的森林、中国的草原、中国的沙漠、中国的海洋和中国的 自然保护区这 1 1 种书汇总起来,组成一套 “中国自然地理知识丛书”出版, 在开本设计上与原书相比亦有一些变化。我们还将继续组织编写一些有关的 专题,纳入这套丛书之中。 这套丛书适合于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自学阅读,又可作为中小学教师和 高年级学生的教学参考资料,是一份进行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的好材料。我 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1 9 9 2 年 5 月 更多好书请点击 www.uus8.org 内容提要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不仅疆域辽阔,人口众多,自然地理环境

3、 亦极其复杂而丰富多彩。5 0 0 0多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劳 动、生息、繁衍;在漫长的岁月里,又不断地开发、利用和改造着周围的环 境。今天,中国人民正面临着新的考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 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进一步认识这片土地。这套丛书,系统介绍中国的自然地 理基本知识,广及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 内容丰富,资料新颖,文字流畅。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同志,将会从中学 到多种知识,加深对祖国的了解,更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极大的 爱国热忱,投入祖国的建设中去。 更多好书请点击 www.uus8.org 中国的自然保护区 更多好书请点击 www.

4、uus8.org 每当提到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在我们面前就会展现出一幅幅大自然的美 丽而动人的画卷。这里有雄伟壮观的长白山,集桂林山水和峨眉之秀于一身 的武夷山,充满南国热带风光的西双版纳,林泉辉映的九寨沟,密林翠竹中 的玲珑可爱的大熊猫,高原湖泊中的鸟国,神秘的蛇岛,还有 1 4 座火山群集 的五大连池。它们是那样的绚丽多姿,仪态万千。的确,自然保护区的 名字总是和大自然中的真善美相联系着,它们在科学研究、自然保护、宣传、 教育、旅游等方面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无怪乎有人把它们比喻为自然资源 中的明珠和皇冠上的宝石了。 中国有着辽阔的疆域,复杂的自然条件,丰富的生物类型,这是大自然 留给我们的宝

5、贵财富。它为中国建立自然保护区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得天独厚 的条件,并为全世界人民所艳羡。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历史悠 久的国家,自然资源开发的历史很长。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自然 资源和自然环境承受的压力和遭到的破坏也很严重。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的 必要性也是十分迫切的。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期望中国在自然保护区的建 设方面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起步较晚,并且走过了坎坷的历程。中国自 1 9 5 6 年起才正式建立自然保护区,经过差不多 1 0 年的时间,保护区的数量才发展 到 1 9 处,而且最初一批自然保护区类型十分单调,主要偏重在森林类型。经 过一段坎坷的路

6、程,中断了建设和研究工作的自然保护区又获得了新生。这 既表现在保护区数量和面积的迅速增加,也表现在管理机构日趋完善,管理 水平不断提高。 更多好书请点击 www.uus8.org 一、大自然的瑰宝 自然保护区在全球范围的广泛建立,是当代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中的一 件大事。一个世纪以前,自然保护区这个名词还不为人们所熟知,半个世纪 以后,它就象雨后春笋,在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破土萌生。到 2 0 世纪 5 0 年代以后,自然保护区在全世界广泛设立,有些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超 过了国土面积的 1 0 ,自然保护区的数量达到 1 0 0 0个以上。而且从目前的 趋势来看,全世界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

7、积仍在不断增加。特别有意思的是, 不仅国家和政府建立了自然保护区,一些国家的私人团体和个人也开始建立 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这个名词不仅为人人所熟知,并且几乎变成了一个 国家文明与进步的象征了。 (一)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的觉醒 自然保护区事业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普遍的重视和迅速的发展,是有着 深刻的历史背景的。翻开人类的历史,在这部永远也没有终结的巨著中,人 们用了很大的篇幅和笔墨来描绘他们在征服自然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个又一个 胜利。字里行间总是洋洋得意地流露出一种思想,那就是认为我们居住的这 个星球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索取与 被开发利用的关系;如何用最少的人力

8、和物力,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无尽的宝 藏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就是衡量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直至这部 历史的最近一个世纪,人类才开始认识到,在他们与大自然的斗争中,过低 地估计了对手的力量,在人们欢庆自己的胜利之时,却忽略了他们在改变自 然的同时由于对环境的冲击而带来的恶果。人们开始觉察到由于自己的无知 和轻敌,在与大自然斗争的战略上已经铸成了大错。因为人类征服自然的胜 利,往往是用削弱和破坏他们借以维持生命的这个星球的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的。 大自然无情的报复,把陶醉在胜利的欢乐中的人们从睡梦中惊醒。为了 人类长期的生存与繁荣,他们必须学会爱护自然,保护自然,并采取一系列 综合的措施。在这些综

9、合的措施中,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 节。 (二)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各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及其环境,拯救濒于灭绝的 物种,保护自然历史遗产而划定的进行保护和管理的特殊地域的总称。在这 些自然保护区中,既包括各种自然地带中各种生态系统的代表,又包括一些 珍贵、稀有动植物品种的集中分布区,候鸟繁殖、越冬和迁徙的停歇地,以 及饲养、栽培品种的野生近缘种的集中产地;还包括风光绮丽的天然风景区; 同时也包括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质剖面、化石产地、冰川遗迹、喀斯特、 瀑布、温泉、火山口以及陨石所在地等。此外,在传统的农业实践中创造出 的一些成功地保护自然的范例,也属于自然保护区的特

10、殊的类型。尽管保护 区的类型很多,保护和管理的方式各异,但它们都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宝贵 财富,它们象一颗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星散地分布在急待修补的地球上。 更多好书请点击 www.uus8.org 自然保护区究竟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人们如此重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回答这一问题。 首先,自然保护区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各种生态系 统是生物与环境间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现今世界上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和各 种自然地带的自然景观,正在迅速地遭到人类的干扰和破坏。森林无限制地 采伐,草原的开垦,荒漠的过度放牧,热带的农业开发以及城市不断扩大和 大工程的建设等,使得许多地区生态平衡失调

11、,有些地区的自然面貌已难以 辨认。为了研究这些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特点,以便提出合理的利用和 保护措施,不得不借助于古代的文献记载、考古材料、自然界残留的某些特 征(诸如孑遗生物种类、土壤剖面、地貌类型等)和古生物学的研究资料, 来推测已不复存在的自然界的原始面貌。由此可见,在各种自然地带保留下 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生态系统或原始景观地段,都是极为珍贵的自然界 的原始“本底”,它对于衡量人类活动结果的优劣,提供了评价的准则,同 时也对探讨某些自然地域生态系统和今后合理发展的方向指出了一条途径, 以便人类能够按照需要而定向地控制其演化方向。 第二,自然保护区是各种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物种的天然贮

12、存库。现今世 界上物种的确切数量究竟是多少,直到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尽管生物分类学 家们在研究物种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迄今对生物种类 还缺乏系统可靠的资料。 目前认为世界物种为 5 0 0 1 0 0 0 万种, 其中只有 1 5 0 万种是在科学文献中有记载的。人们从这些物种中获取生活的原料已经有着 悠久的历史。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的农业育种工作就一直把注意力集中 于少数已被驯化或栽培的动植物种。现在育种家们发现要对现有品种进行改 良和提高生产潜力,其难度愈来愈大。因此除了对现有少数的物种进行育种 改良外,必须挖掘新的食物来源,从而又开始转向到大自然丰富的宝库中, 寻找野生

13、的物种资源。 人类利用生物物种的历史证明,我们不能预言哪一种生物将对我们有 用。有些似乎最无用的物种突然变成医药、工业、农业育种和科学研究方面 有用的甚至是不可代替的原料,这方面的例子在国际和国内都是很多的。例 如许多原始的、分布区局限的野生植物,它们本身的产量可能是很低的,但 往往却是培育抗病虫害品种的唯一来源。利用野生的近缘植物培育出的矮秆 小麦和水稻品种,曾使栽培方式起了革新作用,并使许多地方的产量大大提 高。 近年来意外发现的犰狳和北极熊的科研价值,可作为保护野生动物种质 的例子。犰狳是迄今所知人类以外唯一能患上麻疯病的动物,这就为寻求治 疗这种疾病的方法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帮助。最近还发

14、现北极熊的毛是罕见的 高效吸热器,这一新的发现,为设计并制造御寒衣物及太阳能吸收器提供了 宝贵的线索。 现在人们已知近半数的药物首先是从自然物质,特别是野生生物中发现 而制成的,尤其是中国,直接应用野生生物作为医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 世界上迄今为止,仅对不到 1 / 1 0 的植物进行了这方面的调查。随着科学技术 的发展以及人类的需求不断提高,许多过去从未用过的野生物种,已陆续发 现它们在工业、农业、医药以及军事方面的新用途。但遗憾的是由于人为干 扰和自然环境的改变,许多物种正在迅速地遭到灭绝。有些物种在未深入研 究它们的用途之前,甚至有的还未来得及定名就濒于灭绝或已经消失,其数 更多好书请

15、点击 www.uus8.org 量之大是极其惊人的。据一些野生生物学家统计,大约在 3 5 亿年以前,地球 开始有生物,从那以后,种类逐渐增多,最多时曾达 1 2 . 5 亿种。其后,减 少的速率逐渐加快, 到现在只有 5 0 0 1 0 0 0 万种了。 仅以鸟类来看, 从 1 6 0 0 1 9 0 0 年的 3 0 0 年间,共有 7 5 种灭绝,但进入 2 0 世纪以来,每年就有一个种 灭绝。现在,平均每天就有一种生物从地球上绝迹,甚至加快到每小时减少 一种。有人估计,如果目前的趋势不受抑制地继续下去,那么到 2 0 世纪末, 当前生存在世界上的物种中至少有 1 / 6 将要灭绝。 自

16、然保护区正是为人类保存了这些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现在 许多重要的动植物资源及完整的生态系统相继被发现,就是在自然保护区中 调查研究出来的。特别是目前世界上许多物种,由于环境的变化或人为的干 扰,过去曾经一度繁茂分布,现在濒临灭绝的状态。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合 理的管理,将有助于这些生物的保护及其繁衍。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保护 区无疑是一个物种资源及生态系统的天然贮存库。 第三,自然保护区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自然保护区里保持有完整 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物种、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这就为进行各种 有关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成为设立在大自然中的天然实验室。 由于自然保护区的长期性和天然性的特点,对于进行一些连续的系统的观测 和研究,准确地掌握天然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变化、分布及其活动规律, 对自然环境长期演变的监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及驯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 了特别有利的条件。 第四,自然保护区是向群众进行有关自然和自然保护宣传教育的活的自 然博物馆和自然讲坛。除少数为进行科研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